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聽演唱會常有很深的感慨,
曾經喜歡的歌手或年紀漸長,嗓音不如從前清亮,
或倒嗓聲音再不復從前,硬要上場只會慘不忍睹,
不然就是對高難度的歌曲三不五時用大合唱蒙混,
實唱只敢唱一些對歌手而言相對輕鬆的歌曲,
這在一些盛名許久的歌手尤為明顯.....
其實許多歌迷入場求的只是一種情懷,
求的是如電影、KTV般的對過往與現實的情緒釋放,
起碼我是如此,在MP3與串流出現後,
聽音樂變得速食化,不再如過去是一場盛宴,
一捲錄音帶、一張CD還有幾個人是從頭聽到尾?
之前在李宗盛的演唱會上,
聽了四首男女對唱的歌曲,
分別是結束(對唱:鄭怡)/你走你的路(對唱:陳淑樺)
舊愛新歡(對唱:潘越雲)/當愛已成往事(對唱:林憶蓮)
即使女歌手本人沒有到現場,
但CD透過現場音響傳遞出的聲音,
霎時間彷彿陳淑樺真的到了現場,
那種震撼至今讓人難忘....
唱不上去又如何?倒嗓又如何?
不是本人唱的又如何?(CD是歌手本人唱的就好)
只要歌手人在那邊演給我看就夠了,
我要的只是找回從前聽歌的儀式感,
找回當初第一次聽到這首歌的感動,
讓情緒能夠短暫脫離現實得到釋放。
其實好想聽一場這樣的演唱會,
歌手的嗓音不可能永遠保持在最佳狀態,
歌手想自己唱,唱得上去當然很好,
票價賣得貴有它貴的道理,
唱不上去,嗓音退化想對嘴,
就事先講明,票價賣得低一些,
事實上如果進場聽歌手唱不上去還硬上的嗓音,
那我還寧可歌手對嘴站在那擺擺樣子,
只要事先講明就好。
這樣的"演"唱 歌迷會有人會想去看嗎?
如果票價壓在市場票價的七折左右,會有市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