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吉米哥專訪 | 戴佩妮《被動的觀眾》

作者: shihshih0202 (哈)   2022-08-05 18:39:38
吉米哥的兩篇Penny專訪都好好看
聲音專訪在YouTube:https://youtu.be/AuQftUw2btQ
文字專訪在SOL聲活圈,可以聽到很多Penny創作背後的故事。
專訪 | 戴佩妮《被動的觀眾》:「想知道我過得如何,去聽我的專輯就對了!」
https://zh.soundoflife.com/blogs/people/interview-penny-tai-the-passive-audience
戴佩妮蟄伏六年終於推出新作《被動的觀眾》,但其實Penny這六年間並無特別醞釀什麼
,一如既往地透過寫歌紀錄日常,她說:「畢竟現在唱歌也不是為了推銷自己或討好別人
,就相對更順其自然了。」Penny雖不刻意強求,倒也沒真正閒過,六年間除了發表佛跳
牆《BJ肆》,也製作了劉思涵、郭修彧的專輯。
《被動的觀眾》原本預計去年發行,但下半年Penny生活遭遇劇烈變化,發現自己想講的
東西更多,尤其在上海工作的半年是很重要的轉折,重整心境之餘,〈隨風所欲〉、〈小
失誤〉等曲目也在上海誕生,綜合了幾年前人際關係的挫折與困惑,Penny理出更明確的
主軸,讓2017年就寫好的〈被動的觀眾〉浮出水面成為專輯名稱。
「我不是人緣不好,我是有緣人少」
「被動」開關的開啟,可回溯至2016至2017年,從《賊》巡演結束、狗狗離世和一些人事
物的變化開始。Penny坦言2017年後開始少出門,學會設立友誼「斷捨離」的停損點。他
人眼中不足為奇的小事,卻在重情重義的「俠女Penny」身上成了硬傷,一切都來自她過
份敏感的性格。
「音樂就是我的名片,想知道我過得如何,去聽我那段時期的專輯就對了!」照這邏輯推
論,曲風相較以往更「內斂」的《被動的觀眾》,是否意味Penny已撥雲見日走出陰霾?
「老實說,我以前發專輯會告訴大家我已經好了,唯獨這張有點像《愛瘋了》,我發了,
但我其實還沒好。」Penny雖然還在努力的路上,但她決定勇敢開回主動模式與外界連結
,如專輯文案「將愛止於被動,讓愛始於互動」所言,希望透過音樂雙向交流,聽眾的回
饋都是幫助她安放人生的橄欖枝。
「人際關係像一場密室逃脫遊戲」
有感於疫情時代的苦悶,Penny在發片前決定把首波主打換成輕快的〈多虧你啊〉,除了
誠懇紀錄此刻感恩的心,也希望幫大家排解負能量。但講述「人際關係」的兩首重頭戲〈
被動的觀眾〉和〈密室逃脫〉卻讓她數度淚灑錄音室。
〈被動的觀眾〉難唱在它的配器極簡,節拍自由難抓。而妮式搖滾〈密室逃脫〉明明可以
歇斯底里,Penny卻還是「收」著唱,她提出「剛剛好」論點:「『誰點了火不是重點,
是我選擇讓煙撲向了我』,所以我在人際關係的密室裡還是『被動』的,太張牙舞爪反而
跟專輯調性不合。這幾年我一直在追求『剛剛好』,既然我已經不怨恨,那也無需過度張
揚。」
「有自己的心事,也有朋友的故事」
專輯中大部分歌曲來自Penny自己的生活:〈隨風所欲〉寫於去年上海工作的日子,原本
它是專輯收尾曲,思考很久才挪到開門歌,希望以沉浸式「帶入感」讓大家靜下心來。同
時期因為看了一部紀錄片而寫下〈小失誤〉,提醒自己不要老是苛責自己。〈三四點了還
沒睡〉寫於疫情爆發初期的失眠夜,羨慕總能倒頭就睡的老公,於是偷錄他的打呼和磨牙
聲放進編曲。
朋友故事帶來的靈感,遠比自己戲劇化!聽感詭譎、張力十足的〈鬧劇〉來自Penny朋友
閃婚又閃離的荒謬故事。赤裸刻劃三角習題的〈後果自負〉請歌迷先別緊張,Penny只是
在為有情傷經歷的女孩們發聲。妮式情歌〈怕冷〉從Penny真實「生理」上的怕冷引申感
情中的脆弱面:「就像怕冷是一種自然反應,不是因為你走了我才怕冷,我會怕冷是永遠
存在的事實。」
〈背信者〉其中一句「你有空再可憐我」完全打到我,Penny笑說:「我在兩年前生日當
天寫這首歌罵自己,不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健康就別奢求別人可憐你!」輪到Penny選最
愛的歌詞,她以柔與剛的能量分別點出〈隨風所欲〉的副歌(我是圍繞四周的輕聲細語…
)和〈有何不可〉最後四句(戰勝了烏合…)最能代表整張專輯,而〈有何不可〉同時也
貫徹了專輯收尾曲一定要傳遞「正能量」的精神。
「當生活回歸減法,我學會向內看自己」
很多人說這張專輯回到早期的戴佩妮,但Penny並無刻意設定或改變什麼:「『變』是唯
一的不變,所以我寫下〈我嚮往〉提醒自己不要害怕迷失。以前我會看網友評論,在乎別
人對我的看法,但我現在的功課是學著放下執念『向內看』自己。」
聊天尾聲,我愈來愈明白黃中岳老師說的「這張還是很戴佩妮,卻有哪裡不一樣,像是戴
佩妮2.0!」Penny放心把自己交給合作22年的編曲老師形塑成「他們心中」2022年的戴佩
妮,才驚覺「始終如一」正是變動中的不變。此刻戴佩妮的幸福感來自還想繼續唱歌給大
家聽的「使命感」,當你和她的音樂串起連結產生「共感」,當被動化為主動,一切就是
最美好的流動。
All Images: 妮樂佛 x 仁仁娛樂
文 / Jimi Bro吉米哥
作者: whoandwho (Sebastien)   2022-08-06 06:00:00
推!吉米哥都很用心做功課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