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220 指揮中心記者會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1-12-24 23:34:23
政府單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直播連結:參見 #1Xm1XWo3 (nCoV2019)
出席名單: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莊人祥 發言人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陳時中 指揮官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羅一鈞 醫療應變組副組長
一、本日新增案例數
https://i.imgur.com/KEw4jvT.jpg
本土病例:沒有
境外移入:11 例,美國 5 例;義大利、德國、法國、巴西、越南、菲律賓各 1 例
死亡個案:沒有
*目前有一例疑似本土個案待判定
二、中研院初步調查報告
重點:
①中研院已依指揮中心要求,於12月19日約 22:00,將 P3 實驗室內部調查報告送交指揮
中心;指揮中心已於今日上午提交訪談結果及中研院內部調查報告予外部專家調查小組
,並安排於本週四開會進行審視及討論,預計兩週內提出外部專家小組調查結論及建議
,並依傳染病防治法第三十四條、第六十九條、感染性生物材料管理辦法第二十五條等
法規,對中研院進行裁處。
②內部調查發現三項感染暴露風險因子
1.實驗操作區與非操作區均存在環境汙染。實驗動物操作,未於生物安全櫃中進行;髒
墊料直接置於未封口的袋子,也未放置於加蓋的容器中。
2.個案及其他實驗室人員均曾僅穿著一般防護裝備(未戴 N95、雙層手套、護目鏡或面
罩)執行實驗,不符合現行規範。
3.個案於脫除防護裝備過程先行脫口罩。
③中研院研判三種可能感染途徑
1.呼吸道直接暴露受汙染的墊料粉塵,染疫動物受刺激而引發噴飛沫或氣膠的環境。
2.手套表面因直接操作染疫動物被汙染,於脫卸防護裝備程序先誤脫口罩時,接觸臉部
口鼻等部位而感染。
3.防護裝備外層在操作區遭帶有病毒之物體表面汙染,於脫卸防護裝備程序先誤脫口罩
時,使口鼻暴露於脫卸過程而感染。
④院方七大檢討面向
1.新進人員教育訓練與操作指導
2.實驗室操作標準作業程序
3.實驗操作過程監控
4.個人防護裝備穿卸流程
5.意外事故通報流程
6.動物科學應用審核管理規範及感染性生物材料之使用管控
7.本次染疫事件成因的系統性問題
基本上因為本身也有疏失,所以會成立類似倫理委員會的單位,以討論後續懲處。
三、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會議結果
甲:對 COVID-19 疫苗追加劑的接種建議
對象:滿十八歲以上民眾均建議應接種追加劑
下列對象建議應優先接種追加劑:
 ・六十五歲以上長者
 ・長照機構住民與工作者
 ・醫護人員、防疫工作人員及高風險工作人員(第一類至第三類對象)
 ・容易感染及疾病嚴重風險者(第九類對象)
接種間隔:完整接種後滿五個月
下列對象建議應優先接種追加劑:
 ・目前正進行或一年內曾接受免疫抑制治療之癌症患者
 ・器官移植患者或幹細胞移植患者
 ・中度或嚴重先天性免疫不全患者
 ・血液透析患者
 ・HIV陽性患者
 ・目前正使用高度免疫抑制藥物者
 ・過去六個月內接受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者
 ・其他經醫師評估因免疫不全或免疫力低下,可接種基礎加強劑者
接種間隔:完整接種後滿二十八天
*完整接種為已完成 COVID-19 疫苗兩劑(含混打)或應接種劑次(如嬌生疫苗一劑)
┌────────┬──────────────┐
│ 追加劑廠牌 │ 劑量 │
├────────┼──────────────┤
│ 莫德納 │ 半劑量 [0.25 ml (五十微克)]│
├────────┼──────────────┤
│ BNT │ 全劑量 [0.3 ml (三十微克)] │
├────────┼──────────────┤
│ 高端 │ 全劑量 [0.5 ml] │
│ (滿二十歲以上) │ │
└────────┴──────────────┘
*接種上述廠牌有嚴重不良反應者,經醫師評估後可考慮接種AZ疫苗
乙:COVID-19 疫苗第二劑混打事宜
提醒:建議以同一廠牌 COVID-19 疫苗完成兩劑接種
┌────────┬──────────┬─────┐
│ 第一劑接種 │ 第二劑可選擇廠牌 │ 接種間隔 │
├────────┼──────────┼─────┤
│ AZ │ 經醫師評估後,可接 │ 至少八週 │
│ │ 種莫德納、BNT或 │ │
│ │ 高端 │ │
├────────┼──────────┼─────┤
│ 莫德納、BNT │ 經醫師評估後,可接 │ 至少四週 │
│ │ 種不同廠牌之mRNA疫 │ │
│ │ 苗(莫德納或BNT │ │
│ │ )、AZ或高端 │ │
├────────┼──────────┼─────┤
│ 高端 │ 經醫師評估後,可接 │ 至少四週 │
│ │ 種 mRNA 疫苗(莫德 │ │
│ │ 納或BNT) │ │
└────────┴──────────┴─────┘
在目前部分國家或地區的入境限制中,大部分都承認世衛組織認可的疫苗,而高端尚未被
列入名單內,請有意接種高端者自己想清楚,作出對自己最佳的判斷。
四、疫苗接種統計
周末接種劑量:55,873 劑
人口涵蓋率:
第一劑:79.51%
第二劑:65.70%
追加劑:0.25%
問與答
公視:
一、才剛開始就提到的疑似本土案例,可否請教目前的狀況?
二、針對桃園防疫旅館的群聚事件,因為多人確診導致部分旅客受回溯殃及而被多隔離十
四天以上,現在有二十一人組成自救會向旅館提出賠償,希望衛福部能夠提供協助。
請問是否支持該做法?
陳部長:
一、該個案的原檢體雖被檢出陽性,但因為CT值很高,所以一般上都會複驗,後續昆陽
複驗的結果是陰性,血清檢查沒見到抗體產生、第二次採檢也是陰性,現在已經決定
再驗結果如為陰性,就不會列案。一切有待進一步判定。
二、有理由的話,會儘量幫助他們。至於其中的誤解,實際上入住集中檢疫所不需要付任
何的費用,這是在檢疫上的必要,為了大家的安全,還請多包涵。
聯合報:
一、針對中研院的調查報告,台北市黃珊珊副市長上週主動提到「去中研院做環境檢測的
人員在檢測後就被隔離」一事,請問這是為何?中間發生了什麼事情?
二、在昨天的台北馬拉松中,出現五名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的跑者,雖然都已經救回來,
但畢竟他們年紀輕輕(介於二十歲至五十歲之間),有些醫師懷疑是否跟疫苗接種有
關,請問指揮中心是否有掌握?
陳部長:
一、進出高風險區域時,當時懷疑有口罩鬆脫之類的情況,所以為了預防萬一,先予以居
家隔離。
羅副組長:
一、有一位進去協助採檢的人員在實驗室時,不小心遇到防護裝備鬆脫的情況,所以才會
列為居家隔離,目前也在集中檢疫所隔離中。他入住的時候,採檢為陰性、目前也沒
有相關症狀,等到期滿的時候會再進行採檢。至於來自台北市的同仁,目前有的在家
辦公,有的因為在家安置有困難而到防疫旅館或集中檢疫所。這一切比較傾向於從預
防的角度出發,畢竟採檢的環境中出現陽性檢體,所以為了謹慎起見,才會安排不同
等級的隔離措施。
陳部長:
二、是否有時序上的相關,訊息有待瞭解。
中視:
該疑似本土個案是在哪裡被驗出,或是曾到過身邊接觸者的染疫地點?這是否為舊案?
陳部長:
目前懷疑該案檢體上的檢驗問題比較多,不算是舊案,因為抗體是陰性的,周圍的人驗過
之後都是陰性,所以在這時候還要再謹慎一點,才來決定。
TVBS新聞網:
目前開放第二劑混打各個廠牌,請問是否有瞭解到各種疫苗混打之保護力的比較性數據?
陳部長:
這兩天整理得更清楚後,就會報告。
台視:
第二劑混打是什麼時候開始?高端也是即日起嗎?另有外界質疑,目前高端的混打試驗數
據是否已充足?
陳部長:
一開始忘了說,這些混打將從這個星期開始實施,因為還要讓醫療院所瞭解這原則,同時
在開放之前也會準備好抗體報告的資料。
大紀元:(代天下雜誌)
按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的專家會議結果,高風險族群已經符合五個月的間隔,所
以沒有需要縮短,請問至一月底前,符合資格的高風險族群有多少、主要是哪些群體?六
十五歲以上長者是否未被列在其中?
陳部長:
現在的主要建議應該是提醒高風險族群,特別要優先接種追加劑。至一月底前,大概有四
十多萬人,將以距離第二劑的間隔時間滿五個月為準,所以會以第一至第三類的為大宗。
無名氏:
為什麼AZ沒有提供在追加劑的廠牌清單中?
陳部長:
在追加劑清單中,專家群認為AZ作為追加劑的效果比其他疫苗來得更差,但是在考慮到
對其他疫苗有過敏或不良反應的時候,才會允許第三劑接種AZ。基本上這是從各疫苗的
表現而作出的建議。
大愛:
如果已經間隔滿五個月,第三劑就可以從這三種疫苗選擇接種嗎?
陳部長:
對,只是再度提醒各國對於第三劑有本身的限制,可能都在滾動式檢討中,且高端目前尚
未列入世衛組織的緊急使用清單中,所以打高端的人有準備出國之打算的話,就要有一點
心理準備和安排。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