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家有一位沒什麼存在感的思想家,叫做告子。
: 告子在與孟子辯論時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話:食色,性也。
: 意思是說:食慾跟色慾是人的本性。
: 沒有食慾,沒有色慾,你就不是人。
: 所以儒家是鼓勵打炮的。中國在人口這方面已經超英趕美了。
: 這都是儒家思想的功勞。
不要瞎掰好嗎.jpg
首先,告子在思想史上一般不會歸類為儒家,韓非提過戰國時期「儒分為八」,但之中應
該是沒有告子的。目前戰國時儒家的代表人物,還是孟子跟荀子。
再來,告子這句話出於《孟子》,是孟子在討論「性」的時候提出的反論之一,簡單來說
就是辯論用的稻草人,原文如下:
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內也,非外也;義,外也,非內也。」孟子曰:「何以謂仁
內義外也?」曰:「彼長而我長之,非有長於我也;猶彼白而我白之,從其白於外也,故
謂之外也。」曰:「異於白馬之白也,無以異於白人之白也;不識長馬之長也,無以異於
長人之長與?且謂長者義乎?長之者義乎?」曰:「吾弟則愛之,秦人之弟則不愛也,是
以我為悅者也,故謂之內。長楚人之長,亦長吾之長,是以長為悅者也,故謂之外也。」
曰:「耆秦人之炙,無以異於耆吾炙。夫物則亦有然者也,然則耆炙亦有外與?」
告子篇是《孟子》中討論「性」最重要的篇章,完整論述了孟子的性善思想。注意,這裡
的性絕對不是sex,而是人的本性。在這幾篇中,孟子都先提出告子的說法,再加以辯駁,
藉此來說明他的性善論。回到這句話,要理解告子的意思,必須結合前後幾篇一起看,基
本上告子的論點就是「生之謂性」,在他看來,所謂的「性」就是動物性,「甘食悅色」
者也,也就是生理需求和欲望的追求與滿足,因此「性」是沒有方向性的,自然也就沒有
性善或性不善之分別,而是取決於外在的影響(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袂諸西方
則西流)。孟子當然不同意,他認為告子的說法只侷限在經驗事實的範疇,這樣的「性」
和他要討論的性善之「性」,根本處於不同的層次。告子的性確實存在,因為人確實需要
這些欲望的滿足,但孟子認為人不只有動物性,而是有著道德的本性,也就是四端和仁義
禮智,這是人性的「實情」,所謂的性善,就是「順著性的真實方向的話就能實現善」,
但性善不代表人就不會有不善,性善只是成善的可能,應然不能直接推導至實然,如果人
都乖乖發展、順從自己的本性,那當然會成善,但偏偏就是有「自暴自棄」的人,戕傷自
己的善性,使之牛山濯濯,是「弗思之爾」,是你自己放棄治療、不去感受、掌握、發展
自己的四端,那並不是人性的問題,「非才之罪」也。
孟子的性善要講還有N多可以講,這邊只是很粗淺的解釋一下。總之原PO的引用是完全的
曲解,告子的那句話根本不是鼓勵性愛,他要表達的是「性」的內涵和本質究竟是什麼,
所以請不要斷章取義。
然後推文也讓我看得頭很痛
a38543356: 儒家孔子並不反對打砲 詩無邪 詩言志 主要是用詩表達抒發情緒 包括詩經中
的糜糜之音
這句正解,《詩經》最原始的功用就是讓王可以了解人民的生活和心情,所以才有采詩官
,而禮樂向來並稱,音樂的作用就是洩導人情,調解人民的情感,不至於氾濫成災。傳說
中詩經原有三千首,但孔子把裡頭的淫詩都刪掉,所以剩三百首,當然目前學界都不太同
意這個說法。重點是詩經中本來就有一大堆吟詠愛情的篇章,被稱為靡靡之音的鄭衛之風
尤多,這其實很正常,因為詩經有一大部分本來就是民風歌謠,民歌不談情說愛才奇怪。
當然後世儒者通通改用詩教傳統去解釋就是另一回事了
至於有人提到宋朝的儒學跟朱熹,只能說大部分人觀念都錯蠻大的,什麼不孝有三那種說
法也掛在儒家頭上,請告訴我儒家哪本原典有這幾個字好嗎?宋朝的儒學和孔孟的原始儒
學頗有差異,和漢儒的經學差異更大。用最簡單的話來說,宋儒最重視的是心性義理之精
微,用牟宗三的話說就是道德的形上根源,也就是孔子當初幾乎沒提到的「性與天道」,
他們探討心、性、氣、理的關係,試圖建構一套能涵蓋宇宙論、形上學與道德論的思想。
朱熹在南宋就已經是名滿天下的大儒,程朱理學在北宋中後期的勢力已經大到會被朝中大
臣聯手打壓,甚至爆發了幾次的學案,牽扯到朝廷中的政治權力鬥爭,所以當時的理學家
絕對不是默默無名。朱子學被立為科考定本的確是在元朝,理學的僵化也從此開始,所以
到了明末才有王陽明對治理學末流的心學。後世不斷為人詬病的吃人禮教,確實有些東西
在二程朱熹的時代已有徵象,但更多是出於統治者需要而進行的選取改造,這種事毫不稀
奇,因為早在漢朝就已經在這麼幹了,思想和學術統一這種事,沒有一個朝代不做的,即
使已經不用皇帝的稱號,幹的事情還是沒變過。
好啦,非常粗陋的講了一點東西,直接end的人只要知道這篇原PO在亂講就好,當然如果能
讓你對儒家有稍微多一點點的了解,那就太好了。另外這真的是很粗略的講也沒翻書,要
是我有哪裡講錯拜託用力打我臉。
西斯點喔,對不起沒伴侶的肥宅沒那東西欸,這樣會被砍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