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巧看到果凍筆相關文章,
從小就是重度文具控的我,
也有感而發,想說一下自己對於果凍筆事件的感受。
我讀國小是快20年前的事情,當時沒有a-gel系列筆,
最貴的筆是dr.grip健握筆,一隻150元,
下課後固定去文具店報到的我,
看著他高高的擺在貨架上無人問津的樣子,
就很好奇到底什麼樣的手感的自動筆可以賣到150元1支,
雖然國小學生可支配的金錢有限,
但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還是硬著頭皮買下來了。
雖然用了之後,發現筆身太重,不適合自己。
但從那時開始,就養成了看到新文具,只要不是買不起,
就一定要買回家用用看的習慣。
有些人對於筆的態度是堪用即可,但身為文具控,
要評價一隻自動鉛筆,
要考量握位、配重、外觀、出芯方式等因素,
配的筆芯,要濃淡合宜,富有彈性,
石墨和膠的比例均衡,才會有滑順的書寫感,
透過不斷的試用新品,追求更好的書寫感受。
除了品質和機能外,我認為品牌價值也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說在班上總有能找到一個同學,用無印良品的整套文具。
無印良品的許多商品都是由pentel、uni代工,
但貼上無印良品的標籤就會貴個幾塊。
單純從經濟的角度來看,買同款的pentel、uni筆即可。
但會買全套無印良品的人,
追求的就是那種鉛筆盒裡全是半透明磨砂壓克力外殼、
規格相同顏色各異的中性筆所製造的簡潔感及統一感。
我們在使用文具的時候,
也是在向旁人表達自己對於品牌符號、生活方式的認同,
文具可以展現出一個人的品味和情懷。
就拿果凍筆來說,a-gel無論握起來好不好施力,
都是技術材料的一大創新,造福了某些因為寫字過度用力而手指痛的人,
就像kuru-toga的旋轉出芯技術一樣,
為了改善人們的書寫體驗,文具業不斷的推陳出新。
若只因為果凍筆售價200多塊,就要沒收,
我覺得是一件非常荒唐而且自欺欺人的事情。
文中說到:
小朋友們現在用果凍筆、以後還要買iPhone、CHANEL、BENZ,會不會活的太辛苦…
我無法理解用果凍筆和以後買iPhone、CHANEL、BENZ有什麼關連性,
況且買iPhone對小學生來說跟本不是未來式,
我表弟今年小六就用iPhone7,
而果凍筆相較iPhone實在是便宜的要命。
難到僅因為小學生沒有賺錢的能力,
就沒有資格使用有品質、有設計感的筆?
一隻果凍筆雖小,卻濃縮了設計人員及技術人員的心血,
雖然不可能讓字變漂亮、不能考更高分,
但寫字時手不痛、避免手指結繭,就是了不起的發明。
若當小朋友們寫下每一筆每一畫時,
握著軟Q的a-gel,看著kuru-toga轉動的齒輪,
都能夠領略到一隻看似簡單的自動鉛筆,
背後象徵著「站在使用者立場,苛求細節」的思考,和對品牌價值的追求,
一隻筆才發揮了它最好的教育意義。
ps
來回味一下 矛盾大對決對a-gel的介紹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HPM-x7PaGE
3:50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