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891192
沒有道路、醫院、學校,什麼都沒有/無國界醫生前進戰區 冒險搶命
2015-06-21
記者吳亮儀、林惠琴、吳欣恬/專題報導
無情戰火依舊肆虐第三世界,「政府軍」、「反叛軍」、「部落間的戰爭」
此起彼落,平民生命飽受威脅,公共衛生和醫療環境惡劣讓「活著」
變得更艱難。來自世界各地的「無國界醫生」自願冒險到戰區、嘗試
拯救生命;台灣也有幾名年輕醫師自願踏入戰區,在惡劣環境下進行
人道醫療救援。
趙鈞志參與無國界醫生在阿富汗的救援任務,圖為他在昆都士省的創
傷治療中心進行手術。 (趙鈞志提供)
無國界醫生陳鈞婷與當地人趁閒暇之際用餐,交流感情。 (陳鈞婷
提供)
麻醉科醫生陳鈞婷去年首度投入「無國界醫生」,赴巴基斯坦一個半
月,最怕看不見的地雷,無情地奪走居民的手腳。 (陳鈞婷提供)
謙稱「沒有那麼了不起 只是剛好可以做」
在烽火頻仍或醫療貧困的環境行醫處處是挑戰,趙鈞志投入「無國界
醫生」前,在台灣義診蹤跡早已深入偏鄉,但他堅稱:「我沒有那麼了
不起,只是剛好我可以做、願意做這樣的事情!」
南蘇丹內戰已經打了五十多年,當地極度缺乏基礎建設,沒有道路、
醫院、學校,什麼都沒有!謙遜的趙鈞志,一度是方圓一百公里內唯
一的外科醫師。
雙腳是當地人的交通工具,看一次醫生長途跋涉花一、二個星期是家
常便飯,通常拖到病症已不能再拖,患者才會踏上就醫路程,「幾乎沒
有及時看病的例子」。
趙鈞志回憶,曾有名患者臀部側邊嚴重感染到潰爛,引出膿量竟多達
三公升,地板、床單全濕掉,實在「無法想像這樣的人還活著」!
卅五歲、台灣大學醫學系畢業的謝岳哲曾任林口長庚醫院急診醫師,
前年自願到阿富汗南部的赫爾曼德省。當地政府軍和塔利班長年對
抗、衝突不斷,除了戰火,還不時有恐怖攻擊。
到機場接補給品 「差5分鐘就遇上炸彈攻擊」
「我當時差五分鐘就遇上炸彈攻擊了!」謝岳哲回憶說,他們到機場
接補給物品,經過檢查哨後不久,突然一聲爆炸聲響,回頭一看,竟
然是剛剛經過的檢查哨被炸飛。
赫爾曼德省到處種滿罌粟花,是鴉片的原料、也是當地人常用的治病
藥物,卻常遭濫用。每年五月採收季後,總有媽媽帶著臉色發紫的小
孩到醫院求助,孩童因為衛生和營養不足導致的嚴重感染症而哭鬧,
有些父母竟然餵食鴉片,卻造成嚴重鴉片中毒,讓醫師感慨不已。
麻醉科醫師陳鈞婷去年首度投入「無國界醫生」、赴巴基斯坦一個半
月,最怕看不見的地雷,當地經常有居民一腳踩下就從此失去雙腿落
雙臂,還有孕婦沒獲得適當的醫療,往往因路途遙遠或無力承擔交通
費用而未能及時就醫。
陳鈞婷說,當地醫療資源貧乏,「產檢」對「準媽媽」們是一種奢侈,
不少人根本不清楚寶寶到底在肚子裡幾週,孕期出血也不會立刻就
醫,幾乎都要拖到意識不清或危及生命才求助,因為失血太多撒手人
寰的場面幾乎每週上演。
這些年輕醫師們懷抱著滿腔熱情,願意不遠千里到醫療資源匱乏的貧
瘠地帶,能救一個是一個,靠雙手不斷和死神拔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