[新聞] 腎友免疫異常 4種狀況打疫苗抗體反應佳

作者: ptt8592 (明月)   2021-07-18 14:41:52
完整標題:腎友免疫異常 4種狀況打疫苗抗體反應佳
發稿單位:中央社
發稿時間:2021/07/18
撰 稿 者:記者江慧珺台北報導
原文連結: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107180079.aspx
2021/7/18 13:05
腎友免疫異常 4種狀況打疫苗抗體反應佳 | 生活 | 中央社 CNA
(中央社記者江慧珺台北18日電)國內洗腎病人COVID-19疫苗接種率達8成,長庚團隊研究發現,年紀輕、營養好、BMI值低的腎友,甚至曾染疫的腎友,打疫苗後產生抗體反應的比率較高。
「洗腎病人是特殊族群。」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顏宗海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腎友因疾病導致免疫功能不全,易受感染症侵襲,但洗腎時體外循環會活化免疫系統,導致發炎指數增加,會提高心血管疾病風險。
顏宗海提到,洗腎患者若感染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死亡風險也較一般人高;接種疫苗後,因腎友免疫功能異常,產生的抗體反應也與常人不同。
他率領團隊分析洗腎患者接種COVID-19疫苗後的狀況,爬梳6款通過世衛組織(WHO)批准疫苗的臨床試驗文獻發現,受試的腎友產生抗體反應的比率落差很大,介於29.6%到96.4%不等。
顏宗海進一步解釋,這樣的狀況可能與受試者接種廠牌、打1劑或2劑、採血時間點、判斷抗體反應比率的標準以及種族有關。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發現洗腎患者年齡較低、血液白蛋白濃度較高、身體質量指數(BMI)較低或曾經感染COVID-19,產生抗體反應比率較高。
顏宗海說,血液白蛋白濃度高代表營養良好,BMI值較低代表身材正常不肥胖,以及年紀輕的腎友,打疫苗的抗體反應較好,理論上應有較好的保護力,但還待更多研究驗證。
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的「COVID-19接種對象與期程、注意事項」指引提到,COVID-19感染者,建議自發病日起間隔6個月,再接種疫苗。
顏宗海說,對曾染疫的腎友而言,感染過後再打疫苗,抗體反應也較好。這項研究已刊登在英國的國際醫學期刊QJM。
「所有人都安全之前,沒有人是安全的。(No one is safe until everyone is safe.)」顏宗海援引現今國際上流行的標語,強調疫苗涵蓋率提升,是控制疫情的關鍵。
他提醒,腎友接種COVID-19疫苗前,要維持充足睡眠與營養,但若身體狀況不佳,可與醫師討論是否暫緩接種;打疫苗後可多休息,但不須喝太多水,以免增加肺水腫風險,同住家人也務必留意腎友接種後的身體狀況。(編輯:管中維)1100718
台灣疫情快報【不斷更新】:
https://www.cna.com.tw/project/20210525-covid-19-collection/
http://i.imgur.com/8H0wzSF.jpg
戴口罩,勤洗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