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頭報告結束後,教授給了我以下的評價。
教授:因為你是外星人,相信比地球人有更多機會接觸外語,所以你的語文能力比其他同
學好。
這時,我腦海裡浮現了青少年時期在課餘時間讀英文書報、抄寫新單字的樣子,
也浮現了那本破破舊舊但還是被我當成寶的生字簿;
我想起了自己是如何在通勤的時候用聽書的方式把握時間學習,
也想起大學參加英語演講社時在台上鍛鍊口才的經驗。
現在擁有的能力明明是背後付出努力交換而來,
卻因為擁有外星人的身分就被忽略;
和同學們之間語文能力的差異,竟然會被別人用身份差來解釋,
彷彿我能不費吹灰之力的超越地球人,只是不過是上天給我的禮物而已。
“你和我們不一樣,外語能力比較好是應該的,這有什麼稀奇”
我只能這麼解讀教授的話。
我從來沒有被人這樣理所當然的劃下界線過,
這種孤立感、格格不入的感覺是目前為止最強烈的。
=======================================================
大二時,我在電腦程式課的第一次期中考拿了七十幾分,
所以跑去找助教把不懂的地方弄懂。
也許是因為被我問到煩了吧,助教脫口說出了真心話,
使得房間內其他研究生都轉頭用一副不敢置信的表情看著他。
助:是不是因為你是外星人,電腦才這麼差?
我知道自己有進步的空間,所以助教的這席話沒有影響我。
反正結果是我學得比其他同學都好,之後的每次考試我都拿九十幾分。
畢竟本來就是為了增進學識/能力才來上學的,能力不足就努力補足就是。
=======================================================
現在的我已經從大學生變成了研究所生。
雖然偶爾還是不太自在,但已經稍微習慣了被好奇的眼光關注的每一天。
我以為自己已經能對輿論應付自如,卻還是出現了新的課題要面對。
上次口頭報告後,我依回診時間去醫院驗血,
驗血結果是我個人最差的紀錄(#1SllYHv3)。
醫生對這個現象提出幾個解釋。因為當中可能性最大的就是最近出現重大壓力,
還順便關心了我一下,想知道我最近是不是發生什麼事。
唯一想到的,只有上次口頭報告後聽見教授評價的經驗,但我沒有告訴醫生。
我對於自己因為教授無心的話而產生情緒波動感到羞恥,
甚至大到影響身體健康,能夠透過驗血數字來數量化,
顯示出這次的事對我來說的確是個重大壓力。
是我反應過度了嗎?也太玻璃心了吧?
一般人對於這種事就算感覺不自在也不至於到打擊的程度。
為什麼我對於這次經驗的情緒反應會這麼大,大二時卻能夠不當一回事?
對比大二和研究所兩次的經驗:
(1)
大二時,能力不足的地方被助教用“因為你是外星人”解釋,
但是不足的地方能夠用努力彌補;
研究所時,能力太好的地方也被教授用“因為你是外星人”解釋,
但出類拔萃只能精益求精。
(2)
大二時,我從當時四周其他人的表情得知,他們認為助教的話並不恰當;
研究所時,教授課堂上同學的表情毫無變化,
我沒有從環境中看見辯護自己的證據 + 本來就自信不足,使我孤立感更加明顯。
(3)
最後,是因為這次的事才被發現的潛意識中的尊卑概念(#1SqMIgh4)。
大二時,助教只比我年長幾年,話語之中沒有權威性,所以我也能輕鬆的拋諸腦後;
研究所時,師尊徒卑的觀念卻讓我賦予了教授的評價權威性和重要性,
所以當教授所認定的現實和我所認定的現實不符時,我首先會自我懷疑。
再加上教授用身份差異將我和其他同學區隔開來,
讓我那股本來就存在的孤立、與環境格格不入的感覺得到了驗證,
我在潛意識中賦予他的權威性也強化了這個驗證,
讓我感覺不管再怎麼努力都無法融入羊群。
=======================================================
發現潛意識中的尊卑概念在某些情況並不合理後,我終於敢在思想上挑戰教授的權威。
1. 各地的英文都有其特殊的口音,但我的口音卻不明顯,可見用成長環境來解釋我外語
能力優秀並不合理。這不是很簡單的邏輯嗎?
2. 我有自信,就算把我扔到外太空,我還是能打趴一堆宇宙人;你的本地學生和本地人
比較時是否能超越他們?
3. “反正外星人的外語優秀是理所當然的,我們怎麼努力也追不上啦” 你給學生提供了
怠惰的藉口。
榮格果然說得沒錯:“Thinking is difficult, that's why most people judge.”
就連高學歷的教授也無法豁免。
簡單的邏輯思考也能放棄,
忽略學生累積習得的能力背後的艱辛,
還給其他學生提供藉口來將自己(相對)不足的地方合理化。
身為教育者,真是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