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unknown (ya)
2021-10-04 14:14:07完整標題: 10/5起宗教活動、國家公園落實管理適度開放
發稿單位:疾病管制署
發稿時間:2021-10-04
撰 稿 者:指揮中心
原文連結:http://at.cdc.tw/JD7Z95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4)日宣布,自10月5日起,鬆綁部分防疫措施,內政部表示,將適
度調整宗教場所及宗教集會活動防疫管制,開放全程搭乘車輛的進香團及餐會型活動,但繞
境、遊行、徒步進香活動等仍不開放;另外國家公園部分,單日往返登山承載量恢復正常,
山屋住宿量由原數量1/3調整至1/2。
指揮中心表示,考量目前疫情日漸穩定,宗教活動及集會部分,取消須梅花座及固定座位的
限制,另在符合宗教場所空間容留人數規定的室內外活動也將適度鬆綁,開放可辦理餐會類
型活動,但仍須依「餐飲業防疫指引」做好防疫措施。
指揮中心說明,宗教團體提供住宿時,除同住家人外,每室可居住人數由1人放寬至最多4人
。另外,開放得辦理全程搭乘車輛的進香團類型活動,進入寺廟時仍須遵守室內外容留人數
規定;至於繞境、遊行或徒步進香活動,因風險較高,待疫情更進一步穩定後再行開放。
指揮中心表示,殯葬設施方面,維持開放公祭,各地方殯儀館管理單位依場所空間容留人數
,訂定設施人數管制總量,並按各廳室大小公告容留人數上限,室內至少以每人2.25平方公
尺計算,如於室外開放空間辦理者,容留人數以每人1平方公尺計算。骨灰(骸)存放設施
部分亦依場所容留人數訂定管制總量。
指揮中心表示,國家公園部分,對於在指定營地搭營的多日登山路線以及單日往返登山路線
,將恢復至原有承載量進行人流總量管制;另考量山屋通鋪密閉以及無法設置床位隔板等特
性,將調整山屋住宿量由原數量1/3調整至1/2。相關防疫管制措施將視指揮中心最新防疫指
引,宣導維持社交距離及佩戴口罩等防疫作為,若於通風良好且無人潮聚集之戶外場所,在
能與其他人保持社交距離之情形下,暫免佩戴口罩。另配合各國家公園環境特性,採因地制
宜方式滾動檢討。
指揮中心說明,團體召開會議部分,同步放寬場所容留人數為室內至少每人2.25平方公尺、
室外每人1平方公尺,也提醒團體應依「公眾集會因應指引」做好相關防疫措施。
指揮中心表示,如能澈底落實管理且遵守娛樂場所防疫指引,里民或社區活動中心亦開放使
用卡拉OK設備,但各地方政府可視疫情決定是否開放。
指揮中心強調,雖然疫情漸緩,防疫千萬不能鬆懈,務必遵守指揮中心及各部會發布之防疫
指引,並落實實聯制,維持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以維護自身及民眾的安全,齊
心防疫。
完整標題: 指揮中心宣布自10月5日至10月18日維持疫情警戒標準為第二級,並調整相關規
定,請民眾持續配合防疫措施
發稿單位:疾病管制署
發稿時間:2021-10-04
撰 稿 者:指揮中心
原文連結:http://at.cdc.tw/8CRi72
考量國內疫情已趨緩並且穩定控制,經與相關單位溝通討論及評估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
心今(4)日宣布,自今(2021)年10月5日至10月18日維持疫情警戒標準為第二級,調整相關規
定及原則說明如下:
一、符合主管機關防疫管理規定得開放,請遵循相關規範或指引:
1.電子遊戲場所、資訊休閒場所、錄影節目帶播映場所(MTV)、視聽歌唱場所(自助式KTV及
電話亭式KTV)、桌遊、麻將休閒館營業場所。
2.宗教祭祀:
(1)有條件開放進香團、餐會活動。
(2)宗教祭祀場所入座,不限梅花座。
3.餐飲:內用不限隔板或1.5公尺間距;宴席開放離桌進行敬酒(茶)等社交互動;放寬桌菜
、自助式餐廳取菜方式。
4.超商:茶葉蛋、關東煮等熟食不限由工作人員服務方式販售。
5.電視主播製播新聞如能與其他工作人員均保持適當社交距離,得於正式拍攝時不戴口罩。
二、10月5日起,開放以下情形者,得於戶外免戴口罩:
1.農林漁牧工作者於空曠處(如:田間、魚塭、山林)工作,無須戴口罩,惟應隨身攜帶口罩
,並應與他人均保持社交距離。
2.於山林(含森林遊樂區)、海濱活動,無須戴口罩,惟應隨身攜帶口罩,並應與他人均保持
社交距離。
3.上述情形如有人潮聚集或與他人共同工作、活動等無法保持社交距離之場合,仍應戴口罩
。
4.主管機關另有規定者,依其規定辦理。
三、仍須關閉之場所:歌廳、舞廳、夜總會、俱樂部、酒家、酒吧、酒店(廊)、理容院(觀
光理髮、視聽理容)。
指揮中心提醒,除上述例外情形外,外出仍應全程佩戴口罩、實聯制、保持安全社交距離;
營業場所及公共場域仍應執行人流控管或總量管制;集會活動人數上限亦維持原有規定。
指揮中心將持續觀察疫情態勢,適度放寬管制措施,強化邊境監測及防疫作為。籲請民眾應
落實個人防護措施,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以兼顧防疫與生活品質。
完整標題: 「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臺」第11期提供AZ疫苗第二劑及BNT疫苗第一劑接種
,請未曾意願登記之民眾儘速前往登記意願
發稿單位:疾病管制署
發稿時間:2021-10-04
撰 稿 者:指揮中心
原文連結:http://at.cdc.tw/8eV25Am
中央流行疫苗指揮中心今(4)日表示,「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臺」
(https://1922.gov.tw/ ,以下簡稱預約平臺)第11期規劃提供AZ疫苗第二劑及BNT疫苗第一劑接種,相關說明
如下:
一、 符合資格對象:
1. 7月22日(含)前已接種AZ第一劑之55歲至18歲民眾[即1966/1/1(含)-2003/10/15(含)前出
生],預約接種第二劑AZ疫苗。
2. 7月30日(含)前已接種AZ第一劑之56歲以上民眾[即1965/12/31(含)前出生],預約接種第
二劑AZ疫苗。
3.於10月6日前意願登記選擇BNT疫苗民眾之下列對象,接種第一劑:
(1) 47歲以上民眾[即1974/12/31(含)前出生]。
(2) 22-12歲民眾[即1999/1/1(含)-2009/10/15(含)間出生]。
(3) 18歲以上第9類對象[即2003/12/31(含)前出生]。
二、 意願登記截止時間:即日起至10月6日中午12時止。
三、 預約時間:10月11日上午10時至10月13日中午12時止。
四、 施打期間:10月15日至10月21日。
指揮中心說明,針對滿12歲至17歲(含)學生/青少年,請家長(監護人或關係人)於預約接種
當日陪同學生/青少年至選擇之合約醫療院所或接種站,於現場簽署接種評估及意願書,完
成COVID-19疫苗接種。此外,符合上述資格如為已經意願登記過且無取消者(不需區分第一
劑或第二劑),則不用再登記意願;但如為未曾於預約平臺意願登記對象,請於10月6日中午
12時前登入預約平臺完成登記意願,並於開放預約期間進行預約。後續將視疫苗供應期程調
整接種場次,籲請民眾屆時準時前往接種。
指揮中心提醒,10月1日起亦開始接種流感疫苗,依我國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
接種組(ACIP)建議,接種流感疫苗應與COVID-19疫苗間隔至少7天,請民眾前往接種COVID-1
9第二劑疫苗前,應備妥「COVID-19疫苗接種紀錄卡」及健保卡,並於接種前評估時說明過
往疫苗接種史,以利醫生評估。
完整標題: 自10月4日零時起調整國際港埠入境人員健康監測措施,請於自主健康管理期間
第6至7天以家用快篩採檢一次
發稿單位:疾病管制署
發稿時間:2021-10-04
撰 稿 者:指揮中心
原文連結:https://www.cdc.gov.tw/Bulletin/Detail/V-VIRjhXDQ5ZTI-ScMTxDA?typeid=9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日公布,因應COVID-19 Delta變異株於全球日益擴散且傳播力
強,為強化國際港埠入境人員於檢疫期滿後自主健康管理期間之健康監測,以降低社區傳播
風險,自今(2021)年10月4日零時(航機抵臺時間)起,原於「檢疫期間第10至12天」以家
用快篩採檢一次之措施,調整至「自主健康管理期間之第6至7天」執行,並請民眾透過雙向
簡訊自主回報檢測結果。
指揮中心表示,有關今年10月3日(含)以前入境者,仍維持於檢疫期間第10至12天進行快篩
,並由其關懷人員持續追蹤快篩結果至10月15日,請民眾持續配合。
指揮中心再次強調,邊境管制為防範COVID-19疫情的重要關鍵,入境旅客抵臺時應主動配合
邊境加強監測措施,並依指揮中心規定的交通方式前往檢疫地點及配合後續防疫相關措施,
落實全民共同抗疫,將疫情阻絕於境外,齊力守護國內防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