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aptic (無明)
2022-07-01 23:59:07政府單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直播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9SnSiYIhIA
出席名單:
指揮中心 羅一鈞 醫療應變組副組長
指揮中心 莊人祥 發言人
一、本日新增案例數
本土病例:35,699 例
境外移入:101 例
死亡個案:121 例
縣市分佈:
臺北市二千八百二十三、新北市五千零七十例、桃園市三千三百九十九例、臺中市五千一
百五十五例、臺南市三千一百零四例、高雄市四千四百五十三例、基隆市四百二十六 例
、新竹縣八百九十六例、新竹市七百一十八例、苗栗縣八百六十五例、彰化縣二千四百二
十例、南投縣七百三十二例、雲林縣九百八十六例、嘉義縣七百零九例、嘉義市四百九十
二例、屏東縣一千四百二十例、宜蘭縣六百四十二例、花蓮縣五百九十三例、臺東縣四百
四十八例、澎湖縣二百例、金門縣一百一十八四例、連江縣三十例
二、本土病例分析+新增中重症/死亡個案通報
https://i.imgur.com/oBQ2nSl.jpg
https://i.imgur.com/4dKQxjo.jpg
https://i.imgur.com/Jvdvi3c.jpg
https://i.imgur.com/bZHorSy.jpg
青少年死亡個案:
・十八歲女性:本身未曾接種 COVID-19 疫苗,具有慢性神經系統疾病、長期臥床,六
月十三日開始發燒,因而到急診並立刻獲安排住院,治療期間因肺炎併
發呼吸衰竭,六月廿八日不幸過世。
目前累計九例重症個案,死亡個案新增一例、共四例。
https://i.imgur.com/JVVmcI0.jpg
今年累計至目前共有三百七十三萬的本土確診個案,其中有一萬六千名中重度病例,整體
比例是百分之零點四二;死亡個案累計五千九百一十九例,全年齡層致死率百分之零點一
六。主要致死率的偏高年齡層,以七十至九十多歲的高齡族群為主。另外,在小朋友的部
分,目前零至九歲的個案也已經超過四十萬例,死亡數為十七例,小朋友的年齡層致死率
是十萬分之四,相較於先前的十萬分之五有略降的情況,也顯示兒童染疫後的醫療照護有
較好的表現。
三、COVID-19 醫療資源統計表
┌───┬────────────┬──────┬──────┬──────┐
│ 編號 │ 類型 │ 全國總床數 │ 空床數 │ 空床率 │
├───┼──────┬─────┼──────┼──────┼──────┤
│ 一 │ 病床(專責 │ 全國 │ 13,204 │ 7,370 │ 55.8% │
│ │ +負壓) │ (228 家) │ │ │ │
│ │ ├─────┼──────┼──────┼──────┤
│ │ │ 臺北區 │ 3,614 │ 1,995 │ 55.2% │
│ │ │ (60 家) │ │ │ │
│ │ ├─────┼──────┼──────┼──────┤
│ │ │ 北區 │ 1,496 │ 837 │ 55.9% │
│ │ │ (28 家) │ │ │ │
│ │ ├─────┼──────┼──────┼──────┤
│ │ │ 中區 │ 3,039 │ 1,779 │ 58.5% │
│ │ │ (46 家) │ │ │ │
│ │ ├─────┼──────┼──────┼──────┤
│ │ │ 南區 │ 1,883 │ 901 │ 47.8% │
│ │ │ (33 家) │ │ │ │
│ │ ├─────┼──────┼──────┼──────┤
│ │ │ 高屏區 │ 2,789 │ 1,589 │ 57.0% │
│ │ │ (48 家) │ │ │ │
│ │ ├─────┼──────┼──────┼──────┤
│ │ │ 東區 │ 383 │ 269 │ 70.2% │
│ │ │ (13 家) │ │ │ │
├───┼──────┴─────┼──────┼──────┼──────┤
│ 二 │ 中央集中檢疫所 (53 家) │ 7,610 │ 4,969 │ 65.3% │
├───┼────────────┼──────┼──────┼──────┤
│ 三 │ 地方加強型防疫旅館 │ 3,905 │ 1,789 │ 45.8% │
│ │ (43 家) │ │ │ │
└───┴────────────┴──────┴──────┴──────┘
*資料截止時間:2022/07/01 07:00
全國空床率快速上升,與全國本土病例下降有關,過去吃緊的南區也有恢復。日前已發文
給醫療院所調降專責病房的數量,台北區、北區維持白分之十的開設數,而中區、南區與
高屏區的疫情過了高原期,調降專責病房開設數,只要百分之十五即可。預期未來一星期
內,專責病房開設數持續下降,以讓多餘病床得以供給其他非 COVID-19 住院病患使用。
四、針對已解除隔離之確診個案的重複感染定義及個案處置原則
日前已正式發文各縣市衛生局,請協助轉知各醫療院所最新處置原則、定義。
┌─────┬──────────┬──────────┐
│ │ 於發病日或採檢日 │ 於發病日或採檢日 │
│ │ 一至三個月內 │ 間隔至少三個月後 │
├─────┼──────────┼──────────┤
│ 重複感染 │ ‧症狀惡化以及 │ PCR陽性(CT値 │
│ 之定義 │ ‧PCR陽性(CT │ 少於三十)或抗原/ │
│ │ 値少於二十七)或 │ 核酸快篩陽性 │
│ │ 抗原/核酸快篩陽 │ │
│ │ 性 │ │
├─────┼──────────┼──────────┤
│ 個案處置 │ ‧醫師可進行法定傳 │ ‧經醫師評估可能為 │
│ 原則 │ 染病通報,並先比 │ 重複感染個案後, │
│ │ 照確定病例處理( │ 應進行法定傳染病 │
│ │ 衛教、開藥等) │ 通報 │
│ │ ‧後續由疾管署各區 │ ‧依確定病例處理原 │
│ │ 管制中心研判是否 │ 則啟動相關防疫措 │
│ │ 為新的確定病例並 │ 施及醫療處置 │
│ │ 啟動防疫措施 │ │
└─────┴──────────┴──────────┘
*防疫措施包括開立法定文書、寄送自主回報疫調系統簡訊等,讓民眾在收到後可依照程
序為請假等用途
由於醫師習慣從健保申報體系進行通報,指揮中心也請健保署加速新增代碼,預計七月六
日以後,就可以讓醫師循健保IC卡上傳的流程進行通報,不需要進入法傳系統。在過渡
期,還是請醫師先走法傳系統的通報,一星期後會有更好用的方式。
五、疫苗施打統計
昨日接種劑量:106,923 劑
疫苗涵蓋率:
第一劑:91.30%
第二劑:83.74%
追加劑:70.23%
六、上半年度表現回顧
https://i.imgur.com/YSThQ1c.jpg
台灣的五至十一歲兒童疫苗接種第一劑疫苗的接種率為百分之七十五點一,僅次於新加坡
的百分之八十;也比美國僅百分之三十六點五、日本的百分之十八點五及加拿大的百分之
五十六點一還高出許多。
https://i.imgur.com/I28LAzT.jpg
口服抗病毒藥物準備得相當充裕,按照截至六月廿八日的統計,台灣的投藥率是百分之七
點八二,為「世界第一」。
https://i.imgur.com/AzPig5N.jpg
染疫死亡率的部分,台灣在主要國家中也是屬於最低的程度。
https://i.imgur.com/nOoF325.jpg
經濟學人針對各國官方公布死亡資料計算超額死亡,超額死亡為傳染病流行期間總死亡數
減去非疫情期間總死亡數,數字愈高表示疫情造成死亡情形愈嚴重。二零二零年至今,台
灣是世界第二低,只輸給紐西蘭。目前台灣為更新至五月卅一日,其他國家不一定更新到
此等詳細。
台灣每十萬人超額死亡為負八人,疫情期間超額死亡為負二千人,為世界排名第二低,最
低的是紐西蘭為每十萬人超額死亡為負二十九人,疫情期間超額死亡為負一千五百人,最
高的是美國,每十萬人超額死亡為三百四十七人,疫情期間超額死亡一百一十五萬六千一
百三十人。衛福部統計處昨公布國人十大死因統計,為二零二零年到二零二一年計算超額
死亡,結果是負二千九百二十五人,與經濟學人機器學習是負四千五百零八人,由於每個
國家、每個學術單位有不同統計方法,計算方式跑出結果也不一樣,所以統計處為與國際
較一致,且因「經濟學人」有在「刺絡針期刊」發表,故採用「經濟學人」的統計結果。
問與答
中視:
確診者如果二度感染,且不是高風險族群、加上症狀比第一次感染更嚴重,是否可以再領
一次抗病毒口服藥?
羅副組長:
口服抗病毒藥物的開立是由醫師評估,也有其他條件,包括六十五歲以上的長者,或是六
十五歲以下但符合十三種慢性疾病的情形,因此不管是一次感染或是重複感染,符合該些
條件、經醫師評估後需要開立的,即可開立。二次感染有一個小的條件,如果醫師在開立
口服抗病毒藥物有疑慮時,可諮詢各網區的指揮官。
ETtoday:
一、如果在一個月內重複感染,要如何評估判斷?
二、針對幼兒莫德納疫苗,日前表示正在重新安排班機的時間,不知道是否已經確定、可
能施打的期程為何時?
羅副組長:
一、經專家會議討論後,不會認定有二次感染的情形,但如果醫師遇到該類特殊案例,可
以再和網區指揮官或區管中心討論,不過走一至三個月的流程應該足以處理了。
莊發言人:
二、還在和對方視訊確認班機時間中。
台視:
在染疫死亡率、超額死亡的統計圖表中,其他國家目前疫情都比台灣的曲線來得更低,因
為發生疫情的時間可能更早,台灣正在緩坡下降是否代表死亡數字可能會比他們更高,導
致排名再往前進?
莊發言人:
染疫死亡率的確有可能再增加,但目前死亡、染疫情形都在下降,一切都還需要再觀察。
新冠每百萬人死亡數統計,為二零二零年疫情爆發至今,但台灣是最近才有一波較大疫情
,未來確實可能增加,但是否會超越紐西蘭,還需要繼續觀察。
鏡電視:
恩恩爸表示感謝指揮中心發函給新北市府,以索要調查報告,請問這是提供了怎樣的幫助
?為什麼會請新北市府再提供調查報告,是否還有未提出的疑點?
莊發言人:
恩恩爸希望藉由指揮中心,請新北提供報告來做佐證;但至於是否真的可以回答問題,要
等收到報告才知道。
今日健康:
未來會否考慮定時公布長新冠康復者整合門診的收案的人數?
羅副組長:
六月公布了兩次,之後會每半個月跟健保署要一次資料,如果有擊破需要、臨時議題,有
需要資料搭配時將向健保署索取,健保署都有定期收集數據但未對外公佈。
年代:
一、桃園八歲打第二劑BNT後,昏迷搶救不治,請問該個案的可能死因為何?
二、台大醫院企業公會本日表示,呼吸治療師的津貼僅發放至一零九年六月,總共申請了
四十六萬元但卻收到二萬元,請問衛福部有掌握到該消息嗎?
莊發言人:
一、據瞭解應該是在七月四日上午才會解剖,死因要等法醫研究所的報告。
羅副組長:
二、經與醫事司瞭解,今年年初到六月部分,會加緊流程,最快下星期撥款;至於今年上
半年後半,將於七月底撥款,防疫津貼發放不會針對某一家醫院,是全體醫院予以發
放。
TVBS:
一、某專家預估「七月十一日的本土確診可能跌破萬例」,請問看法?
二、七月底是否有機會放寬邊境?
莊發言人:
一、跌破萬例都有可能,目前看來是相當緩慢,整個部分需要民眾配合,尤其是暑假期間
,人流回升,看來要近一步評估。若要低破萬例,星期一的確診數通常最低,但一天
後可能回去,是否真正算低於萬例,也不太曉得。
二、需要看國際疫情,因六月十五日放寬入境人數、啟動「三加四」等,還要從醫療量能
、旅館、防疫計程車等方面,持續滾動評估。
中視:
一、某確診者要幫家人通報「三加四」隔離,卻被告知每週一只住兩天不能通報,因為確
診者同住家人的定義是要住上五天,後來再告知可以通報時已經超過二十四小時、無
法新增同住家人,只能手動開立。請問該如何解決?
二、清冠一號移除公費對象部分,是否已經確定年齡層了?
莊發言人:
一、同住家人沒有詳細規定時間,這部分有點誤解,如果真的有類似狀況,要看衛生局可
否協助處理。
二、衛福部中醫藥司正在研議當中,目前還沒有對任何要調整的內容拍板定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