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恕刪,以下文長~
之前讀一本書為「無緣社會」就在談原PO所說的孤獨死,
無論日本還是台灣都有越來越多類似的案例,
其實起因於這社會科技發達及人情淡薄,
當許多通訊軟體的發達,不覺得人與人之間有因此拉近,
這種快速搭上的情誼很容易就消逝而失去連結,
不如那些持續有在聯繫的老朋友。
的確每個人都會老,而生活型態有許多方式,
一個人好好的生活到老也是一種選擇,
我想過極大的可能這是我未來生活樣貌,但我不會想得太悲觀。
我的工作過去經常接觸許多原PO所描述單身終老的長輩們,
會選擇獨居不外乎是這幾類:
1. 已婚喪偶但子女有了自己家庭後離開故鄉,自己也不願意離開老家
2. 已婚喪偶但因為與子女關係不睦而與子女失聯,獨居租屋處
3. 離婚或一直都是單身,兄弟姊妹已逝或未聯繫
4. 感情狀態不明(?),自己選擇獨自居住
但是獨居並無想像中可怕,只要還保持著與外界的聯繫就可以正面以待,
我不敢說獨居一定都是樂觀的,
我們也碰過要接獨居長輩來參加過年圍爐活動時,
到家中才發現他就這麼坐在椅子上安詳離世,
但真的就是孤獨死這樣悲涼嗎?
其實不全然是。
雖然台灣的長照服務沒有真的很完善,也還有許多要改進的地方,
但是只要夠了解長照的資訊,其實很多服務都可以讓獨居生活既自由又不怕孤獨死,
例如:送餐服務可以提供一些沒辦法自己準備餐食的長輩中午及晚上能夠飽餐一頓,
或者居家服務固定有照顧服務員到家中協助長輩整理家裡或身體照顧,
說到經濟能力的部分,其實這樣的服務都有政府補助,
的確還需要自付一些費用,但我想一個月一千上下的費用應該足以支付,
而這些服務都是與人的接觸之一,就可避免孤獨死的狀況。
台灣各地都有長期照顧管理中心可以洽詢。
每個人都會老,但老其實不等於生病,
我想一個人健康老或者活力老也都是未來可能的樣貌,
而我想分享一位之前服務的獨居個案。
他是一位獨居的男性,喪偶後兩個兒子有各自生活後就失聯,
這位長輩就一直獨自居住,
他右腳不太方便所以拄著拐杖,但生性樂觀,所以來到了我們的日照中心。
日間照顧中心是一個白天可以來活動、吃飯、運動以及交朋友的場所,
晚上再回到自己的家休息,這位獨居長輩來到中心活動,
不只讓他的獨居生活在白天很豐富,而且也有了人的連結,
他每天早上一來就是拿著掃把慢慢地拄著拐杖掃著外頭廣場,
下午再去整理資源回收,開著他的電動代步車去賣,
他領著一個月七千多塊的政府補助,生活雖不寬裕,但一直很正面生活,
而且覺得自己每天的打掃是有意義的。
這是他活動時的紀錄,做蛋糕、畫畫及煮菜都難不倒他,
有時候覺得長者因為有著很珍貴的人生經歷所以都是寶藏。
http://imgur.com/Iogzctf
不過當然有遇上一個人生病的時候,
還記得那時候他的膝蓋感染要開刀,真的沒有親人可以帶他去,
我就陪著辦理住院、中間探望到出院接送,
如果這些只有他一個人真的做不來,也真的需要旁人協助。
相信這版上的朋友都有規畫著一個人的未來,
我只是想順勢分享單身老後的生活不是那麼不可行與悲觀,
人與人的連結也不是只有結婚生子一種,
與朋友、社群的互動也是一種方式,
當我在與這些長輩互動時,就想著每個人都會老,我以後也希望被這麼對待,
就算一個人慢慢變老也不怕,
因為還有這些很棒的空間存在著,
白天有熱鬧溫馨的活動可以參加,晚上還可以享受一個人的時光,多好!
從年輕時開始規劃自己老後的生活也很重要,
我也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了,
放棄急救因為需要證人所以還未辦理,
但既然決定了一種生活方式就要對自己負責,
老或死真的不是單一負向的詞,
找個三五好友有共識要一起單身到老創造一個共同居住空間也很棒。
大家一起加油喔!
1.無緣社會一書:https://goo.gl/ZGy9Og
2.好友揪團預備退休 買地蓋房一起吃住一起葬:https://goo.gl/8qI8za
3.器官捐贈同意書:https://goo.gl/uRbLDR
4.預立醫療自主計畫手冊:https://goo.gl/h0CWj1
5.各縣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https://goo.gl/Eezq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