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var (傭兵鬥士)
2014-05-05 13:17:47僅僅就我自己的看法補充正信的部份
其實佛教裡面說正信只是不得已而為之。
佛陀說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砂,眾生難以辨別哪個老師說的才是佛的教導,
所以佛陀滅度時傳了四依法,讓弟子有個辨別真假的依循:
1.依法不依人:法是經典,要以經典為依據。人修的再好,也未能圓滿,常有修
錯了,反而一直助長貪嗔癡而不自覺,你照單全收,豈不虧大了。
2.依義不依語:要理解經典的意涵,而不是表面的字義,這是我們常犯的錯誤,
一定要避免。所以只要意思對了,也可以有很多種說法,並沒有關係。
例如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這很常讓我們只看到表面的字義,
這句話讓人感覺無限狂妄 (個人覺得聖經遠比佛經容易讓人誤解表面字義)
,要理解這句話,要先去明白耶穌說的"我"是指什麼,這是關鍵,但比較深,有
點難度。
3.依了義不依不了義 4.依智不依識 (這兩項就不贅述了)
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教你佛陀所觀察到的宇宙人生的真相。既然是教育,當然就
得規規矩矩的上課,但現在人都不喜歡這一套,老喜歡一點神通,喜歡一點刺激
的,當然妖魔鬼怪就樂於搞點把戲來騙你,刺激又新鮮,很符合現代人的胃口,
我們被騙的團團轉還很高興,都不知道祂把你帶去哪裡了。
而這些要騙你的妖魔鬼怪當然不會說他不是佛教,說了就讓想學佛的人不跟祂學
了,無利可圖,問題就出在祂教你的並不是佛陀的教育,似是而非,卻又說是佛
教,難以分辨。所以才會出現"正信佛教"這個名詞。
如果佛教就是佛教,不是佛教的就不要說自己是佛教,那就不會有正信佛教這個
名詞了,搞的大家很複雜。
我想這個現象在每個宗教都會有,所以正信基督教、正信回教、正信天主教,應
該也是適用的。
最後要說的是,老師真的要慎選,要觀察其言行很長一段時間才能漸漸放心。
借用淨空法師的話作結論,「一虧正見」,正見稍微有點虧損就變成邪知邪見了
。就算自認為自己行佛陀正法,只要稍微大意,言行有所虧損,你就是邪師,真
的不可不慎。有句話「地獄門前僧道多」,穿起了袈裟,收了弟子,卻不謹言慎
行,為大眾表率,還敗壞佛陀形象,斷人慧命,業很重,會感地獄業報的,所以
地獄有很多出家人在受報啊~
真的是飯可以亂吃,話不能亂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