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詩人李道:詩歌必將是理想國際主義的
2016年10月22日
來源:鳳凰文化
10月21日上午,2016鳳凰‧鼓浪嶼詩歌節第二天,主題為“個人化寫作與外來文化影響”
的詩歌國際論壇在鼓浪嶼舉辦。(下略)
Imaginationalism
Anextract from a longer statement
Richard Berengarten(Li Dao)
以下為李道的發言實錄:
1.在英語表達的現代主義詩學裡,國家主義者和國際主義者的傾向一直處於緊張的矛盾狀
態中,交織著聯合與鬥爭:例如惠特曼、龐德、威廉‧卡洛斯‧威廉斯、葉芝、艾略特、
麥克迪米德。但時至當下,從達達運動發端於瑞士的蘇黎世迄今整整一百年裡,現代主義
早已是死亡。至於後現代主義(無論那個術語可能曾經意味著什麼),它已經胎死腹中。
那兩個術語——或者口號——怎麼說都相當愚蠢。而今我們站立在一個新詩學時代的黎明
中,不過這個時代我們還沒有名稱。或許這樣更好,因為我們已經變得厭倦並且懷疑口號
。在近幾個時期,藝術家和詩人沒有創造多少這些東西,它們更多的是由學者型專家、新
聞從業者和社會學家們發明,而這些人總是遲到,太遲進入這個領域,無論他們認為他們
是多麼迅捷。
2.在這後五十年裡,我自己的文學實踐已經確定在國際主義上。我曾經生活在希臘、義大
利、美國和前南斯拉夫。我的許多著作就受啟發於那些國家的文學、文化、曆史、地理、
以及地理心理。最近,我的最新作品《易》(CHANGJING,曾譯作《改變》和《變遷》)
(2016年9月才剛剛出版)正是向中國文化、向中國詩學和哲學傳統的致敬之作。這部作
品植根于典籍《易經》(英文譯作《易經》或者《易經,變化之書》)。《易經》架構起
並且規範了我的作品,您可以把它當做一本包括450首短詩的詩歌集來讀,也可以把它看
作是一首包含了450個部分的長詩。《易》既是依據也是源於這部中國古代的偉大作品,
儘管我是說英語的人、對漢語只知道那麼一點點。這是如何可能?因為,經過被其它語言
的眾多翻譯和評注之後,《易經》已經成為屬於全人類的著作,而不僅僅是為中國人所擁
有的珍藏。如果語言正統論者主張,“你如若不說漢語,你甚至都不能讀,更不要說理解
《易經》”,我的質樸回答就會是:“我能讀能理解聖經,即便是我不懂古希伯來語、阿
拉米語或者希臘語。國王詹姆斯的《欽定本[聖經]》(1611)本身就是經典。”顯而易見
,不能低估在詩歌世界裡翻譯的至關重要。
3.今天,主要得益於資訊技術,世界上所有的文化、文學和詩學傳統,作為我們正當而有
意義的遺產之一部分,對我們所有人而言都是開放的、可以獲取並且可以利用的。所以當
今寫作的一位中國詩人可能會受到比如《吉爾伽美什史詩》、約翰‧濟慈、亞瑟‧蘭波、
瑪麗娜‧茨維塔耶娃、保羅‧策蘭、湯瑪斯‧特朗斯特羅姆或者加里‧施耐德的影響——
而依然保持並信守他或她完全的中國身份——就像我,一個英國詩人一樣,能夠受到《易
經》、《道德經》、荷馬、李白、杜甫、奧克塔維奧‧帕斯、喬治‧塞菲裡斯、伊曼努爾
‧列維納斯和伊萬‧拉裡奇的影響。因而,我們這個當代的形勢不僅是微妙而有趣的複雜
,也是充滿活力、令人興奮而又洋溢潛能的。
4.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所有人都既是本土的又是域外的。在世界上絕大多數主要城市裡
都可以找到說漢語的人。說希臘語、阿爾巴尼亞語、斯瓦西裡語、孟加拉語以及數百種其
他語言的人群,無論大小也都是如此。如今在倫敦的學校裡,人們說著超過三百種的語言
。因此每一種文化至少潛在地都有它的離散,每一種語言都是國際性的。如果真是那樣,
那麼(它的)詩歌也是如此。這樣,詩歌中什麼是本土的、什麼是外來的(異質、他者、
外國、奇異、等等)這個問題的確需要重新詮釋。一棵蘋果樹在四川的果園與在諾曼第或
者伊利諾或者布宜諾賽勒斯一樣可以長得好,它的果實也一樣獨具個性、一樣甜美。世界
的歷史充滿文化的再傳播和語言的遷移,就像是植物的移植。
5.基於所有這些理由,對於一個要對語言和文學影響開放而不是囿於他或她自己祖先傳統
的詩人來說,從來不需要暗示個性和文化身份的丟失,相反,那是一種豐富和深化。所有
的文學都是一個文學之一部分。所有的詩歌都是一個詩歌之一部分。所有的人類文化都屬
於共同和一致。我們全都是不斷加深和拓寬的奔騰洪流之一部分,這個奔騰洪流英國浪漫
主義詩人威廉‧華茲華斯稱之為“人類音樂”。
6.所以,無論會是什麼標籤,當今詩歌的時代以及即將到來詩歌的時代不可分割也無可避
免地會是跨文化、多文化和國際的。我把這稱為理想國際主義的。
http://culture.ifeng.com/a/20161022/50141082_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