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qien (:[)
2020-03-17 17:58:09界線就會很容易破掉
焦慮未知 恐懼過去 當下焦慮
今天在洪仲清臨床心理師看到新書心得分享
《我的家住著趕不走的怪物》
以下節錄一段
在父權社會之下的女性,常是受害者,也可能轉而變成加害者,一起欺凌更弱小的孩子。
有些媽媽即便自己被家暴而痛苦,依然會合理化爸爸虐待孩子的正當性,或者轉而把自己
的情緒發洩在孩子身上
恐懼是可以扭曲人性的。長期在極端恐懼下生活,對於許多常理性的判斷可能會失準。譬
如說,長期受暴的小女孩長大之後,容易跟有暴力傾向的男友交往;雖然不喜歡被打,但
是在被打之後不一定會反抗,甚至會幫對方找理由,心裡想著,其實對方是「愛我的」。
這種打你罵你虐待你,都是「為你好」的邏輯,正是毒親的拿手戲。所以受虐的孩子常常
想的,倒不一定是要父母來愛他、疼他,而是今天回家之後,可不可以少一點被打被罵、
少一點被父母找麻煩?!
受虐的孩子,常會感覺寂寞,尤其是其他家庭成員沒辦法伸出援手、自顧不暇,或者視而
不見的時候。那種被背叛、信任被辜負的難受,讓寂寞成了磁鐵,不斷吸附著失落、憤怒
、委屈、恐懼、愧疚……等負面情緒。常常因為太痛苦了,而有想要消失在這個世界上的
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