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個月看了很多國軍方面的新聞報導(例如軍校招生嚴重不足、役男服役服到出問題..)
以及網路上許多淒慘的例子與兵役複檢的經驗分享談,
也讓我想分享一下我兵役體檢最後幸運免役的心得。
小弟的免役的病症是「精神病」,這一項免役的比例,看網路上的分享,
感覺很低的樣子.........(至少相較於其它精神疾病)
因為年代有點久遠(民國97年),記憶可能不完全再加上現在有些原則可能已改變,
故有些過程可能現在複檢時不會出現(?)。
1.接到兵役體檢通知時,時間剛好在當年1月,在高雄市立民生醫院(兵役科指定的)。
於是小弟就事先準備好2間就診過的醫院病歷(就診時間前後總共至少3年),
在兵役體檢精神科這關就將病歷交給這關的醫師,醫師問了我一些問題後,
將二間醫院所判定的我的症狀都寫在備註欄上:
疑似 重度憂鬱症/ 疑似 急性壓力性反應
然後就結束了。(之後就等複檢通知了)
2.大約3個月後,兵役科通知我複檢的醫院為高雄榮民總醫院。
在精神科診間問診時,醫師問的大都是關於我個人的基本資料、家庭背景......等,
沒有問什麼特別的。
醫師說,複檢方式為需要住院觀察一週,回家等通知。
3.由於那時我是大四下學期,課與學分超多的(31,周一至五都課堂滿滿),
根本難以空出住院觀察的一個星期的時間(要請這麼多天與堂課的假也很不好請),
故高雄榮總第一次通知我的住院觀察一週的那幾日,我完全無法配合,
因此第一次的通知我沒有去。
4.由於如果通知二次複檢住院觀察我都沒有到,就會判為「體位未定」;
正在因這方面問題困擾之際,兵役科不知道哪來的點子,
就跟我家人說,要不要幫我轉到不需要住院觀察的成大醫院做複檢,
雖然複檢時間會比較長,但是不用住院觀察。
所以就接受兵役科的建議,將複檢的檢查醫院,轉至成大醫院。
(最後高雄榮總的判定結果當然是寫「體位未定」,
但當時複檢的醫院已轉到成大醫院了,所以這點沒差)
5.又隔了幾個月,9月終於開始我在成大醫院的兵役複檢了。
負責複檢的醫師是被稱為「精神科醫界的泰斗」
(但是問診方式讓大多數鄉民很不推薦就是),
在第一次看診時,醫師就問了我許多我個人的背景與我的過去,問了很多,
多到我都忘了問多久......
之後陸續幾次,就是來看診、寫量表、寫測驗評量、
和精神科其他各種不同部門的人員聊天評估......等,
所以我在複檢時,和我問診的臨床心理師或者測驗評估人員有很多位,
而不是只跟一位臨床心理師談而已。
這樣前前後後至少來醫院4、5次以上,每次時間至少都2小時以上一定跑不掉。
6.這樣又經過大約3個月,醫院最後判定我以「精神病」這一個項目免役,
(當時醫師認為我可能比較傾向躁鬱症)
不過收到通知時已經是又過1個月,隔年1月的時候了。
這樣,從兵役體檢到確定免役(收到免役證明書為止),大約將近1年的時間。
個人的心得:
1.就診病歷至少1年以上,越久的話免役機率就越大。
2.你是不是真的有罹患(過)疾病,精神科醫師與臨床心理師都能看得出來,
所以想要假裝有病,被識破實在是太容易了。
3.其實醫師問我的問題,大部分都很奇怪,跟我個人的身心背景沒什麼關聯......
不過,當時的我只覺得,「還是先相信醫師的專業吧......」。
4.在診間給醫師問診時,醫師旁邊有很多住院醫師與醫學系實習生同時在看(我)...
(至少7、8個人以上)
(看來應該是教學門診)
但我個人沒在怕這個,沒差。
5.確定免役的當下,自己安心了不少,因為我有先例......讓我知道再去服兵役,
會出現很可怕的後果。當知道自己不用當兵了,心中的大石頭總算放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