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2
許宜真說:「我也喜歡3號湖水綠那張,但7號那張你不覺得太沉重了點嗎?」
江宇謙說:「其實我就是看上它的沉重感,畢竟我們現在在選的是《太辭典》的封
面,這麼一本大部頭的辭典,看起來很沉重是理所當然的,如果封面不能夠襯托出這種
沉重感,那我覺得也不大適合。」
許宜真聽了江宇謙的話,也覺得頗有道理,最後也選了深藍色有福紋的7號封面。
排版結束之後,開始進入總校的階段,按照之前校語言文學詞條的模式,上午校20
頁,下午校20頁,整個六樓辦公室除了古籍組還有八、九個人仍在校對《資治通鑑》之
外,每個人都被分配到《太辭典》的總校,只是份量沒有字典組的人多罷了,以教科書
組來說,每人每天只要校對10頁,一般書及童書編輯則是每人每天校對20頁。
為了使非字典組的編輯也能迅速上手《太辭典》的總校工作,郭明祈跟廖薪瑜挖空
心思,準備了一份輕薄短小的「《太辭典》總校攻略注意事項」發給所有支援《太辭典》
總校的編輯,雖說是輕薄短小,還是有七、八張A4紙,但許宜真知道比起洋洋灑灑百餘
頁的「《太辭典》體例」、「《太辭典》編輯要點」來說,這東西真的已經是超級濃縮
的版本了。
郭明祈除了發給非字典組的編輯外,連字典組的同事們也一人發了一份,陳妤丹有
些不屑說:「這種東西我們還要看嗎?不是每天都在做的事情嗎?」
郭明祈說:「小心駛得萬年船,是人難免都會有疏忽的時候,花個十分鐘看一遍,
恢復一下記憶,順便看看之前有沒有什麼疏忽掉的地方,往後要注意。我是希望總校可
以一次過,這樣就能進入印刷的步驟了,大家上緊發條,這本來是我們字典組的工作,
分給大家幫忙就已經很不好意思了,如果是因為我們字典組自己出包,搞到要跑總二校
,其他組的人大概會把我給……」郭明祈用手刀在自己脖子上橫劃一道,許宜真在心中
吐槽說:「為了這種事就要把你滅口,不覺得太不划算了嗎?」
郭明祈接著說:「總之,小心謹慎準沒錯,大家加油吧!」
由於總校是最終的校稿了,改動的最大原則就是「不要動到版面」,因此舉凡是多
一行、少一行的改動都會很麻煩,有時候就會為了多幾個字、少幾個字大費周章,最可
怕的是在這時候還發現重複的詞條,或是發現有些小項沒有加進去,光是增減行數,可
能就要牽扯好幾頁。
《太辭典》這次雖然美其名為改版,實際上就增補的內容跟篇幅來說,都相當於一
本新的辭典了,光是收字數就增加到原版的三倍以上,詞條數目更是原版的將近四倍,
因此卷帙繁浩,總校的稿件在兩張空辦公桌上堆成八落,猶如A4紙堆成的城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