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中港溪畔,阡陌縱橫─苗栗鄭漢步道

作者: taipei11827 (點點)   2014-03-16 22:15:56
中港溪畔,阡陌縱橫─苗栗鄭漢步道
圖文無音樂網誌
http://taipei11827.pixnet.net/blog/post/40530712
火車自竹南站離開後,沿著中港溪,緩緩駛進海線的第一個車站─談文。中港溪畔平原阡
陌,時值收割季節,耕耘機轟隆轟隆運轉,在閑靜寂寥的村落中顯得引人注意。
台鐵區間車,是海線交通的一大命脈。
區間車駛離,繼續南下。
在談文車站的天橋上,看到遠方山上有座突兀的石像。這就是這趟旅行的目的地─鄭漢紀
念碑。
自車站出發,沿著台一線徒步南下,鐵道就在一旁。走了大約一公里,經過便利商店、派
出所、福德宮、談文國小、公車站牌「江山儒園」後,就會看到鄭漢步道的指標。
台一線上旁的福德宮。
這家便利商店應該是這個村落唯一的糧食補給或休息站了。
台一線上的苗栗客運站牌。走到這裡,轉進小路,開始往山上前進。
再南下不遠處就是育達科技大學。
轉進小路,可以看到鄭漢步道的指標,這裡有幾棟建築物,都是出租給學生住的。
往鄭漢步道前進吧!
大約過五到十分鐘的柏油山路後,就可以看到步道口了。
感覺要進入另一個神秘世界的樣子,真令人有些緊張。不過這一條步道走起來其實非常輕
鬆,沒有很長很陡的山路,偶有上下起伏,卻很平順輕鬆,15分鐘後即可到達紀念碑。
一開始是枕木步道,走起來十分愜意。
開始有些上下起伏,卻不陡。
這一條步道生態資源豐富,走著走著,還有聽到松鼠窸窣的聲音呢。
這裡有樟樹、木麻黃、野牡丹等植物。
沿途都有樹蔭遮蔽,走起來十分舒適。
樹木生長趨於茂密,是否要到終點了呢?
步道長約一公里,看到石像便知離終點不遠。
走道步道終點了,紀念碑樹立眼前。
紀念碑下有座椅,可以休息,但其實會有些壓迫感。前方平台可以眺望風景。
在碑下休息,殊不知晴朗藍天維持不了多久,光線就倏然消失了。
鄭 漢生於民國36年造橋鄉談文村,家世業農。念後龍中學的時候,品學兼優、聰慧答禮
,但考量父母辛勞,便輟學從耕。民國54年9月2日下午4點,有幾個孩童 在村落北方的中
港溪嬉戲,其中一名孩童誤觸流遭滅頂,另一名孩童趕赴相救,卻被水勢困住。鄭漢正好
在岸邊耕作,聽到呼救聲,便奮勇跳下溪流就了他們。然而 鄭漢卻不小心跌入水中,誤
觸水壩傷重而遭溺斃,時值青春年華之際,見義勇為而捨生赴義。
仰望紀念碑,他默默地守護著這裡的人民。
鄭 漢紀念碑興建於民國65年,就是為了紀念英勇救溺而誤觸水壩鐵刺遭溺斃的青年─鄭
漢捨生赴義的精神。鄉民為了感念他的義行,特別立碑紀念。在當時,他的義 行博得社
會的讚揚,雖歷經35年的光陰,他的光輝仍照耀人間。老一輩的長者依稀記得,然而因立
碑時間久遠,缺乏照料,孤立在荒煙蔓草之中,逐漸被人們遺 忘。有感於此,張雙旺先
生便結合鄉親與育達科技大學的師生整修紀念碑與周遭環境,重新喚起人們記憶,希望藉
此英勇救溺的事蹟能啟發人性光輝,導正功利本位 的社會,樹立良好的典範。
看著一塊塊的石竭題字,悼念當時的英勇事蹟。
從平台遠眺,可以眺望中港溪畔的阡陌農田。來訪當時,已步入收割季節,黃綠交織,鐵
道相偎。
記得我第一次來並準備離開的時候,有兩位叔叔阿姨在這裡割草,一個禮拜後再來到這裡
,沒有雜草擋住中港溪方向的視野,真是好多了。其實公所和學校都很用心在維護這裡的
環境呢。
在春寒料峭的季節,出現短瞬間的陽光。
中港溪畔在一旁,黃澄澄的稻田象徵收穫滿滿。橋梁是國道三號。
中港溪的河床,有不少鳥類聚集。
平原阡陌,一片棕黃,溪流與鐵道相伴。
來自天空的小驚喜。
隨著氣流不斷向上盤旋。
一塊又一塊的農田。從山上俯瞰一切都變得很渺小。
從這裡可以看到海線鐵路的彎道。鐵道沿著溪流與山勢興建,便在此形成了大彎道。
民國39年19月25日,苗栗正式設縣並置造橋鄉。現有造橋村、平興村、豐湖村、大西村、
錦水村、大龍村、朝陽村、大談文村及龍昇村共9村112鄰。在交通方面有國道通過,設造
橋收費站。鐵道在民國9年設站。從鄭漢紀念碑可眺望鐵道橫貫於平原中。
EMU800型微笑號在海線試車。
「造 橋」一詞由來應比文字記載來得早,但可追溯到清雍正末年。當時竹南苗栗兩地來
往頻繁,而南港溪的河床較低矮,每當潮滿漲退之際就會阻礙兩岸交通,非常不方 便。
於是,地方有志之士便興起造橋之聲相呼應,募款造橋並興建福祠在一旁,祠上門聯寫著
「福蔭千村客,神扶萬載橋。」首揭橋名。後來命名「登雲橋」,又名 「造橋」,於是
造橋之名焉然而生。
北上南下區間車交會。
自強號高速通過談文站。
區間車南下,緩緩經過大彎道。
就這樣,拍照一拍就是整個早上。突然發現,遠方突然出現一列紅色列車。剛開始甚感詫
異,原來遠方也是鐵道路線,試運轉的普悠瑪號疾駛而來。
普悠瑪號果然不一樣,帶著一股殺氣高速朝談文站而來。
普悠瑪號接近談文站,速度卻開始慢了下來。
鮮紅的普悠瑪號,紅色車頭十分顯眼。
普悠瑪號通過大彎道。
即將通過鄭漢步道山腳下。
普悠瑪號在這裡停了下來。原來是因為海線鐵路有不少的單線區間,需要等待列車交會後
才能繼續前進。而南下不遠處就是談文南號誌站,等北上列車交會後,才能繼續南下。
讓普悠瑪號停下來的罪魁禍首,就是這班北上區間車。
莒光號通過談文站。
在這個C型大彎道看火車,火車弧線顯得特別美麗。
下山了,離開鄭漢步道,回到談文車站。這座木造車站是海線五座日式木造車站之一,而
談文站是座無人車站。
海 線的五個木造車站─談文、大山、新埔、日南、追分等站,都是日治時期所興築的木
造車站,保有「牛眼窗」的設計。牛眼窗原稱「老虎窗」 (Dormer),指開口在斜面屋頂
的窗戶。主要是因為台灣氣候濕熱,為了保持通風,都會在屋頂較高處設置這些小窗戶,
是當時很常見的設計手法。
無人售票的小車站,搭車要在車上補票。
這座車站也因此被列為苗栗縣地古蹟之一。
典雅的梁柱設計。
從月台上看談文車站站房。
狹小的候車室,寂靜的環境,有多少過客在此往來?
談文車站整體站房,小巧而精緻。
等車回家的時候,看到了牆上的塗鴉:對別人來說這裡或許很偏僻,但對我們來說,卻是
一種回憶。
是阿,每一趟的旅行,都是特別的回憶,讓自己心靈有所成長,就是我最大的收穫。
交通資訊
談文車站:苗栗縣造橋鄉談文村仁愛路29號
(圖片來自Google Map)
作者: buslion (公車獅)   2014-03-17 17:10:00
推一個 下次有機會去走走 上面看火車很漂亮
作者: yuenru (有挑戰很好呀)   2014-03-21 11:56:00
推一個 第一次知道這個鄭漢
作者: timmylin (再也不寫程式了...)   2014-04-05 17:22:00
推一個 昨天順路跑去, 很清幽, 而且山頂風景真的很棒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