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父母陪伴自殺未遂子女之研究徵受訪者(雷)

作者: Jinne (Jinne)   2016-10-14 22:05:54
==版友們的想法與建議研究者已收到,回應如文末==
版友們大家好,不好意思打擾了~
幫代PO文徵求受訪者,若有好奇、有疑問都請直接寄信給原研究者
研究訪談內容牽涉身分辨識均保密處理
若訪談過程有需要資源介入協助,研究者也會提供相關資訊給您~
作者: angel86015 (小槑)   2016-10-14 22:35:00
作者: Astragali (Soldier A)   2016-10-14 22:42:00
不知道為什麼那句"快快報名"讓我有點反感...這又不是什麼值得慶祝的活動...
作者: a19930615 (喵喵)   2016-10-14 23:06:00
哈哈 參加有什麼好處嗎?研究者來台北嗎?
作者: sandpool (來玩沙)   2016-10-14 23:23:00
哈,多人團報有優惠嗎?
作者: conyou   2016-10-14 23:32:00
真好笑 免費去挖掘收集他人的痛苦事件…叫研究?膚淺@@……未來的心理師?
作者: lyviasun (:))   2016-10-14 23:43:00
嗯...樓上不要這樣講。訪談對於研究來說本來就很重要不過原PO轉貼文的時候語氣太輕浮了,這個版人心很敏感
作者: pinpo (孤獨患者)   2016-10-14 23:45:00
每個心理師跟輔導員都會歷經這種過程,我們能給予的就是幫他們成為獨當一面且真正關心病友的專業,倒是不用想太多;不過代PO那句「快快來報名」的確算是失言了,無心之過吧?
作者: SUJO (Menorah Wen)   2016-10-14 23:48:00
驚嘆號最好也拿掉
作者: mayday0609 (Rock!!!)   2016-10-14 23:49:00
?唉~想著自己的研究,想著如何營造行銷氣氛增加人數,卻缺少基本的同理心,您的文案撰稿...更讓人卻步與您訪談...
作者: pinpo (孤獨患者)   2016-10-14 23:51:00
哈哈,代PO沒有受過這樣的訓練,跟訪談研究員無關啦XD
作者: mayday0609 (Rock!!!)   2016-10-14 23:52:00
阿~誤會那不是研究生的口氣了,但對該活動影響不好了呀
作者: conyou   2016-10-14 23:54:00
若挖掘到 創傷 引發無可收拾的反應或板機效應这位研究生能負責嗎?自殺未遂有太多太多複雜的心理問題…算了,不說了。
作者: mayday0609 (Rock!!!)   2016-10-15 00:00:00
有可能會勾起一些不好的回憶或不太舒服的感受,屆時若須諮商資源,研究者可提供相關資源列表。抱歉 ,不是要批你;但顯然您未能替您的研究承擔風險,希望欲參加的版友能自身評估
作者: conyou   2016-10-15 00:27:00
給這位研究生一個方向:去和有這方面臨床實務經驗的心理師或醫師合作,轉介已經在某種程度上比較穩定或已準備好再次陳述的個案。一個真正的研究計劃沒這麼草率的,如果您只是想收集訪談内容,整理,寫篇論文,畢業…那就算了。這不叫研究…把sample說得像保險套似的,用完即丢啊~
作者: flowergone (花兒)   2016-10-15 00:39:00
快快來報名...XD
作者: Belieeve (芥末拿鐵)   2016-10-15 00:53:00
我覺得受訪者範圍這麼小又要挖掘這麼多東西應該要付費耶這樣真的會有人想參加?文案寫得跟親子同樂活動一樣XD
作者: conyou   2016-10-15 01:01:00
像…玫瑰瞳鈴眼@@
作者: belt (可可-smokin' cigarette)   2016-10-15 03:15:00
所以只有教授指導沒有醫師指導? 彰師大沒有附設醫院中國醫藥體系彰師大應該拿不到合作 亞洲大學的也是就我對中部醫療體系的推斷 至少也考慮和彰基門診合作吧這邊都是病患本人....沒有和醫院合作的話如同其他板友講的若病情變嚴重 從文中看來除了退出似乎沒有其他替代方案處理建議你們直接致電各精神疾病相關協會 陪伴者多數在那些地方如果有稍微爬一下本板的文章 就會知道和家人的衝突非常嚴重幾乎不可能會有板友願意還把這種事跟父母叫父母一起去多少父母都是盡量裝作孩子根本沒有生病才有辦法過日常生活你這研究要求親子都要參加 呃 只能祝你好運了還有一點最重要的 同時也是本板歷經十多年處理自殺案例的經驗 自殺未遂者 再次甚至數次自殺的機率高到爆表 而且成功率也經常隨著嘗試的次數而直線攀升 你只要回答一個問題受訪者若是因訪談挖掘到過去的創傷 再次自殺你要怎麼辦?這是個人會真的死掉只能在殯儀館再次見面的問題 不是研究的一個個案或是一個家庭 這下去直接就可能是一條人命
作者: hesione (我離開我自己)   2016-10-15 06:34:00
"提供相關資源列表" 這我也會 台灣研究的草率程度真是令人驚異。連基本醫療資源的合作都沒有跑來做這種研究 不知道是太不把心理專業當一回事 還是太不把人命/人的痛苦當一回事
作者: Jinne (Jinne)   2016-10-15 09:01:00
各位版友真的很抱歉,我沒料想到我的文字引起您們有不舒服的感受,已做修改。由於之前曾聽過有適應困擾的朋友說過他在接受研究訪談後,對自己的生命經驗、生活有了不同的正向理解(當然每個人的情況、程度不同)有了不同的正向理解,就樂觀地以為會對受訪者有幫忙。思考不周全是我的問題,感謝提醒。
作者: Belieeve (芥末拿鐵)   2016-10-15 09:10:00
可以理解你為什麼會這麼寫。其實原研究者的問題比較大
作者: hesione (我離開我自己)   2016-10-15 09:15:00
推樓上。
作者: a19930615 (喵喵)   2016-10-15 10:26:00
諮商所又不是臨心所,怎麼可能有合作的醫院……
作者: pretending (巧虎!!喵嗚~)   2016-10-16 02:53:00
要求親子共同這難度也太高
作者: onsun (棉被~)   2016-10-19 01:20:00
這個連從認識的人滾雪球都很難找到受訪者吧....研究生能提供給個案的資源太少,做相關文本研究比較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