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hebeshaman (Hebe)》之銘言:
: 佛教雖然承認有神通 但不鼓勵迷信神通
: 除了神通不敵業力的關係
: 再來因為大部分人無法分辨看到的究竟是魔還是真的菩薩
: 因此才說不要著相 不要去理會 這樣魔就沒有趁隙入侵的可能
: 但很好奇 如果修為像已圓寂的聖嚴法師這種等級的話
: 他分得出來的是真正的魔或是菩薩嗎
聖嚴師父能分辨魔啊 您沒仔細看法鼓全集吧
《禪的體驗‧禪的開示》p. 0119-0120
(二)心外來的魔境
凡有一人發出離心,發菩提心,真心向道,修行佛法,魔宮便會震動,魔王心中便著急;
只要有人成菩提道,不僅少此一人,永不著魔業,永不進魔道,永不受魔使,並且影響魔
子魔民,脫離魔王統治。所以,若真修道人,沒有魔境的阻撓,乃是不可能的事。雖如釋
迦世尊,成道之前,仍得有降魔的階段。
外魔干擾,一定是對已經修道而且將要得力的人;不過如果你的心內無魔,外魔便無從下
手,所以,修道的人,當知魔事魔境而須不懼、不著、不受、不拒、不為所動,你便能夠
克服一切的魔障。
我在山中修行之時,曾數度遇到魔境,有一夜,正在靜坐中,忽聞有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狂
風暴雨聲,心中念動,恐怕我種的幾株花草會被風吹折,正想起身,卻發覺天空是月明星
稀的一片好風光。我上了魔境的當,再要打坐,卻不能定下心來了。
又有一次的大白天,我正在用功,突然一聲槍響,我茅蓬的玻璃窗,被擊穿了一個洞,子
彈應該飛到我身上,但卻沒有受傷,我猜想這是那家獵人,在我茅蓬周圍狙擊鳥雀或者發
現了野兔之類的獵物;
我又想這是魔境,決心不起身,不去理它,但卻一連數日,總是覺得仍有獵戶人家在我的
周圍狙擊獵物,時常意識到窗子再被打上一槍。
決意不被魔擾,結果受擾更多!
另有一次的深夜,忽然聽到巨樹傾倒的聲音,隨後又有許多巨鳥撲翅起飛的聲音,
我明知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事,心頭仍然受到震動,很想起身查看一番,那時我的身體雖未
動,心湖卻已風起雲湧了。
因此,禪的修行者,有一個原則:凡遇魔境現前,能夠做到不動心,自然是好,若心已動
而身依舊未動,仍不失為克服魔境的好方法,只要再把被魔境擾亂了的心,拉回到修行的
方法上,魔境自然消失。如果心隨境轉,身隨心動,那就離開了修行的方法,被魔鬼牽著
鼻子走了。
各人所遇魔境的輕重多少,是因修持程度不同而異,更由於知見的正確度的不同而異,所
以禪宗有一句名言:「貴見地,不貴行履。」如果知見正確,雖遇任何魔境,也不致落入
魔道。所謂正知見,便是明因果、識因緣。
明因果便不致受魔誘惑為魔唆使,偏走捷徑,行不善業,曲解佛法,自害害他,而還以為
代佛宣化,或以為即身是佛。
識因緣便不致受魔境所迷,被魔事所騙。
明因果,不落於邪惡的頑空;識因緣,不落於虛妄的幻有。
禪的修行者只要有一絲欣求心或厭惡心,就很容易引來外魔。外魔的種類也很多,從低等
的山精鬼怪,那些依草附木而生存的魑魅魍魎,各類鬼神,乃至來自大自在天的魔王,都
可能利用你修道的因緣,依附你的身心,來發揮他們的魔事魔業。
所謂魔事魔業,使人喪心病狂、殘殺生靈者,固是,使人行醫治病、預言凶吉者,也是;
凡是擾亂你無法繼續修行智慧道而了生死業的,不論是助你行善或者命你作惡,都是魔,
只要使你離開禪道的,便是魔。所以,魔王,以及他的魔眾,固可顯現可怖畏相,通常則
多半顯現你的親屬相、善友相、福德長者相、善神相,乃至菩薩相與佛相。在許多場合,
他們多以倫理道德,教人福國佑民,也能宣說部分佛法的義理。但其有個共通的特性:使
你貪功著相,無法進入悟境。魔境使你作惡而走捷徑,是違背了因果的原則;魔境使你行
善貪功著相,是違背了因緣的原則。如果你能堅持佛法的原則,魔王對你就無可奈何了。
因此,一個具有正確知見的禪者,在修行的過程中,唯一可做的事,是依照明師所示的方
法,繼續不斷地,向前更向前;
遇到任何進步的現象或阻擾的現象,唯一能做的是趕快把它忘掉,好像升空的火箭,要節
節揚棄,到了棄無可棄,心中無物,連心也無、連無也無之際,方是最安全、最充實的悟
境。
否則,不論進步或退步,在修行過程中,步步都有魔境,事事出現魔相,處處都有魔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