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經驗] 關於 魔鬼的交易

作者: hesione (我離開我自己)   2014-07-13 04:11:25
本來想推文
但是周末剛睡醒實在太懶惰... 所以用回的
※ 引述《lisbestod (杜衡)》之銘言:
: 謝謝你回應這麼多:D
: 雖然我不一定完全了解大家的狀況,也有可能僅僅是某種經驗分享,
: 只是想也許可以稍稍讓大家感受到點什麼也好,
: 不過比較算是整理自己在這人生階段裡的想法。
: 有點篇幅,所以就用回文的了。
: 我在念完碩士之前,大概就像是跟你所說的「執著的投入」的那種狀態,
: 我在學術研究過程裡沒有什麼大問題,甚至教授還力薦我念博,
: 但是我發覺,就算這樣的評價都沒有給予我踏實與平靜,
: 而且我會不斷頻頻回顧過去我人生那些抉擇的關鍵時刻,
: 我終於知道我只是因為我希望知道事物的本質,而且在這裡自己不會失敗,
: 是種很賤的想法。
我想我明白你的意思
就像可能對很多人來說 追尋未知是一種不確定(有失敗的可能)
但對我來說卻是 不會失敗的選擇
可以一直走在未知的路上 然後迴避去解決那些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
: 喜歡知道事物的本質不代表我喜歡寫論文,那些研究只對體制有意義,
: 對我本人來說是沒意義的,思考沒有被實踐就不會化為現實。
: (我讀哲學領域。)
: 論述到這裡代表著其實我繞了一大圈,從17到29歲。(嗯哼。)
: 在17歲之後為什麼我放棄了呢?
: 因為我那時候就明白了你說的「販賣」的概念。
: 我很強烈的感知到我述說的那些「什麼」,很難周遭的人被接受。
: 同時我不知道是那些什麼不被接受,還是我的存在不被接受。
: 我充滿著困惑,很傻地跑去問了一些長輩為什麼有些東西比較被會接受,
: 他們只用憐憫的眼神看著我,「堅持自己」。
: 在之後的時光裡,我漸漸知道那些販賣與行銷是怎樣一回事,
: 然後也清楚自己討厭做那些事情,要向別人說,看這是我的完美狗屎。
: 我悲觀地想,(現在也不樂觀就是了,)要不就是神看我可憐安排給我伯樂,
: 要不然就是等著一千年後自己的東西被當成人類遺跡從土裡挖出來吧。
如果已經清楚還願意繼續走下去
那你實在比我勇敢/樂觀太多 (樂觀悲觀還是相對值嘛)
我覺得我最討厭的 不是對別人說 看 這是我的好狗屎
(至少這還是種直接了當
而且畢竟 你生產了某物 在某個程度上至少意謂著相信它有某些價值 即使只是一丁點
[這價值不是指市場價值]
給正面的評價並不完全是謊言)
而是那種 "你太正確了你太特別了你好厲害"
所以你一定知道我這狗屎很好吧 所以你一定知道我這狗屎可以給你帶來什麼吧
百分之兩百的謊言。
我不太相信伯樂這個東西 一來因為認為純然的伯樂在這個年代難以存在
而且連結伯樂還是需要同樣的過程
只是可以做得少一點而已
(另外或許是因為自己的價值觀裡 覺得期待外在來解決自己的問題是一種逃避
但這完全只是我對自己的標準而已
旁人的話 因為每個人有不同世界觀 所以我真的沒有任何意見)
一千年前人類的東西會被視為遺跡是因為其神秘性
現在人類的物質太多 記錄也太多 一千年後還會有類似的神秘性嗎
我有點很懷疑
不過這也只是我個人的角度就是。
: 我能懂你說的那些,
: 「缺乏如何讓作品跟這個世界產生關連的部分」,
: 對於我來說那也是所謂「他者」這個命題的一部分。
: 他者對於我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人生課題,我所有的疑惑與傷害都來自於此。
: 我讀哲學也是因為想知道這到底是件怎樣的鳥事,我所有的閱讀幾乎都與此有關。
: 對於這種不可解的自他關係,最後我想,我困在自己的腦袋裡了。
: 我想不通,我天天都在跟自己辯論,我覺得我這個人只剩會思考的靈魂,
: 我會走在路上,聽著身邊的人放聲大笑,然後我想,我真的活著嗎。
: 最後我了解的事實是,那些讓你做出最好選擇的,人類最自豪的理性與思索救不了我,
: (順帶一提我討厭康德跟黑格爾。)
: 只有感受能讓我相信,讓我存在。
: 我只能去感受,把自己丟進去所有事情給與我的感官,美的經驗與恍惚裡。
: 我有時候會放縱感官來確認自己。不論好壞,但那是實際存在的。
: Makes me feel alive.
我想這或許也是他的答案。 (至少是他給自己跟給我的)
但是 看著一個始終冷漠 (不想用這個詞 因為覺得不太精確 確切的說應該是類似一種
保持隔絕/疏離/清醒/detached 狀態) 的人
把感受/感官當成答案
有一種怎樣都有點不對勁 說不上來的違和感
或許是因為感受 跟 detached 兩者
我不知道怎樣才能不把他們看成互相矛盾的命題
(因為我認為他們本質上是矛盾的)
在有些人身上我可以清楚看見切換
所以沒問題
但是我無法相信兩者可以同時存在
所以我會認為這答案在他身上只是個謊言
雖然自己從沒有對他這麼說過/表達過
通常這種時候 我只是沉默而已
: hesione所謂的「魔鬼的交易」似乎有兩個面向,
是的
(不過其實本質上是同一件事 只是發散的角度不同
只是第二個面向牽涉的東西比較深比較多 比較複雜)
: 一是指,把自己的那些沒有方向的創作展示給他人看,
: (雖然我覺得大多數的人不一定看得出來,我也不一定,)
應該說有 "被認出來的風險"
不過我也同意大多數的人通常看不出來
(而且看出來的人之中可能還有某些人會因為種種原因選擇忽略
不過我覺得那也代表了看見的程度不同)
比方說 某個攝影師拍攝模型
他可能是有意識的選擇不展示情感
但是那跟下意識的隱藏/逃避不同
這不同絕對會顯現在作品裡
只是看觀者有沒有辦法抓到那個細微的差異
而我覺得不要跟不敢/無法 是非常不同的兩件事
總之這個"展現出來"本身 是個危險的狀態
被看見或不被看見 被看見什麼不看見什麼
都不是自己可以掌握
: 二是指,把自己展示給那個傷害自己的重要的人看。
: 其實我隱約感受到二對你是很重要的,就像你說的,那是跟你自己的和解。
: 但那是危險的,就算是Soulmate也依然是個他者,
: 你跟他者的和解不會是自己跟自己的和解,從自己經驗裡我是這樣感受到的。
是啊 你說的很好 依舊是個他者。
根據自己的反應看來
我想自己心裡可能原本就清楚 這所謂 跟他者的和解 像是跟自己的和解
是個假命題
(因為發現看到你這麼寫之後 心裡直接的反應是"啊 好吧 失敗了(欺騙自己)"
而不是 看見沒看過的東西的反應)
創造出一個難以到達的目標 假裝那是答案
然後讓自己就可以一直在路上
並且可以不感到愧疚
(這跟前面講的未知還是一樣的)
說來說去 就是我所有的努力都是拿來做出某個精巧的東西來欺騙自己 笑
這件事就像你說的 確實對我很重要(越是會騙自己的地方越有其原因 對吧)
但是 理由是什麼
我不知道
有某些重要的東西 但自己非常不想看見
跟你說的所謂難解的自他關係
我想或許也是有關的
這段確實是重點啊
這邊心裡有個黑洞我怎樣也看不見
: 他如果接受你,你就會接受你自己嗎?
: 事實上,我們所有關於自己的問題,他人都無法給我們答案,
: 而他跟你有一樣的過程,就表示他不一定知道答案,你卻希望他給你答案。
他認為那是答案 但我想在某個程度上他也知道是欺騙自己/不確定
但是或許他需要相信這個 才能繼續站在現在站的地方
至於我呢
我不知道。
我希望看見他找到答案 然後相信自己也可以找得到自己的答案
或是 如果他能夠接受我 "想必"我就能接受自己了吧
這兩者都同樣是偽命題
因為反正是到達不了的地方
真正的命題是什麼 或者是 該如何解決
是一個僵局(吧)
我還沒有看見 (這通常應該也是還不想看見)
不知道抗拒的是什麼 (皺眉
: 至於那些打開自己,希望他者接受自己的問題,
: 我以前在板上是這樣寫的。
: 「我感受著所有,感受著他人有與他人沒有的感受,我打開我的心讓別人觸摸,渴望著
: 他們也讓我摸摸他們的心。但是我錯了,不是每個人都想要別人摸他的心,因為那不一
: 定舒服,那使人畏懼。」
: 我到不久前才懂,那種探索內心的行為有時使人畏懼。我們必須要等別人願意打開,才
: 可以進去,才可以問問題。
畏懼的部分我同意
不過很多時候 觸摸和看見的過程沒辦法像實體的門那麼簡單
不想被看見的時候 關上就不會被看見 想被看見的時候 打開就可以被看見.
就算是把所有門都關上 只留下某些願意留的 像他那樣
但即使站著不動我還是看見他關上的門背後的東西
所以我在想我的問題大概是沒辦法假裝
看見了 沒辦法假裝沒看見
或者我只是不夠善良
無法體貼對方的不想被看見而配合演出
...................................
寫著寫著 沒想到變成這麼長一篇 啊
作者: oblivionall (oblivion)   2014-07-13 08:52:00
推..好喜歡看這系列
作者: lisbestod (馥山)   2014-07-16 01:58:00
我看完啦,我這幾天有點忙,讓我慢慢回好嗎 :D
作者: hesione (我離開我自己)   2014-07-16 12:06:00
l大太客氣了....鞠躬 慢慢來怎樣都沒關係的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