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晤談時我都有自己的計畫和主題,自己也有點概念和想法,所以進展得還算順利。
現在要處理比較複雜的議題時,卻不知道從何下手,
因為我完全不知道這些議題的源頭在哪裡。
唯一能做的,就是把任何相關/不相關的聯想全部在晤談時通通像清雜物箱一樣的倒出來
,
讓心理師幫忙整理,
在這些看似沒有意義的記憶碎片中尋找一絲線索。
難怪心理師認為有必要維持頻繁的諮商頻率(#1W2HsQkx),
這個工程似乎不是一兩節的晤談就能處理完的 ( ˇ△ˇ)...ξ
======================================
我無意識的抱著“不能期待別人照顧我,只能靠自己”的世界觀活到了現在。
一直以來,如果碰到什麼困難都會先試著自己動腦動手解決,
自己解決不了才會找人幫忙,也很少跟人訴苦或抱怨(頂多在日記或是P版發洩一下)。
這個處世作風把我磨練的更獨立、更能幹、個人資源更廣,
卻也讓我活得更費力、更孤單。
或許就是因為覺得太難、自己分析/整理不了/埋在潛意識裡太深層,才更需要心理諮商,
而不是遇到瓶頸就退縮會自己的泡泡裡醞釀。
人類是不能只依靠自己活著的。
或許透過依靠心理師幫忙整理/過濾記憶的過程,
可以學習一下如何適當的依靠一下他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