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詩] 甲辰人日病中吟六言六首以自嘲 ◎范成大

作者: Qorqios (詩人Q)   2024-02-13 23:20:57
甲辰人日病中吟六言六首以自嘲 ◎〔南宋〕范成大(1126-1193)
<第六首>
壯歲喜新節物,
老來惜舊年華。
病後都盧不問,
家人時換瓶花。
註:「都盧」詞語解釋:統統。
附:
【佛經詞彙的趣味】 無量佛法都盧計校(一)
竺家寧 |2004.12.31
「都盧」是一個怎樣的詞?看起來不像中文,它是外來詞嗎?在佛經中這個詞十分常見。
我們來追索一下它的意義。
漢代就已經用到「都盧」一詞,但是意義與佛經不同。漢代是一個專有名詞。
例如:
1.《文選‧西京賦》(東漢張衡作):「善曰:非都盧之輕趫,孰
能超而究升?善曰:《漢書》曰:自合浦南有都盧國。《太康地志》曰:都盧國,其人善
緣高。」由此可知,「都盧」是國名,其人體輕善緣高。
2. 漢劉熙《釋名‧釋宮室第十七》:「盧在柱端,都盧負屋之重也」
由此可知,「都盧」是房屋結構的一部份,可以承受重量。
唐代慧琳的《一切經音義》提到這個詞語,卻解讀為屋子結構的專名:「櫨鎟:
力都反,《說文》:柱上枅曰櫨,謂柱端方木也。櫨斗,《釋名》櫨言都盧,負屋也。經
文從金作鑪,非體也。」
佛經的用法又如何呢?丁福保《佛學大辭典》沒有收錄這個詞。
《佛光辭典》都盧:全部之意。「都盧」一詞在佛經中見於後漢支婁迦讖譯《道行般若經
》,《道行般若經‧卷十囑累品》:「我般泥洹後,都盧三千大千國界,其中人民,汝悉
教入經法中,悉令成就得阿羅漢道。」可知這個詞產生的時代很早。用在一般的文學作品
,則至唐代才出現。《漢語大辭典》都盧:統統。唐代〈遊仙窟〉用到這個詞語:「一箭
射兩垛,覓兩都盧失」;白居易〈贈鄰里往還詩〉:「骨肉都盧無十口。」這些例子都是
「統統」的意思。
在《道行般若經》裡頭的「都盧」,往往以三音節的「都盧皆」和「悉都盧」構句,
例如:復次拘翼,閻浮利人都盧皆使行佛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八冊No.224
《道行般若經十卷》)置閻浮利三千大國土乃至恒邊沙佛國中人,都盧皆令行阿惟越
致菩薩阿耨多羅三耶三菩。(同上)云何拘翼,閻浮利人民,是都盧皆持十戒悉具足,其
功德寧多不。(同上)顯然,東漢的《道行般若經》「都盧」應當解釋作「統統、全部」
的意思。所以能和也作「統統、全部」解釋的「皆」字相搭配,構成同義並列詞。
這個三
音節詞並非佛經文體的需要而產生,由上面各句可以看出東漢的《道行般若經》還沒有四
字格的節奏形式,因此,與某些三音節詞是為了湊成四字,而臨時出現「三音節加上一個
單音節」的造句情況不同。上面各句中的「都盧皆」,如果換成「都盧」,節奏上仍然可
通。因此,我們認為三音節的「都盧皆」不是一個臨時的構詞,而是固定的社會常用詞。
也就是說,
當時詞彙逐漸從單音節發展到複音節,並非都向雙音發展,雙音化反而是後來
詞彙形式選擇淘汰的結果,慢慢才固定為雙音節,成為漢語構詞的主流。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