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psyche (時間ä¸å˜åœ¨)
2018-04-12 02:02:52│10.內射作用 │把外界的價值觀與標準併入自我的結構,即吸收│
│ introjection │別人的價值觀與標準,使它們不再是外在的威脅│
│ │,如:戰俘接受敵人的價值觀,或受虐子女接受│
│ │父母的處理方式,但長大後亦虐待其子女。 │
http://heart.ncue.edu.tw/mind/Defense.shtml
一般常見的自我防衛機制
自我防衛機制:是指自我用來保護自己的一些心理策略,以避開正常生活過程中
所會面臨的焦慮和衝突,亦即個體為求減少因超我與本我衝突而生的焦慮,
形成一些改變本質的行為,這些行為非出自個體的意識,而是出於潛意識的
境界,其歷程是在潛意識中進行的,而目的是要否定或扭曲現實,因此自我
防衛機制是可以減緩壓力所造成的情緒衝突,提供一個緩衝時間,讓個體得
以處理生活的創傷,有助於面對無法解決的損失或傷害,所以如果不是為了
把逃避現實當作一種生活方式,則自我防衛機制並非病態,反而具有調適的
功能,由此可見其積極的作用是為保持或提高個人的自尊、價值感、能力感
,而消極作用為是為逃避或減低焦慮及失敗感,但是最重要的是,自我防衛
機制不能改變危險的客觀環境,只是改變個人對環境的看法而已,所以多少
都含有自欺的成份,若使用不當會為自己招來很多煩惱,不但無法真正的面
對問題,也導致不良的人際關係,且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假如不斷的發展各
種防衛機制,來應付生活上所碰到的威脅、挫折、衝突,這些應付行為即會
漸漸成為個人的人格特質,所以佛洛依德認為若過度使用防衛機制者會造成
神經症,原因是花了太多心理能量去扭曲、偽裝,而很少努力去經營有意義
的生活目標及良好的人際關係,使得個人的人格產生失調,由此可知,除了
善用自我防衛機制外,還必須真實的面對自己,用心的覺察自我與環境,以
創造積極的人生。
※ 引述《qmqmqm ()》之銘言:
: 我很想瞭解這層心理作用, 這在很多家庭並不少見, 也無關年紀
: 我主管已經是個很優秀努力的人, 外商管顧, 取法國妻子, 在歐洲還有台北生活
: 聽來簡直人生勝利組, 但他從不講他家人
: 今年主管父親走了, 主管很崩潰, 不是難過, 而是只有恨
: 他父親到死前還是不認同他的努力與成就
: 從小就是各種打壓 (不管各種學經歷上的成就, 永遠無視)
: 然而在走之前, 也沒有和解, 也不是難過到哭
: 而是他爸用盡最後的力氣, 罵他到哭, 整個感覺只有恨
: 主管(4x歲) 其實努力這一輩子, 只想獲得家人認同而已
: 然而他終究得不到認同, 他法國老婆安慰不要再跟家人往來
: 免得孩子成長將來受影響
: 但不要以為他們是什麼菁英家庭, 主管父母皆極其平凡
: 講台語, 住老房, 也不是什麼公教醫師, 就很一般的當年中產階級
: 但就是那種傳統習慣, 對子女用損的用罵的
: 從小到大都沒有改掉, 且無意識, 但自己脾氣又很差生病的家人
: 就這樣搞掉了自己的一生, 留下只有恨
: 請問為什麼很多父母還是這樣? 到底是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