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音樂老師、一把小提琴,改變了南投親愛村,
不但促成村落產業「質變」成了製琴廠,
同時還譜出與緬甸翁山蘇姬的跨海「琴緣」,
希望親愛提琴村的傳奇能在異國重現。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819319.shtml
南投親愛部落、翁山蘇姬 跨海「琴」緣
【聯合報╱記者賴香珊/南投縣報導】
2014.07.22 02:33 am
打造親愛提琴村傳奇的,是南投縣仁愛鄉親愛國小的夫妻檔教師王子建和陳珮文。
十年前,兩人得知親愛國小有兩名老師缺額,夫妻決定一起來偏鄉。
陳珮文常在下課時練琴,山區的學生很好奇,
六年前一名學生圍著她「老師我也想學」;
「學琴不是壞事」,陳珮文省吃儉用買了四把小提琴,
「我沒失去什麼,孩子卻多了做夢的權利」。
這個夢,不僅改變學生,也改變了親愛村。
她表示,部落孩子天生音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展現,
幾年下來,想學琴的孩子越來越多,但部落家庭普遍弱勢,
買琴成了孩子學琴的一道高牆。
「沒琴,那就自己動手做啊!」
陳珮文的老公,也是親愛國小教師王子建砸錢買製琴工具,
猛K原文書摸索製琴技巧,親愛國小位奧萬大地區,
當地有不少乾枯的楓樹和雲杉,成為製琴最佳木料。
夫妻倆自行創作小提琴,學生們跟著學,
六年下來,個個都有自己的一把琴,而且都是獨一無二,維修保養全自己來。
親愛國小也因此成立弦樂團,拿下今年全國音樂比賽冠軍。
親愛村長洪文全看見孩子們的努力,
希望親愛部落可以走出和其他部落不同的命運,
王子建夫婦大方傳授製琴技術,培訓居民成為製琴師,
村內目前已有四位專業製琴師,還成立製琴班。
手工製琴耗時,四個月做一把,售價八萬,但對偏鄉來說,已是筆不小的收入。
訊連科技教育基金會無意間得知親愛提琴村的故事,深受感動,
日前購買十把親愛村的小提琴,
透過音樂家也是緬甸國際音樂節執行總監黃凱盈牽線,
捐贈給人權鬥士翁山蘇姬創辦的音樂學校。
上月廿日由翁山蘇姬代表校方受贈,台灣則由前立委饒穎奇代表捐贈,
這是親愛村小提琴首次在國際曝光,
琴身上刻繪的原鄉圖騰,讓國外人士驚豔,琴音響起,更是令人陶醉。
夫妻教師薪水 全花在學生身上
放學鐘聲響起,南投仁愛鄉親愛國小的教師王子建、陳珮文,
沒趕著回家,反走向音樂教室陪著孩子練琴;
就算孩子畢業,他們還是無怨無悔將時間和薪水投注孩子身上,六年來不曾間斷。
「憑著一股傻勁和四把小提琴,我們帶著孩子走上音樂之路。」
陳珮文表示,許多孩子小學畢業後想考音樂班,
每學期至少七萬元的學雜費,成了偏鄉家長沉重的負擔,阻礙孩子的音樂之路。
「經濟和環境埋沒孩子的音樂才華。」
為照顧到山下讀音樂班的孩子,王子建夫妻為募款籌學費,
貸款買房給音樂班的學生當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