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還記得大學住宿的時候,每當放長假/過節,
室友們都會開開心心的收拾行李,拖著行李箱“回家”。
有人搭客運、有人搭火車,也有人搭飛機回自己的國家,
留下我一個人在宿舍,思考著哪裡才是我的歸宿。
“很抱歉我存在於此”
已經不記得是從何時開始,
不管身在何處都為自己的存在感到罪惡。
也許是以為自己是造成原生家庭痛苦的元兇,
卻在高中畢業就急急忙忙自私的逃離原生家庭,
在自己和家庭之間劃下界線;
又也許是為了逃離原生家庭而來到了這個星球,
深刻的體驗過因為品種差異而被劃下界線的感覺(#1SdpUQsa、#1SsKP7KG)。
對不起,我明明是這樣的身份,
卻還是不得不厚顏無恥的成為這片土地的負擔;
就算世上沒有能夠容納我的地方,也不得不繼續活著。
=============================================
當其他人表現出想家、思鄉、愛國等歸屬情感時,
我感受到的是「無家可歸」的孤獨。
很慶幸地,重鬱症初發時的自殺意念給我提供了結束這段漂泊的希望:
既然我們在出生前是沒有實體的,
或許那個「無」的境界才是所有人最終的歸宿。
死亡大概就像室友們回鄉和家人團聚那樣,
或許我能透過死亡回到真正的家鄉。
“你如何確認死後的世界真如你所想的那樣?”那時的心理師這麼問我。
“那些難道不是你的一廂情願的想像而已嗎”
“其實你並不是真的想死,而是想要一個家”
理智上,我知道心理師提出的質疑才是合理的,
“沒資格存在卻不得不存在”才是我的真相;
情緒上,這個真相所產生的內心衝突超出我能負荷的程度,
才寧願相信在那遙遠的彼岸有我的容身之處。
我真正渴望的,是能夠讓我安心的休生養息的避風港,
即使不用燃燒殆盡來證明自己的價值也能毫無罪惡感的待著;
不用耗費大量能量懷疑是否給別人帶來不便/負面影響,
而卑微的把自己縮的很小;
也不用過度在意別人的評價,
整天提心弔膽會因為身份、價值觀、思考方式等差異,
而喪失繼續待在這片土地上的資格。
(篇幅太長,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