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icheng (阿正)
2014-04-06 13:18:40臺灣喜歡攝影的人,
很多。
當中不乏出色的作品。
不過十幾年來,
讓我眼睛為之一亮,
留下深刻印象的,
好像只有三位。
一位,
是十多年前偶遇,
很有才華,
可惜英年早逝的 Jocelyn 小姐。
一位,
是去年在迪化街隨性走逛,
無意間發現,
正在展出近作,
自稱「潑猴」的林道明先生。
之後,
就是近期在 flickr 網站,
不知道從哪邊發現的陳尚平先生。
攝影,
可以有很多種角度。
對我來說,
攝影,
如果是藝術,
那麼,
它應該是一種看的藝術。
網路上,
可以看到許多美麗的照片。
但是,
那些動人的影像,
卻有著太過類似的觀點。
美則美矣,
千篇一律。
陳尚平先生的作品,
呈現出來的概念是,
換個視角,
處處皆美景。
那種美,
那種特別,
純粹由拍攝者,
觀看事物的角度,
所創造出來。
這才是拍攝者,
或是創作者,
價值之所在。
賞心悅目的景物,
任誰拍來都好看。
有價值的,
是景,
是物,
不是拍攝者。
平凡無奇,
甚至雜亂紛沓的景象,
發掘令人驚豔的一面,
那才是拍攝者的創造,
攝影才可被稱為藝術。
後來聽說,
陳尚平先生,
在大稻埕附近,
開了一個小型攝影展。
其實他的作品,
在 flickr.com,
有更完整的呈現。
攝影展現場,
只有少數幾張。
我是抱著看偶像的心態,
於開幕當天,
專程跑一趟,
看看他長什麼模樣,
聽聽他講些什麼話。
現場人很多,
卻很安靜。
想來跟我類似,
不是來湊熱鬧,
而是來聽講的。
陳先生簡單講述他的攝影歷程。
沒有太多主張,
就是分享對攝影的熱愛,
以及從中享受到的樂趣。
對於部份佳作,
他歸諸於運氣。
這與其說是謙虛,
不如說是誠實。
真的是這樣。
拍照當時,
其實,
連拍攝者自己,
也未必真的清楚,
按下快門當下,
自己拍到了什麼。
讓我想起很久以前,
一位攝影前輩說過,
拍攝者的功力,
表現的地方,
與其說是按下快門的瞬間,
不如說是事後挑選的相片。
拍照,
或許有運氣可言,
該挑哪些相片,
該怎麼呈現,
就不是運氣可以道盡的了。
陳尚平先生,
很誠實的面對自己,
很誠實的看待自己的作品。
這種態度,
可能是當天,
我感受到的,
最大的收穫。
有空,
可以去逛逛。
沒空,
去陳尚平網站走走,
更好。
「街巷甜美」
陳尚平的臺北略影
2014年 4月5日至5月4日
(11:00-20:00 週一公休)
臺北市大同區保安街84號
Shang the Gardener's Photostream
https://www.flickr.com/photos/shang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