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跟一群朋友去看脫口秀
反倒暖場的John Oliver更精彩
他現在入美籍了(?!)
以前只看過他比較嚴肅/諷刺的節目
沒聽過他純粹說笑
不過有料的人就是有料
說起笑話全是culture references
無論說日光節約時間
或文化挪用都好笑又發人深省
"很多人罵美國中東政策
至少要慶幸你們的歷史很短!
反觀我們英國人(遮臉)
要用在那些國家沒有做過壞事來算"
主秀出來第一句
"你們這些人真有種
居然在我的秀上給John Oliver的掌聲比我還大" lol
人工生育的笑話總讓我覺得有點殘忍
女生要扎一堆針
量少了成功率降低
量多了原本15顆變26顆聽來很棒
意思卻是更年期會提早一年來/早衰
當然這是個人選擇
真心祝福尊重
而且脫口秀百無禁忌
沒什麼不能講
加上他還是談自己的經歷
更沒有所謂冒犯或惡意
或許自己是為哪些歷盡千辛萬苦還是未得償所願的人
聽到這樣的段子的心情感到不捨
(以及那些萬分艱辛才得償所願的)
其實個人覺得世上需要家庭的孩子很多
真的想做父母不怕沒有機會
可能我對血緣看得比較淡
有血緣卻互相傷害的太多太多
自己對家人那種感覺與其說愛
不如說責任苦勞的情份多些
或許正如氣度大的前任說的
我太記仇
雖然不會不原諒或感到怨懟
但也不會忘記
不能說前任說錯
但很難說是不是那麼真確
他也曾做過傷害我的事
我沒有忘記
但覺得對他自己確實完全原諒了
說穿了能如此是因為他曾經很真心用心的對我好過。
但是對那些沒有的…
覺得很難。
當把像對父母那樣的期待放在誰身上的時候
對這種託付的背叛
自己就不太願意/很難百分之百放下原諒
所以嚴格的說的話
大概也不算真正原諒吧
即便沒有負面感受
有些東西我也不會再給予
對s大概也是如此
某個程度上
自己就是以一種僅是表面上看來不太相同的方式
把童年重演了一次
那些他們自我催眠 自我深信 自己對我的愛
卻在每個關鍵
都連基本的基本都缺乏的選擇。
我不懷疑他們心裡自覺得對我有愛
問題現實裡在那裡
現實世界一點都不存在的
為什麼也能不覺得心虛
不是什麼不懂愛
不是自己就是怎樣的人
因為對別人
你們就懂得愛 就不是那樣的人。
不說了先來去玩
等等還要上班
眼淚都流到鼻塞得吸不到氣了。
...
這次聚會氣氛融洽得很
沒有負面
但也就如此而已。
大家聊聊最近生活 表面的話題
我也知道對某個朋友來說
隨便講些個人意見 各自表述就算是深入了
(嗯)
覺得隨著年紀
一般社交的價值變得越來越低
或許人際關係上年齡還是有影響
不是說年齡不同不能成為親近的朋友
只是註定某些面向範圍上限制難免
彼此交集用的是自己過去的經歷
但你的現在
他們卻還沒有面對過
以前有個朋友問跟我們差不多年紀的都去哪了
我笑了笑
不久後他閃婚閃生子
這不就是答案了嗎。
婚姻家庭孩子工作
哪還剩多少時間交際
單身的慢慢學會享受個人生活
聰明的把工作交際和私人關係拉在一塊
但有幾個人像他們一樣交際是主要工作內容
其實即使他(以及許多其他年齡相近的朋友)仍然單身
也未必能成為常來往的朋友
年少時吃吃喝喝熱鬧氣氛愉快就可以
年歲過去
對相處的要求
要能真正對話不容易
除了共同興趣
還得有類似價值觀
"想聊什麼"
每個人心裡的答案天差地別
同樣談世界局勢
有人追尋權威明燈
視劉仲敬為圭臬
但信仰至此問卻也說不出個所以然
一個人得有多少歷史文化的知識涵養才足以論斷
我才疏學淺
不敢造次
信仰或不信仰
都沒有這個資格
愛因斯坦的理論
絕大多數人都不理解也不具備理解的能力
可以由於通過某種驗證被視為真理
文史不是科學
沒有真正的標準答案
一切都是解讀
尋求權威真理的和找尋自己看待理解世界角度的
終究還是不是一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