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閱後心得:The Inflamed Mind

作者: warrenchen (來,玩棋吧! :])   2021-07-15 08:27:16
各位板友日安。
距離上次在這裡發表 [email protected] 的「既然難過到想死幹嘛不辭職」的理由,轉眼間已
將近五年。
(目前文章雖已消失在板面上,但外部網站還有備份可供參考 https://is.gd/acdqER )
但那篇文章比較像是個引子或契機,想跟各位分享的是在那之後又過了四年,我在旅行途中
翻到的一本書。
[The Inflamed Mind], 書名直譯[灼燒的心智:憂鬱症的嶄新思徑]。出版社定的中文書
名,我個人覺得有些過於煽情、狗血。
試讀:
http://ebook.taaze.tw/do/preview/viewer2.aspx?oid=11100898480
https://is.gd/BCusQa
書摘心智圖(約7MB, 11142 x 8016):
https://photos.app.goo.gl/579GjG4aa9uzSdBQA
*建議從右上方起,順時針依章節閱讀,也可從著色的要點隨喜讀起。
書摘條列要點(約3MB, 720 x 23544):
https://i.imgur.com/vmkr38G.png
心智圖原始檔(.xmind, 約162K):
https://is.gd/Hkw3qR
作者本身當過身心藥廠的RD,目前則仍在醫界跟學界服務。
第一章說明近四個世紀來的身心醫學演進、醫界對身心症治療的效益不彰,以及相關實驗與
反例。
下次驗血時多加點錢,驗看看細胞激素好了。看醫師會不會想起來他一年前說過什麼話(笑

第二章則從生理學和免疫學的相關細胞說起,簡述免疫、發炎與細胞溝通的機制。
第三章挑明了醫界對於疾病發展史的盲點。從作者一名有典型憂鬱症狀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
者,說起「病」與「沮喪」、「生理」與「心理」的二分法淵源;再連結到「生理發炎跟心
智發炎的異同」的核心問題,並延伸出身心症藥物的供需市場。
第四章更直白地質疑精神醫學與其他一般西方醫學科別之間的矛盾,還有「血清素」的濫觴
和盲點。既然臨床上沒有普及化的檢測方式(除了昂貴的血清素轉運體掃描或腦脊髓液檢測
),為何醫師僅憑教科書或者勾選DSM-V 的症狀表,就能貼上「你失衡了、異常了」的標籤

第五章提到引發身心症(特別是憂鬱症)的機制,並引用近代幾個長時間(數年到卅年)、
樣本多(近五十萬人)的複數研究,提出「先發炎,才鬱症」的論點。
此外,作者也用科學的方式反駁舊有醫學的部分錯誤認知,比方說「免疫系統無法突破血腦
界限」、「抗發炎藥跟抗憂鬱無關」等。
第六章延續前章的概念,分析並討論「若發炎→鬱症,是什麼促成發炎?」
第一,發炎性的疾病。比方說肥胖、風濕、關節炎、自體免疫等。除此之外,BMI、年紀、
季節、社會因素(壓力、社經地位……)等因素,也跟細胞激素、C反應蛋白(發炎指標的
一種)有正相關。
不過在美國,因發炎性疾病產生的憂鬱症,卻因精神學會「有生理疾病的憂鬱症不是病」的
定義而被視為「症狀」。但就曾在神經醫學跟精神醫學間有過實務經驗的作者,認為是笛卡
兒「人是住著神的機械」二分論的濫觴。
這一章也提到憂鬱症對生存來說的正面效益。憂鬱時的低行動力,讓我們不會在充滿危機的
環境亂跑、好好靜養,降低被傳染、致病的風險(同時也不會傳染導致發炎的疾病給他人)
;而低落、悲傷等情緒,則容易引發周圍重要他人的關心與照顧。根據 2018年的研究,在4
6萬名受試者中(其中約13萬名是鬱症確診者),經比對發現有44組基因跟鬱症有關。而這
些基因,又跟神經、免疫系統有關。
最後一章則對現況跟未來提出願景與提醒。像是對身心整合醫學反應太慢的醫療界,雖然嚴
謹但變革曠日費時(百憂解跟 SSRI 問世卅年後,無大突破),同時生、心醫護團隊也缺乏
對彼此的尊重。
作者提到,未來的新抗憂鬱藥可能不是千憂解、萬憂解,尋找副作用差不多、而非效果更好
的藥,並且會是以消炎或抗生素為主,更加針對特定病癥治療的藥。
而藥效的評估也會有不同的標準。目前C反應蛋白已漸漸被歐美醫界採納為鬱症的診斷標準
,抗體類的TNF(腫瘤相關)跟抗細胞激素類的也應會成為主流。
作者引用某個含括數萬名不同疾病患者,使用數十種藥劑與安慰劑的實驗結果,發現消炎藥
的抗憂鬱劑效益平均約為0.4, 同標準下的SSRI只有0.2.
在最後一頁的致謝之前,作者提到了阿茲海默、思覺失調、bipolar 跟克雷普林醫師的自體
中毒。克雷普林醫師(Emil Kraepelin, 1856-1926)的觀察顯示,身心症的病狀發展主要
有二:一種是長期平穩、短期波動劇烈的 bipolar, 另一種則是日益惡化的思覺失調。作者
在此簡要地說明精神醫學跟普羅大眾對「思覺失調」的定義差異為何。
在另一個將近四萬人的實驗中,找到440組可能導致憂鬱症的基因。其中最主要的一組是跟
免疫調節有關(Complement Component 4, C4). 雖然該基因並非完美的特效藥,但也帶出許
多可能的新方向。
後話:
蠻可惜Google books 的電子書沒有參考書目。印象中實體書有相關的論文、期刊等等的清
單。
當初在旅途中讀完這本書後,邊消化邊思考著要如何吸收、分享與確認可行與否。於是用近
兩個月的時間計劃出雛形,並再用兩個月的時間將其細分為 11 個講座,跟書友群組及需要
的親友分享。恰好書中也提到一些身心靈的技巧,在此便隨著這篇心得拋磚引玉,供各位參
考:)
*註:Yotube會自動加廣告,我沒營利。建議可另找ublock之類的輔助程式關掉廣告。
因部份講座沒側錄到影音,所以改用錄音或文字檔註記在影片的說明欄。
打擾了。
祝 日安、好眠,安康 :
作者: gcfs1597 (啊呀揑\(・ω・)/)   2021-07-15 15:30:00
感謝推薦
作者: gossiplarry (賴瑞)   2021-07-15 18:18:00
很長的推銷@@
作者: epoch3004 (木字旁)   2021-07-15 20:58:00
推樓上
作者: gossiplarry (賴瑞)   2021-07-16 06:16:00
免費的公益講座嗎?那這是好事啊 推銷好事沒啥問題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