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交繁衍存在目的 研究:後代不易罹病
http://udn.com/news/story/6812/2183337 聯合
英國生物學家拿水蚤研究發現,有性生殖產生的後代,比無性生殖
更不易生病。有性生殖帶來遺傳變異,「躲避疾病」解釋了儘管性
交繁衍後代的代價不菲,卻仍存在於自然界的原因。
法新社報導,從進化觀點來看,有性生殖可被視為毫無成功機會,
因為相較於同樣存在自然界的無性繁殖,有性生殖既費時又費力。
試想,彆扭整羽的孔雀開屏以吸引雌雀,卻可能讓自己輕易成為老
虎和野狗的點心。
即使沒有掠食者威脅,性交及事前的準備儀式也可能有危險性,比
方說,為爭奪交配權,雄鹿會鬥角,雄獅會互鬥,而兩雄相鬥有時
不會好有下場。
一些動植物採無性生殖,比方說海星和香蕉,甚至有些鳥和蜂也這
樣。
簡而言之,沒有雄性參與的生殖,不但過程更快且更不需擔心受怕。
然而,性交仍是世界上動植物把基因傳給下1代、確保物種存活的
最主要方式。
蘇格蘭史特林大學(University of Stirling)生物學家奧德(St
uart Auld)指出:「演化生物學上1個最古老的問題就是,為何要
性交?」
達爾文的天擇定律規定,不選擇簡單的無性生殖,反而從事困難度
較高的有性生殖,有性生殖就必須擁有某些重大優勢。
的確,有性生殖刺激遺傳變異,讓下1代的基因組成更有利於在瞬
息萬變野外環境中壯大。
相形之下,無性繁殖不會產生遺傳變異,因此一旦環境惡化,下1
代將欠缺為適應環境而須繼承的基因。
奧德告訴法新社:「但是,性交須擁有比無性繁殖多兩倍的效率,
才能超越必須付出的代價。若天擇支持性交,那麼有性生殖的母體
,要不須產下達無性生殖母體所產兩倍數量的下1代,要不下1代得
優質兩倍。」
提升對抗疾病的能力,是伴隨有性生殖的遺傳變異主要優勢,生物
學家長期以來同意此1觀點。
但創造1個環境確認這個觀點總是有其困難:不同物種性交策略的
代價和好處,要怎麼去做比較?
為避免把毫不相干的事硬湊在一起作比較,奧德和兩名同事拿既可
以有性也可以無性生殖的水蚤進行研究。
奧德說:「拿無性生殖和性交繁衍的下1代來跟母體做比較,我們
發現性交產生的後代比較不會生病。」
他解釋說,結果,「躲避疾病」這項恆久不變的需求解釋了性交雖
「代價」高昂,卻仍然存在自然界的原因。
這項發現發表在英國期刊「皇家學會報告生物科學版」(Proceedi
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作者:
Kohlberg (宇智波騙你)
2016-12-21 20:43:00可以修幹和自己打手槍你要選哪一個?
作者:
madden (《我是一個小說家》)
2016-12-21 20:59:00跟誰性交阿= =你以為要性交很容易膩?
作者:
johnwu (就是醬)
2016-12-21 21:06:00哈哈
作者: saltation (saltation) 2016-12-21 21:42:00
這樣也一篇 果然是英國研究
作者:
q210216 (瑋仔)
2016-12-21 22:28:00幹你娘陰國研究!
作者: kcento (kcento) 2016-12-21 22:29:00
英國跳沼
那為何海星不會滅絕.. 無性生殖又能抗病 也算超級物種了
作者: damu (damu) 2016-12-21 23:54:00
這種生物學常識也可以當新聞?
作者:
vking223 (vking223)
2016-12-22 06:26:00我好奇另一個邏輯問題是,細菌病毒很多也無性繁殖結果也存在數萬年,證明"突變力"能否適應變遷才是重點
作者: zyyym (無聊的人G) 2016-12-22 15:35:00
供三小
作者: fjrken 2016-12-22 16:07:00
亞當夏娃後代亂倫,才有地球目前人口。所以這群人怎麼搞還是亂倫。
作者: funsheep27 (羊毛) 2016-12-23 10:41:00
這樣也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