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出生就是一個人,不是每件事都能找到同伴一起去,如果僅因為這樣就留在原地,很容易錯失看見新風景的機會。有人當下可以分享固然開心,但一個人也能過得很好,誰說自個兒消遣必然無聊?沒人牽制、無需配合,即起即行,恣意隨性,養成自得其樂的本領,練起來放才是正經事。
1. 看電影:別說是熱門片剛上映的週末,如果沒事先上網訂票,光是現場買兩人連座,無異難上加難,櫃台工作人員抱歉地告知只剩前三排,要不是得仰著頭便是兩個小時都得歪一邊。這時候一個人去,往往可以有中後排的單人座。好位子,不選嗎?有些片子屬於藝術片或催淚型,或適合看完獨自深思咀嚼,如果隔壁坐著友人,可能需顧忌形象,或不好意思冷落對方,總得說些話什麼的。改成一個人前往戲院,這些麻煩可都省了。
2. 古典音樂會:理由同上。去的人不對,還不如自己去。
3. 逛街:友人品味喜好各異,一群人出去更是人多嘴雜,路上逛到不同店家所停留的時間便會彼此牽制,不好意思催促人也不太想麻煩人家等你慢慢挑,何不一個人上街?愛逛多久就逛多久,無需怕耽擱到別人或被耽擱。
4. 自助旅行:年輕人跟團比例降低,自助行倒是有逐年增加的趨勢。跟上述情形類似,也許每個人感興趣的景點不同,欲徘徊拍照的時間自然有長短之別,總不好要人家等你一個人只為了把風景拍個過癮才走。自己背著行囊上路,偶爾沙發衝浪(Couchsurfing),不但自由自在,說不定還有機會遇見更多驚喜。
5. 看展覽:每個人對藝術作品觀賞的速度步伐和理解程度有別,也許你走到第二個展間,對方仍在第一間,或看得比你還快,等來等去,不在同一個檔次。
6. 慢跑/游泳/單車:每個人運動習慣的速度和強度不一,有時候為了同伴必須分神放緩腳步,或是跟得氣喘吁吁,無法專心一致做運動,無形中降低運動質量。
7. 喝酒:難以啟齒的心事,手機中的聯絡人名單一一滑過,卻沒有一個合適吐露的,這時候也許對陌生人反而容易開口。找間人少的酒吧,最好是友善好聊的bartender,你們不認識彼此,生活圈也沒有交集,你靜靜地獨坐吧台,圖的是一個人的微醺放鬆。
8. 開車:心煩意亂的時候,和誰也不想說話,想像自己是公路電影的主角,就上路吧!帶著幾張CD,最好朝山上或沿海開去,窗戶搖下,恣意迎風,往天涯的盡頭單飛。
9. 唱KTV:擔心自己歌喉不夠好,不好意思在眾人面前獻醜,一個人包廂適合悶騷的你,沒人搶麥克風,也不會被冷落當壁花,愛怎麼唱就怎麼唱,扭腰擺臀大解放,沒有他人在場不用顧忌目光,唱累了還可以上上網休息一下,帶筆電去也是另一個中場選項。
原文:http://www.citytalk.tw/zine/article/1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