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單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直播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AJv2e1Ntsk
出席名單:
指揮中心 莊人祥 發言人
指揮中心 周志浩 疫情監測組組長
指揮中心 陳時中 指揮官
民航局 林國顯 局長
指揮中心 羅一鈞 醫療應變組副組長
一、本日新增案例數
本土病例:31,364 例 (正在逐漸降低)
境外移入:98 例
死亡個案:105 例
縣市分佈:
臺北市二千九百四十八例、新北市五千一百二十一例、桃園市三千一百四十一例、臺中市
四千零百八十一例、臺南市二千五百零七例、高雄市三千四百四十二例、基隆市四百五十
三例、新竹縣七百四十八例、新竹市五百七十六例、苗栗縣七百九十八例、彰化縣一千八
百二十三例、南投縣六百二十四例、雲林縣八百一十三例、嘉義縣六百五十例、嘉義市三
百三十七例、屏東縣一千二百二十四例、宜蘭縣七百例、花蓮縣五百九十一例、臺東縣三
百八十七例、澎湖縣二百零一例、金門縣一百八十一例、連江縣十八例
二、本土病例分析+新增中重症/死亡個案通報
https://i.imgur.com/AVmVFaY.jpg
https://i.imgur.com/jyVjyli.jpg
https://i.imgur.com/dFTQcs9.jpg
https://i.imgur.com/oysDWlR.jpg
本日新增二百四十三例中重症個案,其中一百五十二例中症、九十一例重症,輕症、無症
狀的比例是百分之九十九點六左右。
年輕死亡個案:
・三十多歲男性:
曾接種三劑疫苗,有酒精性的慢性疾病。七月二日出現冒冷汗、倦怠症狀,同日至醫
院就醫且再有腸胃道出血、血壓低的情形,並因新冠PCR檢驗陽性確診而住院,進
入加護病房插管、使用瑞德西韋,但仍因血壓、呼吸惡化,且心跳停止,經急救無效
而在醫院死亡,死因歸類為敗血性休克和胃潰瘍出血,而新冠並非最主要的死因。
兒童重症個案:
・七歲男童:曾接種一劑疫苗、無慢性病史,於六月五日確診,六月廿八日起發燒、腹
痛、嘔吐、全身紅疹及眼睛紅;七月一日到急診由醫師檢查,懷疑為孩童
多系統發炎症候群個案,七月二日開始住院後,因血壓偏低而轉加護病房
,使用免疫球蛋白、類固醇治療後病況已於七月六日改善,轉至一般兒科
病房繼續照顧、治療。
・一歲男童:具心血管疾病等先天性慢性病史,長期使用呼吸器。個案六月廿九日出現
發燒、咳嗽、流鼻水、嘔吐等症狀,使用家用快篩檢驗陽性,當日送到急
診安排收住加護病房,經檢查有肺炎合併呼吸窘迫,因此使用瑞德西韋等
藥物治療。好在該案於七月六日病況改善,已經轉出加護病房,目前在一
般病房繼續治療。
・九月大女童:本身沒有慢性疾病,六月十九日曾確診新冠,六月三十日起陸續出現發
燒、腹瀉及進食量降低的狀況,七月三日由家屬帶到急診,因為醫師懷
疑可能是急性腸胃炎合併脫水,且有孩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的情形,而
住院檢查及治療,而基於仍有高度懷疑的關係,而使用類固醇和免疫球
蛋白進行治療,目前病況穩定、沒有住加護病房。
目前總計兒童重症達九十一例,其中三十二例為 MIS-C、十七例肺炎,而死亡人數仍維持
二十二例。
三、入境總量人數上限調升
生效日期:即日起
原限制:二點五萬人次/週
新限制:四萬人次/週
七月十四日零時(航班表定抵臺時間)起,先行放寬國人及持有效居留證以及所有來臺轉
機者,搭機前「得免持二日內PCR檢驗陰性報告」,惟境外篩檢陽性者,自採檢日起七
日內應暫緩搭機。
從政策面來說,每週限制二點五萬人入境實施超過半個月,看到整體需求愈來愈高,暑假
期間國人返台、經濟活動都有明顯增加,考慮該段時間疫情高、中、低推估,低推估每日
超過十萬人,中推估十五萬人,高推估二十萬人,本波疫情整備都按照推估來準備,本日
看到新增三點一萬,較前一天少約百分之十,很明顯是在往下走,最高曾在五月十八日及
廿七日的九萬多、沒有超過十萬,疫情規模都在預期內。正因為是在預期內,整備分流、
藥物等都有相當的因應,另外擔憂的 BA.4、BA.5 確實染疫速度較快,但按證據來看,重
症率沒有升高。整體來說,加強國際交流、滿足國人出國期待,因此調升每週入境管制上
限。
以前從國外返台要求上機前要有PCR陰性報告,主要是為了避免有染疫者上機,造成醫
療負荷;現在因為出境人多,短期出境人多,出去一、兩週即回來,如果持續要求,國外
疫情過後的PCR檢驗處所較少、不方便,如果找不到或有點陽性就會滯留,產生問題更
大,所以免除在國外對於國人有效居留證或轉機只是過路客的,將不再管該事,不用再出
示兩日內陰性報告,但進來後仍要進行深喉唾液檢驗。
四、交通部:入境總量人數上限放寬配套措施
①在記者會結束後,將通知航空公司每週放寬到四萬人,預計原則是六月飛航情況、七月
預估班表,以及近三個星期的實行情況,來決定他們的配額,也會考慮新的航班進來,
讓國外旅客得以運用。
②在機場方面,有數個地方需要檢視:
・檢疫收審單區
・唾液採檢區
・防疫車隊和親友接送區
・防疫旅館的安排
防疫旅館經盤點確認,大約每週可以有四萬一千三百人的入境能量,是根據百分之五十
五住防疫旅館、百分之四十多一人一戶來估計。防疫計程車部分,也開放親友接送,昨
天看到親友接送有狀況,特別在松山、台中、高雄、桃園機場都要求開跑馬燈,請親友
注意,旅客上車前鞋底、行李、雙手要清消,以避免互相感染。另外也設置告示看板,
讓他們知道注意安全,盡量車窗打開。車輛部分,桃機每天有七千零九十五輛的能量,
目前還可因應。唾液採檢區部分,日前檢視到有延滯的狀況,桃機部分本星期已經配合
疾管署進行檢視。如果有需要,T1和T2分別可增加十座和八座採檢區,整體能量可
提升到每小時一千五百七十人,可因應三小時的尖峰能量。
五、疫苗施打統計
昨日接種劑量:71,421 劑
疫苗涵蓋率:
第一劑:91.35%
第二劑:84.65%
基礎加強劑:0.85%
追加劑:70.50%
問與答
中視:
一、BA.5 的傳播力較強,請問是否認為有需要進行第二圈的篩查或匡列?有一些專家認
為,BA.4、BA.5 可能早已進入社區,請問看法?
二、李秉穎醫師在電台節目上表示「社交距離政策沒有必要,因為教科書上沒有寫入」,
請問社交距離APP是否有存在的必要?
羅副組長:
一、BA.4、BA.5 的傳播力比先前的 Omicron 增加百分之二十左右,如此傳播力增加的幅
度的確需要特別注意,需保持好戴口罩、勤洗手等防疫措施,社區管制措施上沒有要
鬆綁。不過在篩檢方面,目前指揮中心針對入境確診者,經過定序確認,會針對他同
行、同住家人進行PCR檢驗,第一圈之外的部分,還是會看第一圈檢驗結果再判斷
是否需要到第二圈檢查,而按目前社區感染情形,以及確診者感染過的免疫防火牆保
護,並沒有考慮再升級篩檢措施。
二、李醫師只是開玩笑的語氣,並非真的認為社交距離沒有保持的必要性。
陳部長:
二、社交距離以前要自己通報,幾次討論不斷精進現在考慮自主回報時直接上傳,跟電腦
公司最後商確後,會讓APP愈來愈方便,各種措施大家各有見解,這是防疫的困難
,對於尺寸有不同的看法,希望能集思廣益以達成最小妨礙、最大效果。社交距離蠻
好用的,只要咳兩聲,可以看APP是否有接觸史,在有的時候先做快篩,自己是如
此運用,蠻有效、也蠻安心的。
TVBS:
防疫學會理事長認為「在疫情逐漸下降的情況下,應該要常規流感化的防疫」,更建議「
指揮中心解散」,請問是否有此等規劃?
陳部長:
應該是要隨著新冠肺炎「流感化」,但組織的運作,中央政府自有定見。
年代:
雖然十四日才放寬免持二日內PCR,但最近有民眾反映從德國返台前遇到班機機械故障
延後,請問是否需要重驗PCR?這是航空公司,還是民眾的責任?
陳部長:
不用。
中視:
一、請問次世代疫苗的訂購進度如何?
二、六月十五日宣佈「邊境鬆綁成『三加四』」時,曾提到可以申請家屬來台接機,當時
為何沒有公布接機的指引?
周署長:
一、與莫德納藥廠簽署的合約並未區分傳統疫苗或次世代疫苗,只要莫德納成功研發出次
世代疫苗並取得EUA許可,自然會盡快引進台灣使用。
陳部長:
一、在購買莫德納疫苗時,已有保留選擇權。
二、有時會有百密一疏,因為以前會覺得本來親友不能接機,上月開放可以接機後以為大
家會更自我注意防疫,但顯然親友接機後「非常嗨」,不符合防疫要求。開放接機是
為了提供方便,但仍有染疫風險,應該要把口罩戴好,上車時也該注意比照防疫計程
車隊的作法,才不會染疫的可能。
中視:
是否有要買猴痘疫苗的打算?天花戰備疫苗是否一定要在生化戰的時候,才能使用?
周署長:
猴痘疫苗目前於歐美等流行疫情國家需求較多,不過台灣也正持續與疫苗公司接洽當中。
至於國內儲備第一代天花疫苗,考量年代較久,且早期研發採用傳統方式製作,所產生的
副作用可能比較大,目前國內疫情還未需要動用到戰備疫苗。
ETtoday:
一、請問猴痘個案的近況、接觸者的追蹤狀況如何?
二、日前表示BNT幼兒疫苗正在送審EUA中,估計順利的話,開打時間只會比莫德納
晚一個月之內,請問是否可以說明進度,以提供家長作疫苗選擇的參考?
周署長:
一、到目前為止,一切都持續地在康復中;其餘九位接觸者都沒有其他異狀。
二、採購合約還在洽談當中,藥廠只送審了一部分提供給食藥署的資料,除了陸續滾動檢
討之外,指揮中心也催促對方趕快把資料補齊。至於合約部分,雙方還在洽談當中,
相信會用最快速度處理,盡量縮短供貨時間。
ETtoday:
二、「資料還沒完全送審查」是指EUA嗎?
周署長:
二、對,因為需要送很多資料,因此請廠商待全部都收集完了之後,再陸陸續續地送來。
工商時報:
剛剛提到邊境開放會滿足國人出國的需求,請問是否有可能進一步鬆綁?何時有可能變成
「零加七」?
陳部長:
開始實施以後要再觀察,主要是以體諒民眾需求為前提,再作最適當的安排,防疫是很謹
慎的,要一步一步的來。
東森:
匡列對象主要是入境旅客及同住家人,但由於感染 BA.5 的二個小朋友都是在防疫旅館才
被驗出,請問是否有可能對旅館人員或其他旅客進行採檢?
羅副組長:
目前並沒有要針對 BA.4、BA.5 進行擴大匡列或隔離,目前的居隔政策仍僅針對可能的接
觸者,在評估後才進行額外採檢,不會因為採檢而被匡列成要被隔離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