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好好的是吧。
事隔多年第一次重看了斷背山
Jack一直都是那個相信的付出的
想盡辦法寄明信片給對方
搬家了問遍鄰居對方的去向
像Laureen抱怨的一樣多年來始終是他千里迢迢
相信終有天能一起生活
只是等不到的人終究還是等不到
因為能夠的人不會一直讓你等。
很多時候書寫是一個和自己和現實和解的過程。
...
想了想關於伴侶間處理金錢的議題
自己本身沒有碰過類似的問題
因為金錢觀對我來說是極必要的篩選條件
大錢/比較高的花費平分
小錢經濟狀況比較好的一方多出點
生活享受/花費方面比較計較的類型當朋友沒問題
但交往的可能極低
因為對我來說覺得太受限制很辛苦
即使是比較在意外食花費的某任前任
也是週末外食雙方平分 但在家開伙買菜由他負擔
(剛認識約會開口就要求aa這種要嘛太蠢要嘛魯蛇的類型
有其他優點就當朋友
沒有第二次的就是連當朋友的價值都沒有
不爽不要約/不赴約 誰都不欠誰)
只是版友的文章提到的這點忽然讓我領悟一件事
金錢的角力跟很多其他方面大同小異的地方在於
常常人真正關心的是"對方對自己付出多少" 的感覺
發覺自己跟伴侶容易有摩擦的軟肋雖然不是金錢
但道理卻有點相似
那些拿來跟現任伴侶抱怨過去伴侶的地方
原本的用意是覺得委屈
希望現在的伴侶不要這樣對待自己
可是常常到最後現任伴侶聽完之後的os卻變成
"你對以前的人就可以這樣嗎 為什麼對我那麼計較"
(也就是如果曾經抱怨過去對伴侶多麼無怨無悔付出xx卻被錯待
反而聽在對方耳裡心裡對於xx的期待就會變得很高
因為覺得你是這樣樣對待別人的
為什麼不能這樣對我)
感情真是種人性的博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