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在考慮半路出家申請經濟博士的同學。
這是一篇遲到很久的心得,想分享給大學非主修經濟,
但後來對經濟產生興趣,希望轉攻經濟博士的朋友。
版上這一年來有許多篇類似的分享,都寫得非常好,也非常值得參考,
這一篇希望能補充到一些額外的視角。
[簡單留學版制式summary]
Admission: Joint PhD in Social Work and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2013)
Background:
Bachelor of Social Work, NTU (2008),
Master of Social Work, University of Michigan (2013),
Master of Applied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差幾個學分沒修完)
GPA: 4.0 (大學), 4.0 (碩士)
Math courses: Calculus IV, Advanced Calculus, Mathematic Statistics, Linear
Algebra
Recommendation: 2 from University of Michigan Social Work,
1 from University of Michigan Economics
[背景]
先簡短的介紹一下我自己求學的背景。
我2008年從台大社會工作系畢業,在NGO和社會政策領域工作了三年之後出國念書。
大學以來一直對全球化、科技發展等總體經濟的變化對基層勞工的影響很感興趣,
工作之後另外對人口/所得結構對社會福利政策的影響產生好奇,
每次查資料時都發現不知道為什麼我喜歡的論文多半在經濟期刊,
也因此逐漸萌生希望轉修經濟學的念頭。
2011年拿到教育部公費獎學金出國到University of Michigan念社會工作碩士,
在出國前就查好密西根大學非常鼓勵研究所跨領域雙修,有很彈性的碩士雙修制度,
所以一開學就註冊了應用經濟碩士的必修課程,
並在一學期後獲得許可雙修社會工作和應用經濟碩士。
在此同時,一面自修基礎微積分,一面到數學系和統計系把經博所需的微積分、
高微、線代、數統等數學課程修齊。
很幸運的,第一年結束後在系上找到非常好的研究助理機會,
遇到一位很鼓勵我的老師,實際用量化方法探討貧窮、健康保險、就業等
我有興趣的議題,也給了SOP許多撰寫的材料。
2013年碩士畢業,在許多貴人的幫助下,
申請到University of Michigan的Joint PhD in Social Work and Economics。
這個program的入學審查程序、課程規劃和資格考要求都和一般經濟博士班同步,
但學位另外要求修完數門社工博士課程和一門社工的資格考,
對我來說是非常非常完美的組合。
目前博士班已經過一年,雖然第一年真的很精實,
但我真的很喜歡經濟學的訓練帶給我研究上的可能,
再辛苦的時候都覺得寧願在這也不會想用任何其他生活交換這一年的機會。
[給非經濟科班出身同學的分享]
回到正題,經過了一年在經濟系的薰陶,
下面是我想給半路出家讀經濟博士班同學的幾點建議和心得分享:
1. 不管你的背景是什麼領域,GPA和標準考試成績都是最直接的signal,
告訴審查委員你的學習態度和基本學習能力。就我的了解,
系上有幾位非經濟本科出身的國際生,大學在其他科系也都有很出色的表現。
不用擔心這些與經濟無關的表現會完全被忽略。
2. 如同前面所有人強調的,數學、數學、數學:
微積分、高微、線代、微分方程和數理統計都是申請經博的standard package,
相反的,經濟學的課程多半只要求修過intermediate micro 和macroeconomics。
對於沒有正統經濟訓練的申請者,數學課程(和成績)是很重要的signal,
證明你能在經濟博士班著重數學的訓練中生存下來。
所以如果你大學沒有機會修這些數學課,一定要找機會回學校把這些基本的學分拿到。
3. 碩士兩年最大的感想就是When there's a will, there's a way.
其實密西根社工所過去沒有任何雙修經濟碩士的前例,
為了學分計算等問題,很多次學校給的回覆都不完全正面,
但因為知道這個碩士學位對申請經博非常重要,
我花了很多時間奔走在不同系館中間,查清楚學校的明文政策,
跟兩邊program的負責人和行政人員不斷溝通、調整學位要求,
不知道跟美國的文化有沒有關係,他們很欣賞有明確目標、不斷爭取的人,
最後當一切都上軌道的時候,這樣的經驗反而替我贏得許多的尊重。
回頭看這兩年有一個很深的感想,路是人走出來的,
當你有一個明確的目標的時候,如果沒有現成的途徑,就自己踩一條出來。
4. 密西根大學我這一屆經濟系總共收了25人,除了我是雙修社工之外,
這25人裡還包含兩個雙修公共政策的同學。
我粗淺的把同學的背景分成三類(註:每個學校的學生組成都很不同,所以這分類
僅供參考),這三類都有國際學生。
第一類Intelligent young:
這一類同學的特質是大學剛畢業,沒有工作經驗,
絕大多數大學都雙主修經濟和數學系,從很好的大學畢業,高GPA。
而有部分國際學生,會另外有一個訓練很紮實的「非美國 」經濟碩士學位
(美國自己的經碩相對訓練沒有這麼強),
特別是大學不是修經濟又沒有工作經驗的國際生,多半是修完經濟碩士寫過碩論才來的。
第二類Experienced young:
這一類同學大學也是雙修經濟、數學,有些有經濟碩士,有些沒有,
但都有一兩年的工作經驗,絕大多數都是在經濟研究相關性質的組織當研究助理,
例如世界銀行、聯邦準備銀行、大學、知名社會政策研究機構等。
他們通常有幾篇publication加強錄取的機會,也比較知道自己的研究興趣是什麼。
第三類 Experienced not-so-young:
這一類同學大學可能修經濟,也可能是政治、歷史、社工等和經濟沾不上邊的科目,
通常都有公共政策等非常應用取向的碩士學位。雖然不見得是經濟科班出身,
但在申請前會回到學校把經博要求的數學課程和經濟課程修齊。
這一類的同學共通點是有非常紮實的工作經驗,
舉例來說,我有一位同學曾經主管中南美某國的國債部門,另一位曾當過美國
某國會議員的資深幕僚。他們對自己想要研究什麼有很清楚的方向,
也是因為有很明確的研究興趣所以才會在大學畢業後多年還回學校修這個學位。
這些明確的、第一手經驗得到的研究興趣,也成了這一類同學申請時最大的優勢。
就我的觀察,目前台灣大部分出國念經博的學生都是第一類,
聰明出色的大學畢業生(或碩士班畢業生),這也的確是最大宗國際學生的來源。
對大學不是念經濟的同學,如果能有一個名聲很好的非美國經濟碩士學位,
會是最有可能申請到美國經博的跳板。
但另外我想鼓勵的是已經有幾年工作經驗,大學不是念經濟,
但後來對經濟產生興趣的同學。如果能找到機會回學校把數學和經濟的要求補齊,
不需要覺得申請經濟博士無望,其實這些工作經驗會是博士班非常重要的資產。
我不知道其他學校,但密西根大學是有意識的在錄取一些非傳統背景的學生,
特別是有很強的公共政策背景的學生。
過去幾年的經驗也顯示,這些學生在job market的表現絕對不遜於經濟本科出身的學生。
[廣告時間]
上面是幾點簡單的觀察分享,
最後來替我們program (Joint PhD in Social Work and Economics)打個廣告。
可能因為宣傳的關係,知道有這個program存在的學生不多,
但密西根非常努力希望能藉著跨領域的學生讓經濟系更貼近社會
(除了跨社會工作外,經濟系還有跨公共政策和跨法律的PhD program)。
我們過去的畢業生多半是亞洲來的國際生
(因為同時擅長數學又喜歡社會工作的美國人好像沒有那麼多),
一旦錄取都有五年以上的full funding,
畢業後還能跨經濟、公共政策和社工等領域找教職。
如果你沒有社工碩士,這個學位會要求你在博士班期間另外修完社工碩士。
如果你對勞工、貧窮、人口老化、移民、健康保險、社會保險等議題有興趣,
又喜歡經濟學的理論和量化方法,可以慎重考慮申請這個program,
我也很樂意給我能力所及內的幫助。
[結語]
希望以上這些分享能對一些非傳統背景的學生有幫助。也祝福每一位申請的同學
都能向著目標前進,走在自己有熱情的路上。
另外我想請問版上今年許多錄取經博的強手(或潛水的強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興趣成立一個留美經濟博士生的臉書社團 (或說已經有一個
我不知道)?
社工系的留北美博士生有一個社團,對大家交流資訊非常有幫助,
如果你覺得這個idea不錯,可以站內信給我你的臉書資訊,我再看怎麼成立。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