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反式脂肪

作者: porschewu (吳破許)   2013-12-05 22:37:28
先前整理了一些反式脂肪的相關知識,分享給大家
好讀圖文版請見http://porschewu0714.blogspot.tw/2013/08/blog-post.html
==內文==
北歐人消耗飽和脂肪的數量高於美國人,但冠狀動脈心臟病發生比例反而較低。飽
和脂肪是來自肉品、奶製品、棕梠油或椰子油的脂肪,吃這種脂肪會使血液裡的膽
固醇含量升高,與心臟病的風險有直接的正比關係。
可能與美國食品裡含有較多的「部分氫化」的脂肪有關。
飽和脂肪是由碳原子鏈構成,碳連接氫原子,皆達飽和。蔬菜油裡的脂肪大部分是
不飽和的,碳與碳之間有些是以雙鍵形式鍵結。把這種未飽和脂肪放進氫氣裡,利
用鎳當催化劑,可使一部分碳原子間的雙鍵打開,重新和氫原子結合,造成「部分
氫化」的脂肪分子。
從實際面來看,「順式」的不飽和脂肪經過氫化後,成為「反式」的部分氫化脂肪
,有以下優點:
1.「反式」部分氫化脂肪,分子原子鏈較直,脂肪分子較緊密排列。因此,液態油
會變成固態脂肪,適合製造人造奶油以及烘培用油
2.和一般油脂相比,與氧氣接觸後較不會產生腐敗油臭味
3.wiki還表示說有能增添食品口感以及不易變壞,可作大量儲存(意味成本較低)兩
點優點
圖一:不同的脂肪酸的分子結構圖
通常太美好的東西不太可能是真的。荷蘭瓦赫尼恩(Wageningen)農業大學的卡藤
(Martijn Katan)實驗結果顯示:食用反式脂肪會得到較多的LDL脂蛋白(壞膽固醇)
,較少的HDL脂蛋白(好膽固醇)。
所謂LDL即為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而HDL為高密度脂蛋白
(High-density lipoprotein)。根據wiki:LDL攜帶的膽固醇水平與心血管疾病的
發生存在緊密的正相關,因此LDL膽固醇普遍稱為「壞膽固醇」。請注意,低密度
脂蛋白並非膽固醇。我們來看看【57健康同學會】潘懷宗怎麼解釋這兩個差異呢,
想必看完你就清楚了:
LDL常見與疾病的關聯為:
由於低密度脂蛋白將膽固醇運送至動脈,過高水平的低密度脂蛋白會造成動脈硬化
、心肌梗塞、中風及周圍動脈疾病。所以低密度脂蛋白內的膽固醇會被稱為「壞膽
固醇」。當然,並非它本身必然是壞的膽固醇,而是要看它被送往甚麼地方,與長
年累積的數量。
證據顯示低密度脂蛋白的濃度及大小,相比在它之內的膽固醇濃度,才是最與動脈
硬化有所關連。最健康的是有少量的大型低密度脂蛋白及沒有細小粒子,但卻是非
常罕見。高濃度的細小低密度脂蛋白 (LDL) 是最常見而又不健康的情況。
另一研究是由美國南卡羅萊納醫學大學的葛蘭霍姆(Anne-Charlotte Granholm)發
現,反式脂肪可能會損壞記憶力並影響學習。實驗過程是:要求老鼠記住迷宮的道
路。普通餵食大豆沙拉油的老鼠在一周以後就可以記住路線,而另一群餵食10%氫
化過的椰子油的鼠群,則須費大番功夫才成功。
加拿大成為全球第一個要求在包裝食品標示反式脂肪含量的國家,於2003年起開始
實施,美國2006年起跟進,台灣自2008年1月1日開始也開始實施,圖二可以看到新
要求的標示。
圖二:新舊營養標示
主要內容選自《科學新聞不能這樣看(Let Them Eat Flax)》by Dr. Joe Schwarcz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