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0623 指揮中心記者會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2-06-23 23:51:07
政府單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直播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1XmkO41Pv8
出席名單:
指揮中心 羅一鈞 醫療應變組副組長
指揮中心 莊人祥 發言人
一、本日新增案例數
本土病例:48,283 例
境外移入:73 例
死亡個案:166 例
縣市分佈:
臺北市三千三百二十二例、新北市六千二百九十六例、桃園市四千一百零五例、臺中市七
千零一例、臺南市四千四百四十四例、高雄市六千七百二十二例、基隆市五百八十七例、
新竹縣一千一百五十八例、新竹市九百三十二例、苗栗縣一千一百六十七例、彰化縣三千
九百一十八例、南投縣一千一百四十九例、雲林縣一千三百三十二例、嘉義縣一千零六十
例、嘉義市七百四十八例、屏東縣二千二百六十三例、宜蘭縣八百五十九例、花蓮縣六百
六十五例、臺東縣四百四十五例、澎湖縣二百四十六例、金門縣一百五十六例、連江縣八

除了嘉義縣、澎湖縣和金門縣之外,其他縣市的個數都有下降,整體上少了百分之七點五
,至目前累計三百四十一萬零六百六十五例。
二、本土病例分析+新增中重症/死亡個案通報
https://i.imgur.com/HOcystZ.jpg
https://i.imgur.com/u8KltT7.jpg
https://i.imgur.com/sSHI0oo.jpg
https://i.imgur.com/B2sAAKg.jpg
本日新增四百一十五例本土中重症以上個案,同時有一百六十六例死亡個案,當中百分之
九十有癌症等重大疾病或慢性病史、百分之七十一未打滿三劑疫苗、百分之六十一的年齡
超過八十歲以上。
年輕死亡個案:
 ・三十多歲男性(兩人):
  均曾接種三劑疫苗。其中一例本身有慢性肝病,六月十八日出院回家後發病,出現呼
  吸困難的症狀,六月十九日送醫確診、當日死亡,死因為肺炎併呼吸衰竭。另一例個
  案本身有慢性腎病、心臟病,六月十八日使用家用快篩採檢陽性確診,兩天後在家中
  被發現昏迷,緊急送醫急救無效而過世,死因為心肺衰竭。
兒童重症個案:
 ・一歲男嬰:本身沒有慢性疾病,於六月十八日發燒、十九日快篩陽性,就醫後領取口
       服藥返家。但返家後出現呼吸雜音、呼吸費力,當日再度前往急診。因發
       現胸凹及呼吸困難的情況,經評估後緊急插管使用呼吸器,診斷為哮吼併
       呼吸窘迫。六月二十日收治兒童加護病房,使用類固醇、瑞德西韋等藥物
       治療。好在病況很快獲得好轉,六月廿一日順利拔管移除呼吸器,目前仍
       在加護病房使用氧氣觀察治療中。
該案為國內第八例兒童染疫哮吼重症的個案,總計達到六十七例;死亡的兒童人數則仍然
維持十九例,沒有新增。
三、COVID-19 醫療資源統計表
┌───┬────────────┬──────┬──────┬──────┐
│ 編號 │ 類型 │ 全國總床數 │ 空床數 │ 空床率 │
├───┼──────┬─────┼──────┼──────┼──────┤
│ 一 │ 病床(專責 │ 全國 │ 13,930 │ 6,905 │ 49.6% │
│ │ +負壓) │ (226 家) │ │ │ │
│ │ ├─────┼──────┼──────┼──────┤
│ │ │ 臺北區 │ 4,057 │ 2,128 │ 52.5% │
│ │ │ (59 家) │ │ │ │
│ │ ├─────┼──────┼──────┼──────┤
│ │ │ 北區 │ 1,798 │ 1,013 │ 56.3% │
│ │ │ (28 家) │ │ │ │
│ │ ├─────┼──────┼──────┼──────┤
│ │ │ 中區 │ 2,917 │ 1,330 │ 45.6% │
│ │ │ (46 家) │ │ │ │
│ │ ├─────┼──────┼──────┼──────┤
│ │ │ 南區 │ 1,867 │ 623 │ 33.4% │
│ │ │ (32 家) │ │ │ │
│ │ ├─────┼──────┼──────┼──────┤
│ │ │ 高屏區 │ 2,904 │ 1,579 │ 54.4% │
│ │ │ (48 家) │ │ │ │
│ │ ├─────┼──────┼──────┼──────┤
│ │ │ 東區 │ 387 │ 232 │ 59.9% │
│ │ │ (13 家) │ │ │ │
├───┼──────┴─────┼──────┼──────┼──────┤
│ 二 │ 中央集中檢疫所 (55 家) │ 8,131 │ 5,146 │ 63.3% │
├───┼────────────┼──────┼──────┼──────┤
│ 三 │ 地方加強型防疫旅館 │ 4,533 │ 2,111 │ 46.6% │
│ │ (48 家) │ │ │ │
└───┴────────────┴──────┴──────┴──────┘
*資料截止時間:2022/06/23 07:00
台北區的專責病床數仍然在持續下修中,目前北部的專責病房預計會再進一步調整;中南
部的空床率應該也有再上升的趨勢,因此也將一併對收治床數的調整進行討論。
四、口服藥使用情形
https://i.imgur.com/J8X6kJ3.jpg
趨勢和過往的差不多,隨著近期疫情的下降,大概也可以看到不管是開立的人數,或者是
最高點,比起前二週看來有下跌的狀況,不過這反映了確診個案正在減少,因此不需要開
到非常多的量。
五、疫苗施打統計
昨日接種劑量:141,711 劑
疫苗涵蓋率:
第一劑:91.21%
第二劑:82.83%
追加劑:69.68%
第二次追加劑施打數:110,579 劑
問與答
中視:
一、死亡個案數破百例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指揮中心判斷大概什麼時候開始可以下降?
有什麼方式可以讓死亡人數的下降速度加快?
二、夏季流感今年會否大流行?如果新冠和流感同時流行,家長要如何判斷?
莊發言人:
一、有數個可降低的因素:
①預防層面:接種疫苗仍是重要的預防方法,尤其針對長者、具慢性病的高風險民眾
,特別希望能接種三劑或基礎加強劑。
②避免感染:如果家人曾有疑似症狀或曾與確診者有接觸史,應避免接觸長者或高風
險的家人。
③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由於部分早期症狀不是太明顯,民眾得要特別關心長者的症狀,一有症
狀即隨時快篩,確診後趕緊通報,接受口服抗病毒藥物等治療。
死亡是落後指標,指揮中心已在針對口服抗病毒藥物的提供比率在增加,目前整體投
藥率達到百分之八,如果能夠更快診斷、及早治療,相信對死亡率下降有幫助。
二、儘管觀察到周邊國家有流感疫情,但台灣有邊境檢疫和戴口罩措施,流感併發重症從
去年十月迄今,完全沒有確定病例,且近數週的社區呼吸道病毒監測也零檢出,因此
流感疫情的流行不存在。至於網頁上出現的警示,網站在 COVID-19 疫情發生之前已
經建置,且流感常年都會有,所以目前看到的都是因為 COVID-19 的疑似症狀,需要
就診以進行PCR和診斷的個案,而因為在非流感季節時,系統只要上升超過百分之
二十,就會有「危險」紅色警示的顯現,所以將會針對非流感期進行系統修正。
中央社:
輝瑞兒童疫苗第二劑自六月廿二日開始陸續開打,請問開打首日下來的狀況、目前的剩餘
量如何?
莊發言人:
因為可能還要配合學校接種的情形,所以輝瑞疫苗只打了一千三百七十八人;莫德納第二
劑則有三萬六千六百零九人。輝瑞疫苗目前還剩很多。
中視:
一、針對五至十一歲兒童疫苗的接種率,是否有最新的統計?
二、有專家建議「兒童打第三劑疫苗,以因應 BA.4 及 BA.5 新變異株來襲」,不曉得傳
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是否會對此討論?
莊發言人:
一、兒童疫苗第二劑目前三萬七千九百多人次接種,如果除以五至十一歲共一百四十多萬
人,接種率可能不是太高,因為才剛開始接種,數據沒有什麼太大意義。
二、六月底之前,會先針對零至五歲幼兒的接種討論,另外是否要讓五至十一歲兒童接種
第三劑,會考慮是否要再納入議程。
民視:
針對每週入境人數限制二點五萬人一事,其實外界一直都認為要放寬,請問到底要考量哪
些條件,或者台灣疫情到什麼程度,才會真正再討論放寬該限制?
莊發言人:
現在一週二點五萬人是以過去平均一週一點七萬人來算,入境檢疫在從「七加七」移除自
主健康管理的七天,將前七天改成「三加四」後,需預估返台民眾可能會增加,所以人數
限制從原來的一點八萬人擴增為二點五萬人,據瞭解目前訂位人數沒有超過,未來數週會
持續觀察。至於人數要往上擴充的條件,除了要看國內疫情是否有持續下降,也關係到醫
療量能、防疫旅館及防疫計程車量能等,都是需要考量的。
鏡電視:
美國商會日前呼籲開放邊境,「否則會錯過很多投資的機會」,請問是否有和其他單位討
論有條件開放?未來會否考慮用商務泡泡的方式,針對不同的國家採行不同的入境方案?
莊發言人:
目前是開放本國籍、有簽證(含一般探親、觀光類別者)及商務旅客,未來會視國內外疫
情滾動式檢討,並有序地開放。很久以前已有商務泡泡,商務客可依照需求洽談、提出申
請。
八大:
從六月十五日調整「三加四」至今,已經差不多有一個星期,請教是否有收到任何違規個
案或異常情況?
莊發言人:
根據回報的資料,並沒有違規的情形。
ETtoday:
一、陳時中部長是否為第四天連續快篩陽性?石崇良次長本日解隔,是否已經快篩陰性、
回到辦公室工作?
二、針對月底前召開的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會議,是否有確定時間?五歲以下幼
兒疫苗的進貨洽談進展如何,是否會有特殊的包裝劑型?
三、日前說猴痘要列法定傳染病,請問是否已正式宣布?如果列入第二類法定傳染病,可
能會有什麼管制作為?
莊發言人:
一、本日中午陳時中曾一起開會,狀況非常良好,代表陽性的二條線更淡了,見面的機會
越來越接近。至於石次長,本日尚未碰面、不過應該有上班,至少已經解隔出關,快
篩結果陰性。
二、六月三十日前會再確認,開會時間還在安排中。輝瑞、莫德納兒童疫苗好像都屬於新
的劑型,所以一直都在談判。目前在規劃莫德納的進貨時間,飛機位還在調著,時間
確定後將再說明。
三、本日正式公告了。
備註:
疾病管制署本日表示,鑑於猴痘國際疫情上升,疾管署即日起將「猴痘」列為第二類
法定傳染病,以強化猴痘的疾病監測及防治,阻斷疫情傳播,降低國人感染之風險,
維護國人健康。過去猴痘疫情多發生於西部及中部非洲地區,其他國家偶發零星境外
移入病例,而今年與以往不同,迄今全球出現病例國家已增至四十七國,超過三千人
感染,且鄰近之新加坡與韓國亦於近日各通報一例確診病例。另六月十二日國內通報
一例境外移入疑似病例,其檢驗結果為陰性,故予以排除。
疾管署說明,猴痘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必要時得於指定隔離治療機構施行隔離治療
,醫師診治時,如發現疑似個案符合通報定義,務必於二十四小時內通報衛生主管機
關,衛生單位將針對疑似病例進行隔離治療、疫情調查及接觸者健康監測等防治措施
。有關於通報方式,請醫療院所於傳染病通報系統之「第二類法定傳染病」項下,選
擇「猴痘」項目通報與採檢送驗;如醫療院所具有「運用醫院電子病歷自動通報」功
能,請配合儘速完成院內系統調整,即可透過此管道進行通報。
為減少受感染的風險,建議民眾避免前往猴痘病毒流行地區,返國入境時如出現發燒
、皮膚病灶如紅疹、丘疹、水泡或膿疱等疑似症狀,應主動告知航空公司人員及機場
港口檢疫人員,並儘速就醫,告知醫師旅遊接觸史。
ETtoday:
二、針對莫德納,日前表示「目標七月中旬讓幼兒開打」,請問是按照預估走,還是期程
將有所調整?
莊發言人:
二、當然越提早越好,七月中旬應該是最晚的目標。
中視:
一、針對指揮官的身體狀況,為什麼李秉穎醫師會認為「陳時中沒有重症是萬幸」?
二、如果同時得到流感和新冠,對人體會否有什麼特殊的影響?中重症或死亡的機率會否
更高?是否有規劃提早開打流感疫苗?
莊發言人:
一、可能有點開玩笑成分,本身觀察陳時中身體一直很好,與確診前相比沒有太大問題;
李秉穎可能是小兒科醫生,對成人狀況不太清楚。
(現場哄堂大笑)
二、如果同時罹患流感與新冠病毒,併發症的機率也會提高,事實上過去兩年來,台灣一
直沒有發生流感疫情;目前發生流感疫情的國家,研判多數是提早脫下口罩後造成。
另外,流感疫苗每年是十月一日開始接種,今年仍會分兩階段開打,包括五十至六十
四歲十一月一日開打,其他對象皆在十月一日開始接種,作業和過往的相同。
羅副組長:
一、在上午的廣播節目中,當時的對話情境其實是主持人問李醫師「阿中部長的快篩過了
好多天,為什麼沒有變陰性?」,而李醫師回說「沒有重症已是萬幸」,從前後台詞
來看,意思應該不是覺得部長本身的身體狀況很容易出現重症,而是六十多歲年齡層
中重症比例是百分之零點五九,部長符合六十五歲以上且有慢性病,依醫師評估需要
投藥、也有按照醫囑服用莫納皮拉韋五天,此對話情境是搭著快篩為何不陰性,用另
外的方式回答提問。李醫師專業很夠,沒有要質疑他的意思,但廣播點台的對話中都
有上下文的情境,且部長本來就是需要投藥的中重症高風險對象。
華視:
某立委召開記者會,表示有民眾打疫苗後,身體出現不良反應,看醫師都求助無門、甚至
沒辦法工作,但是因為疫苗救濟非常難申請,所以呼籲指揮中心放寬救濟門檻、縮短審查
時間。請問看法?
莊發言人:
民眾依照規定填寫申請表後,調集病例的後續作業,是指揮中心委託機構負責與各醫院、
地方政府處理,申請後需要很多的行政措施,比如有的病程比較長,病例有時調比較久,
但病例調急完成後,後續審議都會快速一點。判斷是否符合救濟條件的機制部分,事實上
是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預防接種不良事件的因果關係評估準則」執行。針對無法確定的
部分,會盡量衡酌,讓民眾可以獲得一般補助。審議部分也在逐步加速,已經擴充了整個
預防接種委辦單位的人力,以利病例調閱及行政工作,目前都在積極進行。
中時:
一、本日終於見到四字頭,接下來有可能以每週下降萬例的速度持續趨緩嗎?
二、陳建仁副總統提到「台灣的邊境可能可以考慮在七、八月的時候開放,因為到時全民
第三劑將達到七成五」,請問現在第三劑的涵蓋率是多少?是否有望完全解禁邊境?
二、針對公費流感疫苗的接種規劃,今年是否有機會施打同時預防流感和新冠的疫苗?或
這說,未來會否有機會?
莊發言人:
一、何時是「底」還要觀察,現在只觀察到香港有突然上升到很高後再降到很低,但最近
又緩緩上升,其他國家都是緩升緩降,這部分還要持續觀察。
二、現在是百分之六十九點六八,近期應該會衝到百分之七十。要到百分之七十五的話,
等於是說青少年的追加劑較有機會,其他部分則要呼籲符合間隔的民眾趕快去打了,
尤其六月底前都會提供五百元以內的衛教宣傳費五百元給六十五歲以上長者,無論是
第一劑或第二、第三,甚至第四劑者,都可領取。至於七、八月開放,目前事實上一
直在根據國際的疫情作瞭解,因此逐步放鬆當然是有可能的。
三、雖莫德納公司有在開發類似的疫苗,但成品是否出爐還不確定,故目前還是只有分開
的兩種疫苗、要打不同的手臂,至少今年是沒有的。
公視:
一、針對六個月大至五歲的幼兒劑型莫德納疫苗,預計採購的量會有多少?
二、往年公費流感疫苗大概都是採購六百多萬劑,今年會否再追加?
莊發言人:
一、已經包含於今年採購二千萬劑的額度中,並非額外計算數量,預計近期將到貨四十五
萬劑,可供九十萬名孩童施打。
二、記得大概是六百一十萬劑左右。
TVBS:
目前只剩百分之八的人第一劑疫苗還沒有打,扣除還不能打疫苗的五歲以下族群,確診比
例佔了多少?是否可以視作高危險族群?
莊發言人:
目前並沒有統計;至於是否為高危險群,這可能還是和年齡有關,也有可能是機率問題,
因為年齡越低的話,危險的機率不是太高,但問題是像幼兒的部分,因為感染之後可能有
孩童多系統炎症徵候群或腦炎,預防重症也是需要家長衡量的利弊得失。
中視:
黃立民醫師說「到了八月的時候,新冠肺炎有可能會從第五類的法定傳染病降級」,在醫
界已經不止一位醫師支持該作法,讓新冠肺炎回歸到常規醫療,令投藥更為方便。請問是
否有朝該方向規劃?
莊發言人:
要考量是否作為重症病例通報,指揮中心的專家會議已經進行討論。各種形式都有可能,
一種是不管輕症、重症都監測,另一種則是像流感一樣,只監測流感重症,都是可行的模
式,但是如先前一再強調的,這些都需要一些配套措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