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昨天突然很想找人訴苦,
卻發現最近太多事情找人抱怨過,
不願造成他人麻煩,所以選擇在網路上發洩,在得到極大的撫慰感之後,
又開始細細想起去年發生的一切。
自從轉到新科系新學校,搬到台北住之後,
不知道是我刻意想要擺脫之前環境,
還是本來我就常常一段時間專注的領域不同,
剛轉過去的時候,
我甚少接觸關於憂鬱症的相關事物,
雖然那段時間因為室友緣故,
以及剛適應的人際關係,還有一些雜事,情緒極為崩潰,
帶給身邊的人很多負能量,
那段時間的崩潰是沒有理智的,
比起之前憂鬱到想了結自己還要沒有理智,
因為太浮躁了,完全沒有辦法靜下心反思、釐清,
只是單純的像個嬰兒發洩情緒,
無法聽進他人建議,但或許那時候的我的確就是需要單純的發洩。
也因為如此,
本來雖然或多或少對於母親有些許怨念,因為從小對於被霸凌還是被老師針對,她的處理方式往往不能幫到我,開學室友問題,也總是說我想太多,之前憂鬱症也覺得我不該看醫生,換科系覺得我任性妄為,因為都不在她設定的道路上。
但我還是很崇拜她,因為她真的是一個女強人,獨自撫養我長大,事業有成,也會很多事情。
可在暑假期間聽到一些閒言閒語,
意識到母親可能也不是那麼的完美無缺,
即使我一直知道,
可是那感覺像是整個人設被顛覆,
之後的相處也總是讓我挑很多刺,
開始處處看不順眼母親,相處也越漸尷尬,
總是回不到之前感情那麼好了,
也常常不知道怎麼面對她,
以至於我只能用不耐煩的態度對她,
雖知道不該如此,但還是不知道怎麼改善。
有時候會想,很多自己現在的轉變是因為接觸到不同圈子的人群才這樣的嗎,
就像是化學變化一樣,其實不是我沒有這樣的特性,
只是一直沒有遇到起變化的媒介,又會思考變得冷漠,是否是因為長大呢?
回到換了環境這回事,其實這個學校的氛圍,
以及周遭新朋友圈的氛圍,都不是以往我會接觸的,
或許是下意識覺得自己不屬於那樣風格,
但人很神奇,每個人相處下來總是會出現不同的自我,
或許是因為如此,我也變得開朗很多,
像是回到了沒有生病時候的我,是好幾年以來沒有再體會過的體驗,
看起來是好事,也的確是好事,畢竟不再憂鬱,人生也光明很多,但就像是藥物,總是有副作用的,
對我來說副作用就是,上面也說過的,太浮躁了,
有時候覺得自己根本靈魂與肉體分開,肉體持續講幹話、嬉鬧,但老成的靈魂覺得很幼稚,
以至於思想跟行為對不上,那時候甚至會有一個很好笑的想法,希望回到憂鬱時期的我,
至少我能思考事情,想法也縝密,也成熟一點,後來發現我懷念的不是憂鬱的我,
而是有獨處空間的我,經朋友開導,其實只是我長期一個人,
所以不適應現在很多朋友的狀態,人都要社會化,
而那時候的我處於,一直接受到社會化技巧,卻沒空消化,久而久之就忘記該怎麼整理了,
而我總是認為人有很多面,自己也許是不習慣會交際的那面,畢竟寂寞久了。
再後來,寒假開始,又開始很宅,
慢慢的回到能思考的自己了,很開心,也覺得得到一絲安慰,
這樣狀況好的自己,
讓自己根本忘記憂鬱症這事情,但內心深處我知道它還是在,
但我不害怕,我知道我只要學習怎麼跟它相處,我就不會吞沒了,
之後開始回憶起以前的過往,
發現就是一個循環,我以前也很會交際,現在的我只是輪回去最開始的我,
其實都是我,也沒必要給自己設太多標籤,欣然接受就好。
不知不覺說了很多,也不知道在說甚麼,
權當是一個小型紀錄自我吧,
昨天又回來看看P版,覺得溫暖,
發完文發洩才發現原來一直有個地方可以接納我,只是我忘記了,
大概是有一種,對症下藥的感覺,畢竟抱怨還是要找對地方,跟不對的人抱怨,得到不好的反饋也不能怪別人,畢竟經歷不同。
其實這樣看來自己應該算有成長吧,
至少我學習到是人就有情緒,
以前的我太苛求自己聖人模式,
壞的情緒都不能有,
雖然之前也是常常抱怨,但
抱怨完多多少少會有愧疚感,但是何必愧疚呢,只要不傷害到別人,情緒發洩才是對的,
壓抑自己到最後並不會比較好,
而發洩完之後,再學習如何跟情緒相處。
排版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