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淘寶開始,到Wary Parker,中天眼鏡,OWNDAYS,然後到把眼鏡變成像Uniqlo在賣衣服的JINS,我最欣賞的就是Wary Parker的理念;
https://goo.gl/lAkzvS
我特別欣賞你每跟Wary Parker買一框,Wary Parker就幫你捐一支鏡框給買不起眼鏡的人。
我自己是會買過TVR,Mykita,Mikli,Effector,Yellows Plus這些品牌鏡框的人(Chrome Heart我承認自己買不起),為什麼我還要推廣平價眼鏡? 因為很多人也許因為經濟因素或是個人價值觀因素,並不太願意花錢配新眼鏡; 例如我同事鏡片不只嚴重脫膜了,即使這樣,鏡框壓斷了,他也只願意買一支便宜鏡框在把那脫膜的鏡片裝回去。更別說很多偏鄉孩童,配戴的眼鏡度數完全都不足了,也是一直戴著捨不得換,因為他們的父母覺得眼鏡很貴,尤其普遍都會認為,度數越深的人配眼鏡就越貴。
我認識一個學長,小時候因為斜視開刀,斜視問題是矯正了,但是副作用就是變成有很嚴重的散光,從此總是一支眼鏡戴到沒辦法戴才捨得去配新眼鏡,他們的苦衷就是散光度數很重的鏡片非常貴。
以上這些例子並不少見,我的文章主要就是針對這些族群。現在這些日本平價眼鏡像是OWNDAYS跟JINS進台灣設點,我也就是想告訴這些人,不用在煩惱鏡片很貴的問題了,不管你們度數多深,價格就只有1980元,2480元,2980元配到好的價格,絕對不會因為你們的散光很重,度數很深,眼鏡就變很貴,可以把臉上那支傷痕累累的眼鏡換掉吧,就像Alain Mikli說的,Too see is as well to be seen. 換支新眼鏡,整個人也會煥然一新。
其實喜歡眼鏡這個興趣我的家人,朋友,跟同事也是多以嘲笑的態度在看待,但是有偏執性格的我就是喜歡堅持一些想法,不敢說什麼對跟錯,但是就是盡量不要去傷害別人。
我跟眼鏡行的朋友聊JINS這種平價眼鏡的商業模式,他們也承認這種以量制價的一條龍玩法,會搞死很多眼鏡同業; 我都告訴他們,JINS都在日本玩那麼久了,品質還比台灣更好,日本其它眼鏡行也沒怎樣,更何況日本除了O跟J之外,還有Zoff,OMG Glasses這些平價眼鏡。只要能經營出自己小店的特色,根本不用擔心客人被搶走。
只是他們有些人就是會擔心會像郭董的集團崛起那樣,中小企業都死光光...我只能說那鏡框代理商跟鏡片商要負比較大責任,因為他們無視平價眼鏡對市場造成的影響,價格還越訂越高。
最近看了李奧納多的Before the Flood很有感觸,其實消費者是沒辦法決定市場的,市場其實是業者在主導的,只不過業者會看到消費者的需求,做有利可圖的生意而已。我舉個有趣的例子,你們知道為什麼紐約大眾運輸這麼方便,而加州確很少大眾運輸,大家都開車? 因為早年汽車業者買通政府,要政府只建造公路就好,不要蓋地鐵,這樣大家都必須要買車,所以加州公路四通八達,但就是缺地鐵。為什麼在美國沒買保險的話,你看一次病就可能破產? 因為保險業者買通國會議員,使他們通過對保險業者有利的法案。生技業者也是讓藥價變得高不可攀。
http://tedxtaipei.com/articles/speak-out-loud/
在業者講話大聲的同時,如果消費者選擇沉默,那決定市場就會是業者,不是消費者。往往消費者就會變成只能期待有良心的業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