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時我朋友因為重組家庭的緣故因此多了一些親戚,也因為這樣逢年過節也必須要回到新的阿嬤家過節。
在那邊我朋友還多了一對姊妹,姊姊年紀與我朋友同年,朋友只略大姊姊幾個月。
熟稔之後在聊天中才知道原來這對姊妹從來沒有上過學,所以她們不知道什麼叫寒假。
她們的父親並不住在家裡,只有逢年過節時才會在年節期間各種意想不到的時刻出現,例如除夕的半夜當大家都熟睡時叫門。
家裡平時只有阿嬤與那位親戚(姊妹的親生母親)與兩個女兒,阿嬤好像管不太動兒子的事,所以兒子要來就來要走就走,只知道這家裏面的人都靠阿嬤擺攤吃穿。
每年回家時常常要繃緊神經,常常會害怕姊妹的父親突然出現,出現時常常伴隨著哀傷與怒罵,還有快要報警的劍拔弩張。
我朋友當時非常羨慕姊妹都不用上學,沒有作業的人生,但這種每年上演一次羨慕的情緒沒有太久。
姊妹的媽媽決定要離開這個家,帶著姊妹離開去租房子,同時也讓姊妹去上學。
這都是又一年大家又回到阿嬤家時才知道的巨大轉變,也可能其實大人都知道,只是不告訴小孩子而已。
那時候我朋友已經大約五、六年級了,但姊姊還在讀國小三年級。
雖然聊得課業都差不多輕鬆,但話題漸轉變成「喜歡的人」。
我朋友國小只喜歡五月天,就是別人跟他說五五六六孫協志超帥的時候,朋友還會硬要跟別人吵架的那種。
所以很自然我朋友其實沒什麼偷偷暗戀的故事,但是姊姊說她有喜歡的人。
她說她喜歡的人非常聰明,而且很帥、又高,還對她很好,會給她巧克力。
那時候我朋友心裡想的是:真不虧是姊姊(姊姊的身材不錯,在我朋友還沒發育穿內衣的時候她就開始穿內衣了),也暗自羨慕別人交男朋友了。
國中時我朋友有了第一支手機,是預付卡那種,簡訊一封三塊,每次字都要打滿。
有了手機之後我朋友便在過年期間跟姊姊交換手機號碼以便傳簡訊聊天。
國中了,但姊姊還在國小,這種感覺很怪。
明明聊天的內容是國中生會聊得內容,例如跟朋友吵架或是家裡怎麼樣了,又或是喜歡的人、學校的事。
但常常會在聊到學校的事情會有明顯的斷層差異。
她們還是會聊到姊姊的男朋友的事,而且他們並沒有分開,只是姊姊說他變得「很忙」,沒辦法常常在學校看到她。
後來我朋友與她漸少聯絡,直到國中快升高中時,又是過年回去看到姊妹的母親哭得淅瀝嘩啦滿是抱怨。
才知道女兒離開家裡了,卻也因為離開家裡了,親戚在姊姊的房間裡找到了一些情書。
情書上寫得是老師,而且老師已婚。
也才知道原來姊姊那時候跟我說的男友原來是她的班導師。
那是蠻怪異的現象,少女是十幾歲的年紀,但學的東西卻是國小生的東西,談的戀愛卻是成年人的「方式」。
姊姊離開家裡之後自己在鞋店打工,然後在我朋友高中快畢業的時候奉子成婚。
又在大學快畢業的時候逃家把小孩丟給自己的母親,然後又在朋友大學畢業正在找工作的時候又奉子結了婚。
這段時間她的母親從沒打算認真地把自己的女兒找回來,與其說是導回正軌(朋友並不認為姊姊走的人生不是正軌)。
最後一次聽到她的消息是,她離開了第二任丈夫,與一位已婚男士在一起(會知道的原因是因為這位男士剛好是她親戚的朋友)。
但當這位已婚男士為了姊姊與自己的妻子離婚之後,她又再喜歡上已婚的藝術師傅。
這次比較慘,對方的老婆直接抓姦拍照片貼網路,告上法院把事情鬧得沸沸揚揚。
我並不想完全把姊姊自己的選擇全部歸咎在國小時班導師對她做的事,也許每個人都有一點責任。
包含她的父親,不該認為只要給錢就是關愛孩子;包含她的母親不該只沉迷在賭博的快感中,也不該只是擺擺手說她老了而不拉孩子一把。
也包含我朋友,在那個時候沒有聽出她的抱怨其實事有蹊蹺。
這種事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歪斜出了差錯,甚至不知道如何預防起。
更無法確認這往後看似她自願選擇的人生是不是有那麼一點點與童年有關。
尤其這種看起來似乎是「兩情相悅的事」最難以歸咎責任。
但如果可以的話,如果可以多關懷身邊的人,是不是這種事可以避免,哪怕只是一點點的。
※ 引述《R00632 (以德服人)》之銘言:
: 誘拐小六女童談師生戀 狼師趁畢旅拉進廁所愛愛判5年定讞
: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350570
: 台南市某國小9年前曾有一名謝姓班導師,與班上12歲女學生傳師生戀,甚至在畢旅
: 時發生性關係,但女學生畢業不久即結束。5年後,女學生就讀高中時,因對異性反
: 感接受校方輔導,全案才曝光提告。最高法院維持歷審見解,認為謝男罔顧師道,
: 今日上訴駁回,判處有期徒刑5年確定,謝男也遭學校解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