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 the things you fear, and the death of fear is certain"
本篇心得或許可以給以下兩個不同族群的人參考,但領域不同可能差異很大
即便是同樣背景申請,不同年申請也可能有很大的差異,但前人的經驗可以
作為參考,未來在申請的路上比較不那麼迷惘。
1. 身心障礙申請者 / 視障申請者
2. 申請Psychology Ph.D (Cognitive Neuroscience/Perception/Vision)
Neuroscience Ph.D可能又有些不同,但或許可參考
另外,因為自己視力限制的關係,本篇文章可能會有一些錯字,請大家包涵。
◤ Application & Background ◢
▍Program
Psychology Ph.D (MIT: Brain and Cognitive Science Ph.D)
▍Admissio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Twin Cities (11/3 Skype interview) (1/20 AD)
w/ 5 year full funding
▍Rejec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2/11 Rejection)
▍Pending
Stanford University (1/9, 1/13 Skype interview)
MIT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rlifornia (1/20 Skype interview)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eattle
Indiana University
▍Education
M.S. in Psychology, NCCU (GPA: 4.0/4.0)
B.S. in Psychology, NCCU (GPA:3.83/4.0, major:3.92/4.0)
▍Test Scores
TOEFL: R27/L26/S23/W24. Total:100 02/2015
GRE: V151/Q168/AWA3.5 09/2015
▍Publication
Journal paper *2 (All 2nd author)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paper *1 (1st author)
Domestic conference present *2 (All 1st author)
Domestic conference poster *3 (All 1st author)
Book chapter *1
** Public research toolbox *2 with GUI for brain imaging studies
▍Work Experiences
RA at Inst. of Neuroscience, NYMU, 2013 - Present
TA of Statistics for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 NCCU, 2011 - 2013
Speaker of Life Education course, 2012 - Present
** Other work experiences at National Central Library, NCCU
▍Honors & Scholarships
Valedictorian of graduate school, NCCU
Outstanding Student Award, NCCU
Young College Elite of 2013, China Youth Corps
** Other scholarships from Ministry of Education, several foundations,
and NCCU
▍Letter of Recommendation
Undergraduate research advisor from NCKU *1
Master thesis advisor from NCCU *1
RA advisor from NYMU *1
▍Disability
Visual impairment
(low vision, night blindness and loss in peripheral vision)
◤ 申請心得與建議 ◢
每個人申請領域,背景皆不相同,請大家去找尋自己特別的地方,相信總會
有人欣賞,以下自己的經驗可能會有點不夠周全,但或許能夠提供一些想法
,對申請的過程有一些粗淺的認識,起頭不至於那麼茫然。
我試著將自己在申請過程中面對到的一些問題、未知和茫然以簡單QA的方式
呈現,或許不同取向的申請者可以比較快攫取到需要的資訊。還是要再次強
調,勿以單方面的說法型塑自己對於某件事情的認知,大家走過這個過程後
都會有自己一套心得,或許可以多加參照。
▍身心障礙/視覺障礙申請者
我自己知道板上有幾位視覺障礙或其他類別障礙的申請者,但搜尋板上文章
似乎沒有相關心得,猶豫很久決定寫一寫自己的想法,希望作為一位身心障
礙/視障申請者,能夠留下一點可遵循的足跡。
Q1. 是否應該在申請文件提及自己的disability?
這個問題在我申請前也考慮了很久,但最後我在我的CV上和SOP上都說明
了自己的視覺障礙,CV上我簡單說明了目前的視力狀況(視力、視野、色
弱和夜盲),我想對所有身心障礙申請者而言,要不要揭露自己的障礙是
自己的自由,絕對可以選擇不公開這份訊息,但我最後選擇在自己申請文
件上說明自己狀況的原因有二,一是因為我自己的視覺障礙是讓我選擇
繼續念博班的動力,同時也是我有興趣的議題,二是因為我認為選擇揭
露這樣的訊息是對自己有好處的,這樣特殊的背景有點像是一個濾網,不
願接受你的系所就不會和你有聯絡,反之願意和你有聯繫的系所多是願意
接納或對你好奇的program,我理解國內的文化是如果選擇毫無保留的坦承,
會有一定機率要承受一些傷害,但我認為,如果選擇讓你自己最脆弱的部
份被看見才能真正的和一個想了解你的program建立真正的連結,畢竟未來
可能是要花時間在那學習的,讓彼此了解才是上策。
另外以我目前面試三所學校經驗,他們都對於我主動揭露自己的不同表示
贊同,但同樣的,揭露這樣的訊息是不是會讓committee或POI對你的能力
有所質疑,我想這是相對要去承擔的風險,特別是像是視覺或聽覺上的障
礙是對學習上有很大的影響的,但我想反過來你可以透過這個機會用自己
過去的經驗想辦法說服他們,自己是需要一點幫助,但過去的表現可以證
明自己有足夠的能力去面對學習上的挑戰。
另外,學校都應該會表示他們不會因為你的障礙而對你有不同的審查標準
,這點在我到目前為止是相信各個學校應該都會堅決秉持的原則,但最後
仍然決定在你的手上,disability不是必要揭露的資訊時你可以依照自己
的想法去選擇。
Q2. 是否會因為身心障礙身份而有比較寬鬆的審查標準?
過去曾有身心障礙的學弟妹問過我這個問題,老實說我不是審查委員,沒
有一個正確的答案,但我在幾次面試和參加UMN的welcome weekend時曾經
試探性的問過類似的問題,但答案是不會,一些標準化或量化的指標送到
系上的時候並不會因為你的狀況而會被特別分類,除非系統上可以讓你句
選你是minority group,否則像GRE或是TOEFL或是GPA這類量化的標準,成
績單上不會註明你的狀況,所以在初步篩選的時候是和大家一起進行的,所
以我還是建議如果可能,這些量化指標最好能夠和一般的申請者差不多,除
了可以讓你在第一階段篩選時被一些硬標準給刷掉,同時你也可以證明給審查
委員了解你過去的學習成就是可以讓人放心的。
Q3. 如何在申請文件中提及自己的disability?
在SOP中我是把自己的視力狀況作為一個可以激勵我在研究路上不喪失熱情的動
力,作為開頭表明我感興趣的研究主題,並在中間要銜接自己過去的研究經驗和
未來主題時提及自己的狀況為什麼會激勵自己想做這方面的研究以及我感興趣的
問題是什麼,但在其他的內容我就沒有再多提及自己的視力問題,畢竟SOP需要
精簡的讓人了解你的能力和動機。
我會建議身心障礙的申請者除了SOP以外,多寫一份Personal history statement
,在這份文件中你可以把自己研究經驗以外的一些人生經驗濃縮成一個簡單的
故事說明你克服了什麼樣的困難,這些困難是如何被克服以及你給環境帶來了
什麼樣的改變,並連結到你的申請作為一個比較軟性的輔助說明你是怎麼樣的
一個申請者,雖然我自己經驗是沒有很多學校會要求要有Personal history
statement,但即使沒有要求的學校你也同樣可以試著找找看有沒有額外的欄位
可供上傳。
至於CV的部份要不要放就是見仁見智,我自己認為可以不放也沒關係。
但總體而言我認為在談及自己的障礙時請帶著正向的態度,盡可能讓人理解收了
你之後可能可以帶給他們什麼樣的改變,絕對不要自怨自艾。
Q4. 身心障礙申請者可以多留意什麼樣的資訊?
相較於一般的申請者,你可以多留意系所或學校對於Diversity重視的程度,以
及去找找每個學校的Disability Resource Center(名字可能不同),看看學校
目前對於身心障礙學生提供了什麼樣的幫助,如何申請,甚至有些學校會放上學
生對於自己的障礙在這個學校學習曾遇到什麼樣的困難,這都是你必須要考量的
資訊,同時也可以打聽自己申請的program過去有沒有錄取過不同障礙類別的申
請者,用以評估進去之後是否能夠得到學校或系上足夠的支持。
Q5. 身心障礙算不算在minority group中?
這個問題到現在我還是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但我看了各申請系統上的對於und-
errepresented group的定義多是指種族方面,並不包含身心障礙學生,所以我
自己在填寫申請系統上都沒有句選這個部份,我問了一位POI這個問題,他也說
明一般他們在graduate school中minority的認識多是關於種族方面。
Q6. 身為視障學生可能會被問到的問題?
無論是我在interview中或是參加welcome weekend在和其他人互動的過程中多
半都會禮貌性的了解我目前的視力狀況,疾病以及未來是否可能惡化,也會問
我平常是怎麼樣學習和完成研究工作,我想其他障礙類別申請者也有可能被問
到這個問題,可以稍微準備一下。
Q7. 有沒有機會waive標準化測驗成績?
會有這個問題最主要是因為GRE和TOEFL考試在申請考試協助上很可能會需要很
長一段時間,很有可能耽誤你的申請,以我為例,我原先要申請15 fall,但卻
因為來不及安排考試而被迫延後到申請16 fall,但我在當初還是寫信問了我幾
所很有興趣的學校我的狀況是否可以先繳交其他申請資料之後再補上考試成績,
得到的答案都是不行,但這是我申請這領域內特定幾所學校且是Ph.D的狀況,
我會建議如果真的來不及考試,可以寫信給系上說明自己的狀況後問問是不是
有這個可能,之前曾經在板上看過申請Master的板友在沒有GRE的情況下拿到AD
,
但我認為這不是常見的狀況,所以建議還是先問問。
不過我認為最好的辦法還是「提早準備」,如果依照一般申請者的時程來看,
幾乎很難一年就完成申請,除非你兩個考試都可以在一戰取得理想的成績,否則
我會建議一定要更早開始著手準備向ETS申請考試協助,如果不知從何開始可以
參考我在TOEFL和GRE板上的心得,總之「提早準備」。
▍Psychology Ph.D 的申請者
板上搜尋Psychology的錄取文雖然不多,但有幾位背景和成果都相當不錯的板
友,而我目前也才收到一所AD(雖然UMN是我的第一志願),實在不知道有沒
有資格寫一些建議,但我還是就我所理解和自己身邊也是成功申請到相當好的
學校的申請者的經驗來說明申請Psychology Ph.D可能要有的認識。
另外,我是申請Cognitive Neuroscience相關的議題,Psychology Program下
多會有其他不同的領域,經驗可能不能完全類比到其他次領域,特別像是Clinical
或是Counseling。
Q1. 如何選校/Program/老師?
基本上大家最常見的就是從自己常念的paper去找自己最有興趣的老師,但我
建議以此為策略外,也可以看有到Neurotree這個網站
(http://neurotree.org/neurotree/)去找你有興趣的老師和他的學生,或許
可以找到和你研究路線相近但卻沒有看過相關paper的老師。同時初期在搜尋
的時候不要限縮在只看Psychology Program,特別是和Psychology很密切的
Neuroscience,你也可以針對你的研究興趣去看一下其他Program,例如你對
人類視覺很有興趣,除了Psychology和Neuroscience以外還可以看一下是不是
有Vision Science或是Ophthalmology,總之在決定要申請哪些program前建議
先大量的探索,留下有興趣的老師/program之後再比較,我自己當初申請時太
趕沒有作到這點,後來才發現漏了一些很有趣的Lab,有點可惜。
選擇學校/Program/PI的過程應該是申請過程中相對開心的環節,有點像在購
物,所以建議及早開始,建立起自己的資料庫。
Q2. 是否要先聯絡有興趣的老師?
這個問題在我現在回頭看的話,答案絕對是要,而且是盡早,Psychology Pro-
gram和一些領域不太一樣的是通常會先需要決定你的advisor,也就是進去之後
沒有rotation,所以PI收不收變成一個重要的關鍵,其實最好的方式是在申請前
就盡可能建立一些關係,例如透過你過去熟識的老師去搭上關係(通常很有用)
,或是參加conference/workshop...等等的方式先和老師建立關係,這都會增加
你的曝光度,如果你的background不錯,機會通常不低。
但如果你申請前來不及參加conference,也沒有人脈可以搭上關係,建議就盡早
開始聯絡老師,比較理想的狀況是十月以前開始聯絡,並且盡可能的先看過老師
近期的一些paper,信件的內容才不會像是亂槍打鳥。
但沒有先聯絡老師就直接申請是不是就沒有機會,我認為不是,因為還是有一些
老師是到審核的時候才開始看一些他有興趣的學生的資料,所以還是有一定機會
可以讓有興趣的老師注意到你。
但如果時間允許,還是積極主動的聯絡老師才是上策。
Q3. GPA / TOEFL / GRE 這些量化的指標重要嗎?
我自己的想法是各個學校在每個指標的看重程度上有些微差異,如果硬要說我
認為GRE是相對沒有那麼嚴格的標準(畢竟我的V很普通),但我自己觀察身邊
成功申請的人GPA都不差,TOEFL則是要看各校和系上的標準,這裡要提醒因為
有些學校的funding是給TA,所以有時候在網站上會寫明Speaking的最低分數,
像是UMN Psychology的S要求是23,雖然標準化測驗分數高很好,但沒有必要
吹毛求疵一定要高到頂天。
Q4. SOP的內容
我個人認為每個申請者在這份文件的發揮程度可以有很大的不同,但我建議不要
和研究相關拖鉤,SOP內容應該簡要的說明你的研究經驗和研究興趣,除了研究
外的東西不建議寫入,盡可能從過去經驗開始和你現在有興趣的研究主題做連結
(雖然我知道有點難orz),總之盡可能說服老師你的背景足以完成你所提出的
研究問題,同時你提出的問題也是必須和該LAB目前的研究主軸契合。
另外就是建議提出的問題最好能和LAB目前正在進行的主題相近,可以找一下老
師目前grant的來源,不然就是提出一個路線上老師可能會有興趣的主題。
在研究經驗的描述上就選擇你提出的問題會需要的一些能力具體的說明,例如你
說你會做brain imaging,就要說明你做了什麼樣的imaging研究,用的什麼樣
的方法,要解決什麼樣問題,你說你會做modeling,要說明你用了哪些model,
fit了什麼樣的資料,你說你會programming,你會哪些語言,用這些語言做了
什麼...等等,大的概念就是要能夠精簡又具體。
另外自己有興趣的研究問題其實不建議寫的太死,如果不巧老師最近不想繼續
那個路線或是老師想要的是做另外一個project的學生,太沒有彈性的研究興趣
會變得有點麻煩,但也不可以寫的太空泛,讓人不知道你有興趣的問題到底是
什麼,我認為其中的掌握很不好拿捏。
Q5. Interview的內容
基本上我經歷的幾次interview的大概主題都相去不遠,除了研究還是研究,
開頭會要你介紹你過去的研究經驗,挑一兩個和申請領域最相關的研究來說就好
然後老師就會針對你的問題深入的問,包括問題的發想、實驗設計、方法、理論
結果解釋等等,會問的多深就要看老師的興趣,所以如果你要講的是RA時期的
project必須也要對整個問題的脈絡非常清楚,這個階段老師可能對你的能力問
的很細,所以自己不熟悉的東西絕對不要吹牛,很容易被發現。
接著老師可能會開始介紹他實驗室目前的研究,這時候最理想的狀況就是你已經
看過老師最近發的paper,對於特定幾個正在進行的project和老師進行討論,我
自己遇過的驚險狀況是老師會反過來問我對於這些project的想法,比如說理論
上的預測,可以使用的實驗paradigm,問題背後可能的machanism是什麼等等的
問題,之所以說驚險是因為如果你對文獻的內容很不熟悉,很容易被發現。
最後可能就是讓你發問有興趣的問題,可以是研究上的或是關於系上等等。
Interview的時間一般都不短,我自己經歷過的大概都要1hr,長一點可以到1.5
hr,當然如果老師相信你的能力,Interview只是為了了解這個人和口語能力,
可能就不會拉的很長。
Q6. 我自己對於其他成功申請者的觀察
基本上成功申請上Psychology Ph.D的申請者而言有一個共通的點就是豐富的
研究經驗,我自己參加UMN的Welcome Weekend發現即便是under直接申請的人
都有好幾年的研究經驗,即使沒有paper發表也至少有conference,而且他們
多半在同一個研究議題上有很好的background knowledge,大家講到自己的研
究都可以滔滔不絕,同樣的,身邊認識的台灣同學/學長姐也都是同樣的情形,
所以除了研究還是研究,建議有志申請Psychology Ph.D的申請者,盡早開始
接觸研究,開始探索自己有興趣的主題,然後持續的累積自己的研究經歷才是
最重要的重點。
另外一點就是多半和自己未來的advisor都有一定的connection,要嘛就是本
來就認識,或是有合作關係的LAB,或是在conference上認識,所以connection
還是滿重要的。
最後就是大家真的都很喜歡心理學,對於心理學研究有務實的認識卻又保有
熱情,把研究工作當作每天最重要的工作。
Q7. 除了必要的申請文件以外還可以準備什麼?
我會建議大家平常有空就整理自己的研究成果,建立一個簡單的個人網站
,或是Research Gate, GitHub等等在文件以外可以讓老師認識你的方式,長期
經營後可以是一個很好的介紹自己的窗口。
◤ 一路走來 ◢
作為一個視障的申請者,這一路走來聽過的鼓勵很多,看衰的也很多,人生有很多
時候不只自己的眼看不清,連自己的心都看不明,花了幾年的時間才走到這裡,一
路上誠惶誠恐,也知道自己正在走一條很少人走過的荒煙小徑,但知道自己總是在
前進,或許自己過去慌亂蜿蜒的足跡可以讓躊躇不前的人們理解此路並非不可行,
所以即便很羞愧,還是想寫下一些什麼。
我還記得初成年的時候,滿懷壯志的自己是怎麼樣在現實的諄諄教誨中流下滿臉
不甘的淚水,一句一句「你不可能作到」、「反正最後還是沒有人需要你」、
「你不要製造麻煩就不錯了」都還是清楚的在耳邊迴響,但我聽的更清楚的是很多
「你可以的」,是這些聲音讓曾經對自己感到羞愧的我緩緩走到現在,所以我想
對未來每個可能都徘徊在板上無助的人說「你可以的」,不要再讓那個總是覺得
自己不夠完美的聲音扯著自己的腳,不能動彈,試著走進自己人生的競技場裡,
無論失敗或成功,到最後終將無所畏懼。
誠如Brene Brown所說,那些讓你看起來脆弱的部份,正是讓你看起來最美的部份,
而我在此展露了自己的脆弱,即使未來我會覺得羞愧,但我希望即使是一個人
也好,一個像是過去那個蜷縮著的我也好,都能看到一些人與人之間的連結,
讓自己不再無止盡的墜落,希望能夠透過真誠地、全心全意地述說自己的過程
傳遞一些我還擁有的正向價值。
我自己明白接下來才是更艱巨的開始,所以我更想留下這些文字,讓未來的自
己在某個時刻也能回頭看看現在的自己,更巨觀的觀察自己的生命歷程,很多
失落和挫折都是不斷循環的一個部份,我們也會常常走到快樂和開心的那一端
,所以不要絕望。
最後,不要忘記的就是滿懷感謝,謝謝我幾位重要的老師,總是耐心包容,謝謝
重要的朋友們,總是傾聽鼓勵,也謝謝我最重要的家人,謝謝你們給了我一段
不完美的生命,讓我能夠探尋更多可能。
謝謝留學板讓許多在留學路上的台灣人都不孤單。