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顛覆認知!新實驗表明成人大腦不會再生成新神經
http://technews.tw/2018/03/08/neurogenesis-hippocampus-rodent-
songbird-dg-brain-memory/
印象中之前有分享過《改變是大腦的天性》,作者:諾曼‧多吉(Norman Doidge)
,遠流出版社。
諾曼‧多吉就是成人神經可再生派的。
綜合我目前研究的資料,神經元再生目前還在爭論中。而也有研究指出運動及抗
憂鬱藥物能幫助神經元有限再生。
但我最近有看到一篇介紹神經元的研究,網址忘了還在找。
內容大概是許多憂鬱症患者受損的神經元其實大部分是萎縮假死或功能不全,但
任其惡化下去就真的會死亡。
就算接受治療後恢復,功能也是由大腦冗餘機制,就是剩下的神經元接替死亡神
經元的功能。
所以憂鬱症必須要及時治療並休養,就是這個原因。
假死受損的神經元是可逆的,但死亡的神經元就算有新神經元增生,也必需整合
進神經系統,代替死亡的神經元。
這或許解釋了為什麼躁鬱症反復發作的話會越來越嚴重。
大腦神經系統有一定的冗餘,就算少數細胞死亡,只要不超過冗餘,還是能正常
運作。
或許憂鬱症的一些症狀是一種大腦自我保護的反應,雖然人體自我保護的機制有
時會失效,例如過度激烈的免疫反應反而會造成死亡。
畢竟人體是演化的產物,是大自然數億年無數試錯的產物。
這或許表示目前心理治療還是要朝諮商方面去努力,如何讓諮商能讓一般人能負
擔。諮商師這職業能擴大人力及治療容量。
光吃藥只能減緩病程,能不能恢復看病人自己造化。
現在諮商費用說實在的有多少人能負擔得起?
公費諮商又要排很久,諮商的容量又有多少?
比較可惜的是現在憂鬱症族群漸漸不受大眾關注,反而在媒體的醜化下更被誤解
。
因為憂鬱症要大家組個病友會然後去遊說政府還是推廣什麼的蠻難的,台灣社會
對憂鬱症還是歧視很深。
現在政府感覺就新聞打個專線電話,請你就醫吃藥就沒政府的事了。
社會上其實有許多精神官能症及憂鬱症的黑數,因為政府及大眾的漠視錯過治療
黃金期,最後只能以悲劇收場。
現在要公開自己有憂鬱症好像要有些成就才敢公開,吳念真、囧星人等等。
只是沒有一股力量能集中替憂鬱症患者爭取更好的治療,例如百憂解、更多的諮
商容量。
許多精神官能症的人如果得到適當的治療,就不會惡化到自己受苦也影響周遭的
人。
舉個親身例子,前公司同事因為感情受創傷,產生妄想幻聽,結果家人沒帶去就
醫,只去宮廟拜拜。後來惡化到在公司發作,以下犯上,被公司開除。
有個前鄰居車禍腦傷幻聽,請教會驅邪不就醫,後來因為跟人發生衝突被告傷害
罪起訴。
我們必需積極一些,尋求社會上的幫助,而不是等政府施捨。
或許寫信給在社會上有發言權的人幫助我們是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