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上
大學轉學到國外應該是比較少見的情況
不過觀察這個板的發文,似乎有不少人對這條路有點興趣
在下便以親身經歷者的身份提供一些我轉學至美國大學的心得
申請:
一般來說,轉學生的錄取名額遠小於新生錄取
大概不會超過新生名額的10%
即使申請者亦較新生入學為少,但相較之下錄取比例仍然是偏低的
大多數學校的轉學生申請截止日期都比較晚
大約在入學年的2~3月,然後4月中以後放榜
(不過也有例外,例如Berkeley的新生和轉學生同樣都是11/30)
所以我當時看到這個板諸位先進分享申請結果時很鬱卒
因為我根本申請表都還沒丟阿
申請所需的考試是:SAT(Reasoning & Subject), TOEFL
和新生入學相同
但是較不看中SAT,而是在意推薦函和原大學的成績
此外,有些學校容許修課量達到一定程度的學生免交SAT成績
以UIUC來說,是60學分,差不多是讀完大二(美國標準,在台灣應該只有大二上)
申請所需的表格,除了一般的身家背景資料,修課紀錄和成績單外
比較煩人的就是essay
一個學校會有2~5篇的essay,每篇200~500字不等
essay的主題包羅萬象,每個學校都不盡相同
(不過還是有個主題一定有:你為甚麼想來這個學校,而且這篇文一定是最長的)
我申請8間學校,扣除某些兩校共用的文章,也寫了20篇以上
學分:
學分抵免應該是所有有志於此的人最關切的問題
這個可能不同學校差異就很大,而原學校的風評和名聲也有影響
因此我也不敢說能轉多少,怎麼算轉學的抵免課程
我個人是台大轉到UIUC
在台大兩年共修了89學分,轉過來72學分
UIUC的政策是不轉低於3學分的課程,因此通識基本上不可能轉
(所以我在台大都沒修通識....)
成功轉過來的課程幾乎都是專業課程
普物,普化,微積分,應用數學,力學,電磁學等等
這方面學校給得很慷慨
(我的宇宙物理學一度被建議抵免廣義相對論...)
不過共同必修幾乎都被砍掉
國文英文都沒辦法(意料之中,但是我聽說有人轉學去MIT跟學校拗到國文抵通識)
歷史倒是過關了,不過我想那是因為我修世界史的關係
我個人的經驗是,如果要學分成功被轉過來的話
應該盡量修學分多的專門課程,並且分數不能太難看
這樣拿到的學分通常都可以抵免
至於某些營養學分,被拿來抵免無關痛癢的廢課的機會頗大,甚至根本不能抵用
學習環境:
美國大學的課表很鬆散,大概一學期超過18學分就會被advisor"關切"
上課時數不多,重頭戲在討論課和作業
討論課有兩種,
一種是超級大班的課程(例如個經一班快600人)
老師無法cover所有的學生,於是就分成20~30個小組
由TA把每週的上課內容再詳細講解一次
另一種是真的討論課,通常是較專門的課程才有
提供學生交流讀書心得的時間
作業比起台灣的大學是不少
平均每個禮拜一堂課有0.75份作業吧
說難倒也不會(只要你不要沒事找事去修連美國人都頭痛的文學或西洋史進階課程)
但是份量不少,
至少逼你不得不唸書,每個禮拜都要溫習功課阿
以上是我個人的經驗及從一些同為轉學生的同學和學長得到的消息整理
謝謝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