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是人類最大的武器,
文明之所以進步,
幾乎都仰賴先人的奇思妙想。
既然人類可以說是靠思考維生,
以思考為樂的消遺自然因運而生。
不管是最古老的壁畫迷宮,
還是語言產生後的謎語,
甚至是後來更細緻的對聯,
從意義來看,
都是一種謎題(puzzle)的形式。
而日本最流行的本格派推理小說、戲劇,
更可以說是以文字構築的
語言迷宮、語言puzzle。
而近代,實體益玩(mechanical puzzle),
還有紙上動腦遊戲諸如數獨之類蔚為風尚,
都再再證明人們對puzzle的關注不只是興趣,
甚至可能是一種本能。
puzzle 是人與謎題之間的對決,
所以大部分的puzzle是一個人玩的遊戲,
而且答案必須要少,
最好只能有一個,
否則便會認為謎題設計的不夠精巧。
例如許多人就無法接受一個多解的數獨。
一個人就能完成的殺人案件或不在場證明,
就是比有共犯來得令人拍案叫絕。
而在教育上,
我們也習慣每一個題目都有一個標準答案,
你可以說這是一種知識型puzzle。
儘管有人認為這過程之中,
動腦的成份並不多,
但我們還是時常可以在電視上,
看到許多冠以「智慧」「金頭腦」之類的
知識型puzzle的問答節目。
此外,人們已經習慣用思考來
解決生活上各種難題,
所以會很自然的討厭「無解」這回事,
因為無解通常意謂著挫折。
解決問題的第一個動作通常是分析,
所以大多數人也喜歡每個行為背後
都有一個充分的理由。
puzzle 容易導致的思考陷阱
總之,簡單的來說,
人們喜歡 puzzle 的理由通常是:
1. 每一個 puzzle 都是一場思考力的對決
2. 每一個 puzzle 都有一個標準答案
3. 每一個 puzzle 都有脈絡可以分析
但是這樣的喜好,
卻容易帶來以下的思考陷阱:
1. 將事情複雜化
2. 難以接受無解或多解
3. 難以接受沒有理由或無意義
先來看看以下這則經典寓言:
父子與驢
一對父子牽著一匹驢子準備進城求售。
一開始,路人指指點點說道:
「怎麼有頭驢也不知道騎?」
於是爸爸牽驢,兒子騎驢。
路人看到後,又皺起眉頭說:
「這個兒子怎麼這麼不孝順?」
父子倆趕快交換位置,爸爸騎驢,兒子牽驢。
之後路人看到又說:
「這個爸爸怎麼這麼不愛護小朋友?」
於是父子一起騎上驢。
路人一看,大驚失色:
「這兩人怎麼這樣虐待動物?」
最後父子兩人無計可施,
只好合力把驢子扛進城門。
結果,還沒走到市集,
父子倆已經累得半死,
驢子也因為掙脫掉入河中溺斃。
許多文章寫到這就開始註解
「人不應該耳根子太軟」。
然而這篇寓言最最經典的應該是:
1. 每一個人都認為自己說的是對的。
2. 每一個人所提出的意見也的確都有道理。
3. 有理的意見卻無法同時實施,甚至抵觸。
試想,當那些提意見的路人如果同時聚在一起
會發生什麼後果呢?
1. 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對的。
2. 既然我是對的,而你和我不同,
所以你是錯的。
當每個人都用之前慣性方式去思考,
那麼爭執就產生了。
他們似乎沒有
「每個人的意見都可能是正確」的選項。
這種情況在各種大大小小的討論區都會出現。
你可以不認同,你可以持保留態度,
但是你不能單純因為別人的意見和你不同
就馬上反對或是謾罵。
請在內心事先做好「全對推定」,
冷靜思考,
否則你馬上會陷入父子與驢困境,
而出現其實完全沒有必要的爭吵。
兩條領帶
一個喜歡吹毛求疵的女人,
買了兩條領帶,送給她丈夫。
第二天早晨,她看見丈夫戴上了其中的一條。
那女人很不開心地說:
「難道你不喜歡另外一條嗎?」
這笑話從我有記憶以來,
就一直出現在大大小小的笑話書裡,
可是卻完全笑不出來,
因為實在是找不出笑點。
後來長大才曉得,
哦,不管怎麼樣都不能讓文中的女人開心。
這則笑話後來又給我更深的領悟:
人家不採用你的意見,並不表示你是錯的。
這部分和方才
父子與驢似乎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然而父子與驢描述的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困境,
兩條領帶的找碴意味比較濃厚。
它可以不必是困境,
是因為某人的刁難才產生。
例如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以下的例子:
Q: 為什麼3D紅藍眼鏡不用紅色跟綠色?
A: 因為如果用紅色跟綠色,
你就會問為什麼不用紅色跟藍色。
有時候事物的選擇,
其背後不一定有什麼特殊的理由,
即使有,意義也不重大,
就像兩條領帶一樣,
即便你找到一個能夠說服自己
又能說服別人的理由去戴其中一條,
但那又怎樣呢?
你也不能一次戴兩條領帶。
所謂的理由只是幫助做決定罷了,
意義一點也不重要。
別像一隻不知該選擇吃哪邊的草,
最後猶豫不決然後被餓死的驢子就好了。
你可以有求知慾,你可以有好奇心,
但請接受你想問的問題,
有可能不是一個問題。
漢堡營養學
專家總是叫我們不要吃漢堡這種垃圾食物,
要多吃營養的食物。
例如白麵包、芝麻、生菜
、蕃茄、酸黃瓜、起司和牛肉。
首先,我並不覺得專家是說不要吃漢堡,
而是不要吃速食。
因為速食肉品加工過程很可能是不健康的,
再加上油炸的雞塊、薯條,
配上高糖的飲料,當然不健康啦。
再回過頭看看漢堡...
速食店裡的漢堡,其食材的比例很糟,
更是它不健康的原因之一。
一個健康的漢堡基本上是疊不起來的,
像美式餐廳那種攤成一盤的漢堡,
才有可能吃得健康。
(當然接下來就是看肉品的處理方式)
漢堡營養謬論,其問題在於比例錯誤。
就像老闆發一粒粽子或一枚月餅,
便宣稱公司有三節送禮福利,
或是中午只給十五分鐘,
便說公司有午休一樣。
中奬機率謬論
小明決定去買彩券
因為他發現彩券買了之後,
只有中與不中兩個結果,
所以中獎的機率是50%。
中與不中的機率,和漢堡的例子一樣,
在比例方面是有很大的差別。
雖然這是顯而易見的事實,
但很多人卻經常犯這種錯誤。
聖筊的機率
2006.3.22
連擲8聖筊 機率1╱6561
〔記者郭芳綺/恆春報導〕
連續擲出8次聖筊機率有多少?
答案是1/6561!
一名國中數理老師說,擲筊會出現3種情形,
每種筊出現機率就是1/3。
連續8次都擲出聖筊的機率,
也就是1/3的8次方,等於1/6561。
不過如果將「笑杯」和「陰杯」
都歸類為不獲神明認可的同一種類型,
另一種就是獲得神明認同的「聖筊」,
總共只有兩種類型,聖筊與非聖筊,
那麼,出現聖筊的機率也就是1/2,
連續出現8次聖筊的機率就等於1/256。
一般民間約定俗成禮儀中,
擲筊出現情形有3種,一平一凸稱作「聖筊」
意味信徒問求已獲神明認同;
兩個平面則稱作「笑杯」,
代表神明不置可否,通常被視為神明不認同,
信徒會重新再換請示內容,再來一次;
最後就是兩個凸面,稱作「沒杯」或「陰杯」
表示神明很明顯的告訴信徒,祂不認同。
文中很明顯犯了機率上的「比例錯誤」,
每次擲出聖筊的機率應該是 1/2。
父子與驢和兩條領帶說的是用和不用,
對或不對這種兩種狀態的問題,
但漢堡營養謬論說的不只是有或沒有,
而是有,但有多少的程度問題。
我們在討論事物時應該用不同的角度,
因為每一個事物都是「多維」的,
應該要用不同的象限去分析。
心理測驗 - 把大腦當成秘密盒
所謂的心理測驗大致上分成兩種,
一個是對於目前現狀的描述或反應。
例如:
你常會感到空虛寂寞覺得冷嗎?
當有人反駁你的意見時,
你會立即反擊回去嗎?
還有一種是意識形態,沒有特定答案。
例如:
圖中有位女性趴在桌上睡著了,
請問你認為原因是什麼?
不管是哪一種,都是試圖以問答的方式,
來勾勒出受測者的大腦連結。
每個人即使接收到相同事物的訊息,
其連結也是不一定相同的。
例如你在吃豆花的時候和女友分手,
那麼「豆花」就和「悲傷」產生了連結。
也就是說,
你所遭遇的每件事都在造就你。
同樣的,你的思考模式有很大一部分也受了
大腦連結支配。
因為大腦是很繁忙的生理機器,
所以思考的第一時間都是走捷徑。
而這個捷徑就是我們會掉入思考陷阱的主因。
有時不妨停下來,回頭看看自己的選擇,
別讓自己受到慣性的陷害。
人生的意義
前面談了很多答案的選擇,
但事實上,有些時候,
問題是沒有解答的,
而且也必須要坦然接受「無解」這件事。
就像所謂「人生」其實根本沒有所謂的意義,
意義這種東西只是為了讓人們好過,
所創造出來的東西。
我最常看見的一個例子是,
一個人在玩魔術方塊,
動作很快,
然後另一個人過來,
可能是父母,可能是朋友會說:
「啊你玩得很厲害是沒錯,
但這個有什麼意義?」
其實這句話是完全經不起考驗。
因為我也可以說,
你賺大錢,享受榮華富貴又有什麼意義?
這就回到最初父子與驢的情況,
你有你的意義,我有我的意義,
為什麼你的意義必須是我的意義?
每一個人都可能是正確答案,
討論這個實在有點無聊。
人生最特別的是,
每一樣東西都可能是你的答案,
但是也有可能每一樣都不是。
坦然接受多解,
也坦然接無解,
不要為了追求一個最佳解而捨棄各種可能,
也不要為了硬要有解而擠出一個不好的答案,
才是一個不受限的自由的大腦,自由的思維。
puzzlez
2015/12/15(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