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測中某個多數人選的選項
其實就是一個評論家提過
人對於低頻的偏好就類似對重口味食物的喜好
有演化的因素
(只是當然不是所有重口味都等於好)
跟很受好評歡迎的pxxxx10
有類似的傾向
最多人最不喜歡的選項非常透明 層次感比較好
也只有那個選項讓人有雞皮疙瘩的感覺
公布後很有興趣去查(想買!)
結果夭壽貴 只能說有那個預算我會拿去買其他東西。
(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
...
台灣在藝術文化娛樂宴飲種種的鑑賞
還是很多是以口碑品牌形象尋找權威種種優先
喝酒看權威看分數
音響看跑分
(要是合乎就好聽 那電腦產生出來的人像保證一模一樣對稱最美?)
就像香水這麼個人化
現在正是百花齊放這麼多不同的變化選擇的時代
最後還是都在問 "推薦什麼"
要是能誠實面對自己
"我就是喜歡熱門" "我的標準就是受歡迎的表示東西一定不錯"
那也沒問題
問題是多半還要自欺欺人的"跟別人不一樣"
(你知道推薦/熱門的定義就是跟大家一樣嗎? facepalm)
更糟的是因為沒辨別能力會跟到根本沒鑑賞程度的部落客。
最近群裡出現一個常寫評論 有一定粉絲追蹤數的版友
看了幾篇就感覺流於表面形式
仔細讀可以看出對料理不太了解
之前寫的是歐洲菜還比較能矇混過關
寫到中菜就....
連那種明顯吃一半就會丟掉的程度的餐廳
因為有炒作出某種形象口碑就會說好吃
(不是業配 因為商家的目標客群完全不是我們)
不過至少作者風度不錯
能接受不同意見
instead of those "everything is personal/about me" type of juvenile response.
其實最簡單的判斷方式
一是什麼都講好
或是哪裡好哪裡不好的比較根本講不清楚的
二是最愛講"每個人口味喜好不一樣"
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濫竽充數。
藝術沒有絕對標準 但並不等於沒有標準
香奈兒未必比Dior優秀
因為要看所謂優秀的定義
但說不出你自己認為什麼是優秀
或是說不出香奈兒和Dior各自的強項弱項
就是很明顯的是自欺欺人。
這也是為什麼每次參與這裡的興趣團體總是很乏味
多半流於收藏(而且因為都在買熱門款所以都是差不多的東西)
真正從自己的喜好出發 去學習提升的人太少
(比方香水欣賞創新概念?那得先了解傳統和架構是什麼
欣賞材料原料? 那得學習分辨原料等級)
不像國外的團體可以遇到各種不同角度喜好方向的朋友
你可以看出每個人有不同的軌跡
會有自己大概的標準範圍和成長歷程
...
真的心裡有很多憤怒
很想寫出來
不會指名道姓或是透露細節讓人猜得出是誰
所以我不認為在做人的基本範圍裡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但每次決定要寫
右眼皮就猛跳
無論從迷信的角度代表某種預示
或是從生理(?)的角度代表自己心理影響到生理
這件事都讓我感到非常非常的生氣
為什麼不能寫??
為什麼會受影響???
為什麼連只是這樣都會出現某種投射的限制感好像自己不該去做???
這明顯的是出於
對對方的感受或是對於毀滅彼此關係的顧慮
生氣自己居然還感到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