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hesione (我離開我自己)
2021-01-06 01:40:11因為臉書朋友的分享連到男女版去
對話題本身沒太大意見
畢竟說到底這種事就是個人自由你情我願
要去哪裡找 找怎樣的 你高興就好
(擇偶不是生活必須 哪來的平權問題
要不要去LV抗議弱勢買不起不可以?)
覺得有趣的是
其中兩篇一樣都講個人經歷 最後配偶都選擇台灣人
一篇被罵爆一篇被稱讚得不得了
我看了很久沒看出本質上差別有多少
就算A真的比較喜歡歐洲文化好了
跟B偏好樸實實際的路線
還不是一樣同樣是個人喜好而已
搞了半天有只有b路線才棒才好才可以的規定?
再者所謂的每個國家都什麼樣的人都有
這不根本是廢話嗎??
難道說一句法國人比較懂紅酒
就代表整個法國找不到一個紅酒小白?
等於整個台灣找不到一個很懂紅酒的人?
不難理解對方是說平均值/普遍來說的意思吧
至於這個平均值/普遍來說的準確度問題
當然當事人說的未必正確
但是反對者說的也一樣啊
畢竟是沒有實際數據的東西
只要不是說真的非常離譜的話
即使未必準確也不會完全無法理解
更何況比方"普遍來說美國男生比台灣男生風趣"
跟"美國也有宅男"
a和b提出的這兩種觀點邏輯上根本就不相斥
可以同時存在
想了想為什麼反應會這麼兩極
然後才明白
差別不在觀點本身到底如何
之所以b的說法被讚揚
最主要原因只是沒有踩到這些群眾的痛點
癥結點還是相同的
"(推文裡)不少比例”的台灣人 (意思是也有人不是)
任何理性論述都是以個人情感投射角度優先
再加上自信心極為薄弱
(a的說法明明就是各有優勢
那樣的優勢你不喜歡 不等於別人沒說好嗎)
才會明明在談某件特定事情(尤其還是完全私領域的感情問題)
回應卻拼命評論對方態度/人生觀/擇偶價值觀/自己喜歡還討厭
各種姿態的情緒性攻擊
(mmm 怎麼有點熟悉的狀態)
連指責對方當台灣男生做回收
找不到才要找台男的言論都出來了
明明是一方不想就完全可以不要的事
是有人拿著槍抵著誰的頭逼誰非收不可嗎
情感自尊脆弱到這個地步實在匪夷所思
連我這種超級非CCR的都看不下去
不要充滿太多負面情緒啦,你很常發文我就不可客套了。1. 很多風向本來就沒有理由 2. 當事人自己的選擇自己負責。 旁邊吃瓜就好,不過還是期待你下次再發抱怨文
作者:
hesione (我離開我自己)
2021-01-06 03:29:00不需要客套啊。但我完全不認同風向沒理由。不過這個沒有標準答案,所以尊重你的解讀
作者: Belieeve (芥末拿鐵) 2021-01-06 08:56:00
誒我每次看男女版也覺得那版也太多情緒化的意見,當事人真正能拿來當建議的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