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是我的前個管員推薦給我的,説在裡面看到了些許我的影子。
而我上次住院時帶進去閱讀,在病友之間輪了一輪;出院後又向作者寫了一些亦得到了回覆。想了想,從這本書中獲得了住院的靜謐時間、與病友間的話題、對個人的自省理解以及從內至外的能量,來好好寫篇心得回饋兼推薦。
這是一本憂鬱症患者融合自身經歷與心理學知識所寫的書。
那麼,在我介紹書之前,先來說説什麼是心理學?
我不是該科系學生,所以是用自己的觀點、加上所查詢的資料,來解釋我對心理學的理解。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心智與行為的科學。個體可分為生理、醫學層面與心理層面,群體從小的系統(家族)到大的系統(社會),涉及廣泛,我想,與人類有關聯的部份都有涵蓋到心理學的範疇。而其中又分為好幾種大小學派與不同的諮商取向。
我認為,心理學是幫助人類對自我能有更多認識與了解,並能夠藉此來調整行為方式的一門學問。這也是我覺得這本書內容能將心理學觀點帶入而想推薦的原因。
但這本書不是教科書,不會有寫太複雜難懂的理論,反而淺白近人。作者從發病當時開始書寫前後過程,內容多為作者個人經歷,中間穿插著一些心理學的知識或能幫助自己的方法,也用好懂的範例來解釋專有名詞。
我除了華文系以外還有雙主修社工,對書內詞彙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也一直在覺察自己;但我想,對於一些從沒接觸過這塊領域的人們,無論是精神疾患者、陪病者、正在經歷痛苦的人們、或是普羅社會大眾,書中都有許多可以細細探索自己的部份。
譬如:「社會支持」,就是得建立一個社交網路,在你遇到困難的時候,能幫助你。(p.37)
這是我在院內時與病友間互相討論的話題。自己的社會支持是什麼?有哪些?有多足夠?我還記得病友阿姨握著另一位病友的手說:「就像書上説的,你要找到自己的社會支持。」我想,這也不是只有身為「憂鬱症患者」才非得需要做的事情,大家從書中也可以練習如何開始自我覺察,找到自己的支持系統。
感觸很深刻的部份,是寫自我應驗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指人們事前主觀的想法,無論正確與否,都會影響到人們的行為,導致這個先入為主的假設最後成真(p.153))的章節。
我一直有被心理師提醒我常會做自我驗證,自卑地覺得自己是被世界遺棄的、到最後所有人都會離開我身邊...等等,也直接或間接地導致真的有些朋友開始與我保持距離,然後我就覺得「果然如此」並重複這個循環。本書讓我再次看見自己面臨的課題。
看完這章節後我想,如果身邊有正在陪病的朋友們,不妨多為對方打氣,所謂打氣不是「加油」而已(不然這本書的書名XD),可以多說點鼓勵、提醒對方的優點、提升對方自信的話語等等。而後面提到的成就收集箱(列出成就清單,在自己很低落的時候來看看自己曾經完成的事物,提醒自己不是「廢物」(p.228))也是可以自行提升自我效能的方式。
「妳沒必要原諒她,妳有討厭她的權利!」(p.72)
一處作者與心理師對談的話語勾起了我之前看診的畫面。我的前主治醫師有一次曾與我大吵關於要不要「放下」,醫師強勢地覺得我只是不懂放下的好處云云,卻似乎沒思考到硬要我把慘痛經驗放下反而會更加壓抑。我那次很生氣很生氣,一出診間便開始流淚;後來我的心理師告訴我,我們都擁有選擇恨或放下的權利,如果我有一天決定放下了、原諒過往傷害我的人甚或原諒我自己處在的悲傷中,這樣的放下才真正有意義;但別讓傷害你的人決定了你的價值。
「妳感覺到的悲傷就是悲傷,妳感覺到的痛苦就是痛苦,這不需要跟別人比較。妳感覺到的,就是真實的。」(p.54)
這是作者向一位來信讀者回覆的對話,也是我想讓每個身在痛苦裡面的人知道的事情。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身的地獄,我們永遠無法完全觸及到另一個人的感受,只能盡力地同理;但那不代表,對方的感覺是假的。如果對方感覺到痛,那就是痛了,痛苦是無需、也無法被比較的。
在讀完這本書之後,藉著此書接觸書中的作者的經歷與各樣思考,不僅有著病症路上不那麼孤單的感受,更是對憂鬱症與陪病知識有更多理解,進而能與我本身有更多對話。不論是身處在哪個人生歷程裡,我想能有著對自己的更多了解、知曉更多與自己或與他者相處的方式,是件適合每個人的好事。
將此書推薦給板上的大家!
(為了避免廣告的嫌疑就不丟購買連結了)(跟圖書館借來看也可以喔,我查雙北市市圖都有!我覺得值得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