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類的文章大概都是炒冷飯了 不過 我相信對很多人來說還是需要的XD 尤其資展前
原本是想從頭到尾寫一篇 不過發現大多都重複了哈
其實版上已經非常多文章在說明如何選購 稍微爬文大概都能有個底
對於規格 預算的高度 進場的時機 就會有個概念
(說實話 有需求 價格可接受 就是好時機 等 何年何月?
現在也不一定要等資展 網購常常有非常驚人的價格 是在實體店面不可能問到的
因為平台有cover 還有信用卡分期0利率 部分信用卡還有回饋)
新手 或是第一次來這裡的板友 多爬文其實會省去很多功夫 問的功夫
因為對於固定需求 預算 其實對應的機器 就那幾台
頂多 對於相似規格 產品特性不了解 就發個選購
當然不同的時間有不同對應需求的機器 或者就這樣消失也是有的
這篇主要講比較常見的一些錯誤還有正確的認知
首先 買電腦 最重要的 不是預算 是需求
一般現實中來問我的 我都會先問 你的用途是甚麼
上大學不是用途 念某某系不是用途 頂多 只能算是一個方向
需求部分 個人認為 主要分為 效能 功能性 攜帶性
效能不多說
打lol 當個adobe大師 文書工作 觀賞高清無碼影片 都有它各自的效能需求
效能需求是以最高的那一項為基準 如果不常用到 至少也要以80%為標準不然很痛苦
建議列出具體的軟體 不用多 比較吃資源的就好 不確定就條列沒關係
功能性 可以理解成額外的特殊需求 舉凡螢幕 擴充性 光碟機 D-SUB 鍵盤回饋感等等
有些人就是一定要光碟機 又希望雙碟 那就沒太多選擇 必須預留空間比如m.2 msata
有些人比如機械製圖(cad) 通常會需要高解析(FHD以上甚至4K)的螢幕 求精細
最好還有繪圖卡 不過筆電端 都很貴 也很重 大部分是MXM的高階機種 也有焊死的如WS60
修圖 平面繪圖 設計 就會需要廣色域的螢幕 最好要校色才 不會造成輸出顏色過豔 色偏
(廣色域一般>72%NTSC即是 但也有色域廣體質差的面板如PE60=CX62=V5-591G)
D-SUB大部分是因為投影設備沒更新 其實HDMI好處多多 轉接也不麻煩就是
鍵盤回饋感同樣也限制了最小厚度
所以要輕薄又要鍵盤好打的 非常少 大概小黑還不錯
螢幕參數是可以量化的 google型號看一下http://panelook.com的參數大概就能比較
實際表現一樣看NBC等指標性的review最準 當然實際走一趟也可以 方便有方便的限制
鍵盤回饋感部分 自己按過才會知道 通常鍵程直接影響 但不一定鍵程短就不好按
諸如此類 太細就不討論了
簡單說 比完規格(效能) 其實差異大概就在功能性的部分
比如X550JX跟V5-591G 就差在螢幕跟光碟機 還有I/O的部分
螢幕 現在都是edp 不會太難換 沒把握就花錢
攜帶性部分 這個應該是最多人有美好的幻想的
常常會看到有人想要有很好的效能 (950M以上) 又要輕薄好攜帶
基本上要有一個認知
輕薄 就是提供你一個高度的攜帶性 處理文書工作 其他 沒了
為什麼? 除了輕薄要加(很多)錢之外 無論在散熱 壽命 攜帶性 輕薄都跟效能背道而馳
通常輕薄的機器最先限制的是厚度 再來才是重量 尺寸一樣影響攜帶
如同昨天發的 散熱機構更新文(#1NGc8wEm)所說 截面積 直接影響同管散熱的最大參數
銅管打薄的工藝也會讓(給代工廠的)預算增加 就會變貴 為什麼輕薄要加錢就是這樣
鰭片厚度通常也會跟著打折 風扇也跟著做薄 如果溫度還是壓不下來
只能降頻 效能不能正常發揮 機器長期在高溫下 壽命也會減少
目前各種review都可以看到 不是我要說的 只有GS系列比較OK而已 其他都會降頻
而且輕薄的代價是風扇壽命通常也會變短 卡塵的效應更明顯 機身強度也要妥協
然後通常也輕薄不到哪裡去 15吋還是有2公斤 加上變壓器 沒有多好帶
GS40 也是逼近兩公斤 早一點CJS ZX530搭860M 也逼近兩公斤XD 不過這台不輕薄 只有小
再來 你在外面(所謂常攜帶才能體現輕薄的價值XD)根本不可能打遊戲
為什麼 因為電池會懷孕 會膨脹 會死亡 嚴重一點直接燒給你看 爆炸也有可能
一般鋰電池充放電電流太大都會減少壽命(看看市面上的快充 顆顆)
你用電池來做為高效能使用的時候 都是在殘害電池壽命 放電電流太大
加上輕薄筆電的電池 通常是片狀 更容易膨脹(可以看看GS60 技嘉P系列 都是)
實際上 MSI已經更新韌體 限制電池模式下電流的放電電流來預防膨脹
膨脹就是有氫氣 然後電池內部能量很高 有氧氣 就燒起來 劇烈一點就是爆炸
(可參考 http://ringhk.com/news2.php?id=8479 S5用鐵鎚砸)
加上960M以上大概都有120W以上的變壓器 很大顆 也不會喜歡帶來帶去就為了打遊戲吧
還要犧牲鍵程 打遊戲也不是說很適合
而且筆電除非展示用途 或是要討論 不然一般使用也是定點
所謂移動也只是把機器從A帶到B使用
話說
其實UX303願意做厚一點 大概就完美了 真的太薄 各種降頻跟隱憂
不然他整體規格與重量提供一個效能與輕薄的平衡
最後 預算不多說 3C基本上可以說很大一塊是$$疊出來的 SSD 螢幕 機殼 輕薄
一分錢一分貨 多少錢買多少東西 你可以吃土 但是要讓馬兒吃草
需求確定 明擺在那邊 麻煩 掏錢 不然不要買 不是說沒有機器
推一台預算內規格最好的CP機就好了 但是大部分都是半殘 何苦
關於工藝部分
可能大部分的人都聽過 "蘋果的工藝很好" 其實並不是 是蘋果給代工廠的預算高
除了早期雙A自己有做 或是藍天(現在也退出 改做代工) 現在大概很難看到品牌廠自己做
所以基本上就是取決於代工廠的技術跟給代工廠的預算 給的預算越多 要求就能越多
一般公差就會越小 出來的產品也會越精緻
所以不要抱怨CP機的組裝問題多啦XD 沒辦法
選購的時候 個人還是建議 如果效能需求就擺在那邊 或是一定要光碟機等 請放棄輕薄
反之 如果是高度的攜帶需求 請放棄效能 跟效能妥協 跟延遲當好朋友
需求越明確越好 但是同時需求太多太細也限縮選擇 或是被迫拉高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