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短文應朋友的微信公眾號而寫,原文地址 http://tinyurl.com/q6dmeqm)
每當有人問我搞藝術哲學的原因,我總會想起十三歲那年,第一次破了《仙
劍奇俠傳》(後來又破了不下三十次!),忍不住在電腦前大喊:「這是藝
術!」我想要知道為什麼電子遊戲可以被稱作藝術,為什麼電子遊戲令我感
動,儘管我現在搞的是音樂哲學。
很長一段時間內,我是《仙劍》收藏家。《仙劍》系列共經歷了六款本傳、
一款外傳(三代)和一款前傳(五代)。直至《仙五》,我通過網拍收藏了
系列作全部版本(注),手上的作品超過二十套。我對身為腦殘粉這件事感
到十分自豪。2015年7月8日,《仙一》問世後二十年,眾多仙劍迷在凌晨進
入仙六的世界,然而,我並不是其中一員。我只是隨手點開幾個直播頻道,
看實況主和觀眾挖苦這款遊戲。
曾被譽為國產遊戲「雙劍」之一的《仙劍》居然和《軒轅劍》一樣被玩家唾
棄,很多人諷刺《仙六》終於「超越」了《軒六》,甚至中國大陸和臺灣的
玩家雙雙戲謔地否認這是國產遊戲(「看看你們中國的作品」、「看看你們
臺灣的作品」)。我並不驚訝,對我來說,這一轉折發生於2011年夏天。在
《仙四》為我重拾在《仙三》中失去的熱情後,預購《仙五》並在兩天內全
破的我忍不住在電腦前大喊:「這是糞作!」
我從來沒有過如此強烈的被背叛的感覺。雖然《仙四》之前數代劇本都不出
色、遊戲性普通,我只是覺得製作團隊還沒充分發揮他們的才能。但我發現
我錯得離譜,製作團隊若不是對自己太有信心,就是不把玩家當一回事。儘
管製作團隊很快承認錯誤,通過《仙五外》補了本傳劇情的坑,玩家對它的
評價也不錯(差不多只在《仙一》和《仙四》之下),但我已不再信任《仙
劍》系列。到北京求學前,我將藏品全數售出,只留下《仙三》月餅(限量
五十套;但現在肯定剩下不到五十套,因為我朋友的爸爸把他的那套誤當垃
圾丟了),因為它真的很漂亮。(http://i.imgur.com/y591YRp.jpg)
數年前,還經常有人為《仙劍》叫屈,說製作團隊已經很努力了。在道德上,
我們似乎不該嚴厲批評那些努力但達不到預期成果的人,但這一主張其實是
偷換論題(red herring),將我們的注意力從作品轉移到作者上。儘管如此,
我們可以理解支持者的動機,他們真的喜愛《仙劍》。粉絲心理學有這樣一
個說法:我們不是為喜愛的東西找理由,而是在找理由的過程中愛上它。今
天,玩家也不再為它找理由了。《仙六》因為操作體驗太差以及對3D技術無
謂的堅持,令我們無法把焦點放在劇情上;再好的劇本也不足以撐起遊戲性
糟糕的作品,這是電子遊戲的宿命。
愛不能戰勝一切,但信任可以。危險的是我們已不再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