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疑似行星核 有助探索氣態行星成因
https://www.cna.com.tw/news/ait/202007020307.aspx
(中央社華盛頓1日綜合外電報導)天文學家發現一顆質量是地球39倍大的岩石行星,正
以高速環繞恆星運行,推斷這是氣態行星大氣逸散後的殘存內核,且這顆氣態行星可能曾
經比太陽系最大的木星還巨大。
研究人員今天表示,這是歷來發現體積最大的岩石行星,可能也是第一顆為人所知的行星
核,這讓天文學家有個絕無僅有的機會,更深入探索木星之類的氣態巨行星內部樣貌。
這顆行星名為TOI-849b,環繞一顆比太陽小一點、溫度低一點的恆星,距離地球730光年
。一光年相當於9.5兆公里。
氣態巨行星由厚厚的大氣層包裹堅硬核心所構成,大氣成分大多是氫及氦。
這項研究刊登在「自然」(Nature)科學雜誌,英格蘭華瑞克大學(University of Warw
ick)天文學者阿姆斯壯(David Armstrong)是第一作者。
阿姆斯壯說:「這顆行星可能曾是像木星那樣的氣態行星,後來在劇烈變化中失去了外層
(大氣),可能是在快要成形時與另一顆行星相撞,或者因為之後太接近它所環繞的恆星
,大氣被剝除。」
「另一種可能性是這顆行星在成形過程中遇到阻礙,有了核心卻沒能收集到一般預期要有
的氣體。」
TOI-849b行星直徑4萬3500公里,只比太陽系中最小的氣體行星海王星小一點,但比地球
直徑1萬2700公里大很多。
這顆行星距離它所環繞的恆星極近,比水星到太陽的距離還短,運行速度比地球快10倍,
繞恆星一圈只要18小時。
阿姆斯壯表示:「TOI-849b行星本身質量比我們預期的氣態行星核應有的質量還大,這可
能意味一種我們尚未知的新行星形成過程或演變途徑。」(譯者:曾依璇/核稿:劉學源
)109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