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無所住?
又生的是什麼心呢?
簡單的說就是,不執著在心識上(無所住),菩提心就生了(而生其心)。
但只是理論上這麼簡單的說完就沒了嗎?
當初六祖慧能寫下"....,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四句偈時,
五祖說此偈未見性,難道只是為了怕慧能惹上麻煩,而編造出來的理由嗎?
非也!是如實語的指出慧能的證量只到此
證了空性,明心了,但是卻不知道要用此光來做事,故說"亦未見性"。
釋迦摩尼佛在世時,為何成群阿羅漢證悟了空性,卻還被斥責為佛門外道?
因為證空性之後,就只停在這個境界,而不去度眾生。
此心,從古至今有許多名稱,如來、法身佛、菩提心、心性...等。
當初釋迦摩尼佛在菩提樹下夜睹明心是此心,六祖明心亦是此心。
五祖傳法給六祖後,六祖進山中修了十幾年才成聖出來度眾生。
性,心生。悲,非心。
菩提(心、心性、菩提心)為種,大悲(非心,非心識)為根本。
用此心才能所做皆是功德,用此光才能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用此性光才能靈光
圓滿始成佛、功德圓滿始成佛。
這也就是為何阿底峽尊者,之所以說所有的師父中,幫助阿底峽尊者
升起菩提心的金洲上師恩德最高,猶如賦予新生的父母一樣。
回到真心只是第一步,才算是真的開始入門起修。
否則只靠理論,只是大腦意識幻想,猶如用砂煮飯,一假一切假。
六祖大根器者尚需跟師父學,又何況是我們這些後學呢?
所以,還是需要找個有法脈傳承的肉身師父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