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把發文原因寫在前面,因為當場太過震撼
此篇文章只有雜亂且冗長的心得。
但真的好想要列出完整歌單還有四個章節的引言,完整了解整個演唱會的構想喔QQ
有沒有同場觀眾可以回文或推文,一起把這些完整留下紀錄的,這場演唱會絕對值得這樣被對待~
/
記得以前都會在歌手或樂團的PTT專版看大家現場的轉播或後來的歌單心得整理。
看著大家的討論,找一些現場側錄的影片。總覺得自己也稍微能想像到了那一個時空裡。
所以看表演前本來滿心期待能寫出完整歌單以及Taiking及細節作為紀錄,
但結果表演一開始我只能一直發出「哇!」、「可以這樣喔!」的驚嘆跟投入被Vast&Hazy帶著走的情緒中。
所以這篇沒有完整歌單、可能也會有小錯誤。
只有一個粉絲極為主觀的想法跟紀錄。
/
文明博物館是這次演唱會的主題概念,構想來自於挪威的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
這個種子庫保存了全世界的農作物種子。目的是要防止全球性危機後的植物滅絕。
但如果是人類滅絕呢?人類被收藏在博物館的應該是各式各樣的情感及「人曾經存在的紀錄」吧!
10樣展品進場後在雙層大舞台後的螢幕旋轉展出。
而我們即將在這個舞台,由Vast&Hazy及樂手的導覽下,走過一個個展區。看著人類留下的好與壞,看著這群導覽員對於人的解讀,也在表演中看到同為人類的我們自己。
/
這次舞台很特別的採用上下舞台的設計,
我最喜歡的是它在<求救訊號>的表現。
前首歌結束,燈暗。
只有易祺走下一樓舞台。咖咖依然在二樓台上。
兩人都站在舞台的中央,但一人在一樓一人在二樓。
易祺彈著吉他,咖咖唱著。
燈光打下,兩個人從觀眾視角看來那麼的近,但卻是這個上下舞台裡遙遠的距離。
我們又何嘗不是?
看起來與他人那麼近,渴望,發出求救訊號,卻也無法得到需要的擁抱。
/
接下來Vast&Hazy就不停地唱,真的是不停地唱。
大概唱了快一個小時到表演中段才說出第一句話:
「大家好我們是VH:Vast&Hazy」
此時台下甚至還有些小騷動。
不知道是不是跟我一樣:本來擔心這場表演該不會要一路唱到底,就這樣一句話都不說吧?!
其實我是很喜歡在演唱會或專場聽到Talking的人。
除了能聽到歌手的介紹理念外,演唱會的氛圍總是可以聽到一些歌手有感而發,更貼近他們的話。
只是前半段的表演跟能量,其實完全讓我忘記期盼Talking這件事。
第一個讓我覺得出戲的可能是,咖咖真的太會唱!!!
Zepp前的ibasho新歌小巡迴就被咖咖過了一年多再進化的歌唱技巧嚇到。
以前的咖咖是以爆發力及穿透力的高音讓我印象深刻。對我來說是直接把飽滿的情緒推到我面前。
但在Zepp超廣闊的音場下,更感受咖咖技巧全面進化。用甚至比專輯裡還更棒的轉音、真假音轉換,以及更投入的口氣。像是帶著我走進這些不同的情緒裡。
另外一大爽事是易祺的編曲,
好像把每一首歌擴張到極限,總是在間奏時聽到觀眾小小的驚呼聲,是覺得「原來這首歌還可以這樣」吧
我不懂樂理,除了超好聽之外難以形容編曲的厲害之處。
但我想起咖咖演唱會前幾天的限時動態:最近最開心的事,就是聽到演唱會曲目新的編曲。
我也是,即使已經過了一個多禮拜,腦中忽然響起演唱會版本的編曲,還是都讓感到無比愉悅。
/
讓Vast&Hazy說第一句話其實是因為特別嘉賓持修的登場,
咖咖也解釋找持修當嘉賓的原因:
第一是前些日子低潮的時候聽了持修的新專輯「!!!!」聽到大哭。
加上她覺得持修很像AI人工智慧裡的大衛,有著純真無害的外表,歌曲表達的內心卻渴望了解人類不同的愛。與這次文明博物館的主題很契合。
這次也合作了新歌「你從來不曾屬於我」
創作過程裡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咖咖說這首歌本來約好跟持修要一起想出一些段落。
但因為自己很少這樣的創作模式,害怕沒有產出。她就先偷寫了一段內容,結果發現持修也自己先寫了一段。
兩人一對發現寫的主題是很相似的,就在這樣的默契下完成了歌曲的創作。
這首歌給我的感覺是一個無條件付出的人,用把自尊無限縮小的方式,希望換取情感對象的關注與承諾。而且即使知道徒勞卻依舊如此的歌曲。
咖咖跟持修的合音貼的非常非常近,聲線上靠近、交錯,像是自己與自己的對話掙扎,最後卻還是卑微地貶低自己付出情感。
/
想再談談<與浪之間>,
在唸完感謝名單後(謝謝所有感謝名單上的人,你們都成就了這場美好的回憶)
說了這是最後的兩首歌,兩人走到二樓台上。
易祺說這首歌帶我們走到這邊,你們一定會唱。
大鼓打下,的確是我們最熟悉的<與浪之間>,
好像回到5年前添翼校園演唱會與Vast&Hazy相遇的時刻,那一見鍾情的魔幻時刻。
兩次Vast&Hazy大型專場的燈光都讓人目眩神迷,
【 I'm Not OK — but will be OK one day 】的求救訊號
【文明】的與浪之間
都利用光線的流動,用心的安排讓人置身於Vast&Hazy製造的時刻裡。
(以上兩圖取自添翼粉專)
或許許多人與我一樣因為<與浪之間>而認識Vast&Hazy,因此這首歌一直是固定的壓軸與大合唱曲目。
但這次被放在倒數第二首時,也讓我好奇那壓軸的歌會是?
/
謎底揭曉,是<夜行樂園>,
這一版夜行樂園的編曲,有點介於專輯版與街聲的night running version版(這版本很棒,推薦大家去聽)
雖然是在尋找樂園,但卻比專輯版,少了懷疑多了堅定。
大螢幕的VJ,是夜行樂園展品的船,在大海上航行,經歷了大風大雨在曲末迎向風和日麗的平靜。
在專輯裡夜行樂園是倒數第二首歌,其實算是專輯的小結尾,但背後藏了一首超怪的<全員病態就沒人算怪胎>,
我很喜歡這樣的編排,因為讓整首專輯昇華:雖然美好的不是結局,但多了反思。
我們到底是應該以看著他人怪胎的角度了解人類,還是了解自己也是其中一員。
最後一首歌結束,帶著這樣想法的種子,循環撥放,又可以另一個角度地去看待整張專輯。
演唱會版本是堅定地尋找樂園,好像開著船的人知道結局終會天晴,也迎來了他的陽光灑下。
我不是一個喜歡快樂大結局的人,我自以為地覺得Vast&Hazy也不那麼樂觀的做出結論。
才在專輯裡這首歌之後放了<全員病態就沒人算怪胎>。
但此時此刻,看著風和日麗的海面,任誰都會接受這個結局。
因為這場演唱會給了我們彼此足夠充足的能量
因為像咖咖說的「今天不管唱什麼歌,我都不會哭,因為我愛的人都在這裡了」
所以我們相信,終究會好過來的結局,不是勵志書籍上的文字,而是經過這場演唱會後我們共同成就的。
而給了我們這場表演,
是那個在製作專輯時可能還在低潮黑暗瓶頸,所以當下沒有把夜行樂園放在專輯最後一首歌。
卻在此時對自己及台下我們有自信,而選擇相信美好結局的Vast&Hazy,謝謝你們。
/
安可曲兩人走回台上。
又走下舞台場地側邊的小舞台。稍微討論一下決定唱<食人夢>。
對當時的我真的是一個想要瘋狂大叫的決定。
<食人夢>是當時剛出社會的我,
在被<與浪之間>震撼到之後,仔細把專輯找出來聽才發現的最愛的歌:
是知道,
原來有人跟我一樣對這社會有著控訴與無奈,也堅持地很辛苦,想用自己本來的樣子過下去。
此時的食人夢只有易祺的吉他伴奏,全場卻自動的跟著大合唱了起來。
沒有了樂團的配樂,才發現原來全場的合唱聲量如此的大。
然後我意識到,現在合唱著的所有人,都是那個在這個社會受過傷,在Vast&Hazy的歌裡找到負面的自己的人。
卻也是一起把這首充滿攻擊性的歌唱成當天最溫暖,最富有能量的歌的人。
(圖取自添翼粉專)
Vast&Hazy在出了這張文明專輯之後,
其實不時會聽到或看到,有人說還是更喜歡以前的風格之類。
我自己也難以確定,該如何定位對這兩張專輯的看法。
但人總是會變的吧
這些可以溫柔唱著對於社會控訴的我們,不也改變了嗎?
是好是壞?
但只要能看著自己喜歡的樂團成長,
然後因為他們而一起成長,就是很幸福的事吧!
也因此,即使散場要走出這個名為文明博物館的樂園。
也絕對相信有著Vast&Hazy的我們,終會找到屬於自己的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